《富春山居图》火盆中抢救出来的传奇佳作

时间:2022-09-13 02:21:45

《富春山居图》被称为中国山水画的第一神品。它是黄公望最杰出、也是最伟大的作品。黄公望是元代文人画家里技法最杰出的,一生活了80多岁,《富春山居图》是他生前创作的最后一幅画,也是他最用功的一幅作品。

黄公望在79岁的时候,跟一个叫无用师的朋友,一起来到自己在富春江边的别墅赏景。这个地方风景很美,加之两个人的关系很好,于是黄公望就拿出纸笔很快勾勒出了《富春山居图》长卷。由于黄公望是个道士,他要出外云游,4年之后他就去世了,所以这幅画是什么时候完成的到现在还是一个谜,但是至少可以知道这幅画画了3年以上。因此这幅画是他的一个艺术遗嘱,黄公望把自己艺术中最精粹的东西都画在里边了。后来凡是学元代山水画的人没有不临摹《富春山居图》的。

除了画作艺术高超之外,他的作品还到了一种非常惊人的地步。“焚画殉葬”的传说更加大了这幅作品的传奇和清代顺治年间,这幅画传到了江南一位大藏家——吴洪裕的手里。吴洪裕也是个行家,他对这张画保爱有加。但是他太爱这张画了,居然在临死的时候说要用这张画为他殉葬。他还担心家人不给他殉葬,就在他病重的时候,他要亲眼看着家人把这幅画烧掉。当他看着画点着了火,就放心地回屋了,这时他的侄子吴子文眼疾手快地把画从火盆里夺了下来,这才有了后世的传世佳作。

画虽然被救下来了,却在中间烧出了几个连珠洞,断为一大一小两段。从此,稀世国宝《富春山居图》一分为二,没有别的修补办法,只能装裱成两幅画了。前段画幅虽小,但比较完整,被后人命名为“剩山图”;后段画幅较长,但损坏严重,修补较多,被后人称为“无用师卷”。

《富春山居图》不仅和吴洪裕有着紧密的关系,它与乾隆皇帝之间也有一段渊源。在乾隆十年的时候,乾隆皇帝就收到了一卷《富春山居图》,也就是《子明卷》,画得也相当不错,如果不对比看的话,一时分不清真假。乾隆皇帝收到画卷之后非常高兴,他在上边题了很多题跋,还让大臣们也都题跋,并视之为至宝。没想到乾隆十一年,又出了一张黄公望的画,乾隆皇帝赶紧从画库里把那张画拿来比较。比较完之后,第二天,乾隆皇帝请大臣们分析对比两幅《富春山居图》,分辨出真伪。因为之前的那副画乾隆皇帝非常喜欢,多次题字,众人就顺了他的意思,说前面一幅是真的。乾隆心里很明白,最后花了2000两银子,将后面一幅画也买了,并且要人录入《石渠宝笈》,就是他的书画目录。现在《子明卷》还有《无用师卷》,两件文物都在博物院,另有《剩山图》在浙江博物馆。

黄公望原本是儒家子弟,因为一段经历使他改变主意,入了道门。黄公望曾经在浙江西部任官主管钱粮,任职期间,由于一件事儿牵扯到他的上司,他也被牵连入狱。出狱之后,他心灰意冷,入了道门皈依了全真道。因此在黄公望的作品里可以体会到浓郁的道家思想。当时不只黄公望一人,中国绘画史上的元代四家黄王倪吴(即元代的4位山水画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几乎都是这样的人物,他们的特点就是要淡泊,要超尘,要脱俗,这也是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文化思潮。他们崇尚山水之美,画风独领,是元代山水画的代表人物,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

(摘自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国宝中的历史密码·元明卷》 编著: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

上一篇:职场中的简单密码 下一篇:不经意间的神奇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