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高水平音乐学院的几点想法

时间:2022-09-13 02:00:44

关于建设高水平音乐学院的几点想法

音乐学院不同于一般大学,其办学理念、培养途径和管理模式都应该充分遵照音乐艺术的特性和音乐艺术人才成长的规律来设定。创造良好的艺术人才环境,是音乐学院办学的基本条件,艺术院校的办学环境不同于普通大学,它需要有一个特殊的适合艺术人才培养的环境。艺术院校人才培养的途径也不同于普通大学,无论是人才选拔、培养方式,还是成果鉴别的标准都有自身的特点。同时,在管理模式上艺术院校也应根据自身的特点设计符合艺术人才培养的管理制度和行事规章。下面,笔者分别从这三个方面谈一谈建设一所高水平的音乐学院所应该具有的办学条件。

一、创造良好的艺术环境

音乐是人类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结晶,音乐活动是人类超越物质生活的精神需求,音乐实践者是富有特殊才能和情感意志力的创造者,因此音乐人才的培养需要有一个特殊的氛围和环境。多年来,中央音乐学院在探索音乐人才培养规律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理念,这个理念是:在学校营造开阔的、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学术氛围,和多元的、超前的、充满活力的艺术环境。

学校首先要考虑到在一些“枯燥”的被传统理论包围的课程之外,设置一些能够让学生思想敞开的课程。毋容置疑,这些传统的史论课和音乐技术理论课的内容是音乐学院的学生需要掌握和了解的,教师也可以通过授课方法和授课内容的改进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但这些课程本身的性质依然会禁锢学生的想象力。比如:传统和声中严格的规则和不容超越的做题规范,不仅会使学生感到枯燥,而且也会限制学生的想象力。这些课程中的内容以及课程中所要求掌握的规则固然是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但如何把这些规则更多地与艺术结合在一起并向现代技术延伸,使学生以更开阔的眼界来认识传统作曲技术,打开他们的想象空间则更为重要。因而学校需要开设一些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的课程和历史性延伸的课程。音乐学院的课程通常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专业课,这是不可动摇的课程内容。教师除了教授给学生专业技能以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充分把握作品的内涵和风格上有足够的能力,并形成一种对作品内涵和风格把握的自我意识。第二部分为专业基础课,包括作曲理论课和音乐史论课,这部分的课程需要随着音乐艺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也就是需要与时俱进。这也是区分音乐学院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一所好的音乐学院,承担这方面课程的教师必定会把最新的知识和前沿理论教授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到当前的音乐文化趋势,以便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做出自己的最新判断。第三部分为一般基础课,这部分的课程主要为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而设的,通常以人文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为主。如何选择这方面的课程也是音乐学院课程设置的水平体现。这类课程则应该更多地开设一些能够给学生耳目一新的内容,或者能给予学生充分想象力的内容。这要求教师有足够的知识积累和开阔的学术视野。

其次学校要为学生创造开阔的和多元的艺术环境。这主要通过组织各种音乐学术活动,包括学术演讲,分门别类的音乐节,比如管乐音乐节、室内乐音乐节、现代音乐节等,以及分门别类的大师班(作曲、钢琴、小提琴、大提琴等)。让学生在参与不同的学术活动中,独立判断、独立思考。一所高水平的音乐学院,必须要有课程以外的许多学术活动。举办这些学术活动,一方面可以敞开学校的办学大门,让许多学校以外的音乐专家参与学校的办学活动,他们或举办大师班,或举行学术报告,或参与音乐节的演出,这样可以给学院带来许多新鲜的学术气氛。另一方面又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学生参加音乐节的演出和组织活动无疑对提高学生的舞台实践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有很大的好处。

再次,除了举办各种学术活动以外,学校还要为学生创造大量的校外实践机会,使他们在创作、表演和研究评价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学生应该成为学校的主体,由他们来创造学校生动活泼的学术氛围和艺术环境。一方面,学校要为学生组织定期定点的实践活动,比如设立定点校外实践基地,包括专业的文艺院团和地方文化机构,定期选派学生到这些实践基地进行实习和演出活动。中央音乐学院除了在中央歌剧院、中山音乐堂等在京文艺院团和音乐场馆建立了实践基地以外,还在全国各地与当地文化机构建立艺术实践基地,通过校外实践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另一方面,学校要为学生创造国内外的交流演出机会,帮助学生提前走上艺术舞台。比如参加本地、外地的地方性或国家级的文化活动,包括创作、表演和评论等工作;帮助学生参与国际性的演出交流,或是文化节、音乐节的演出,或是国家对外交流的演出活动。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在学生时代就能出成果,开始面向社会面向大众。与此同时,学校还要充分重视学生社团的建设,通过学生社团来实现学生自治和学生主导的办学理念。学校要支持学生社团的创造性活动,要保护并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使这些具有创造性和富有想象力的社团活动成为营造学校学术环境的重要内容。

二、建立科学的培养途径

音乐人才培养的途径不同于一般人才培养,它需要对音乐才能进行识别、引导和机能的训练,同时,又必须让学生的才能付诸实践,以充分参与音乐创作、表演和研究评价。多年来,中央音乐学院在摸索音乐人才培养规律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身的培养途径。这个途径是:充分把握好人才识别环节,重视早期的才能引导和技能训练,坚持艺术和文化修养的渗透,培养高规格的艺术和学术眼光,倡导广泛的艺术实践,鼓励学生时代出成果。

把握好人才识别是音乐学院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音乐学院学生的成才首先要取决于学生自身的才能。教师的教学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对学生才能的识别上。学校在招生工作中如何把握好选材,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第一重要环节。一所高水平的音乐学院,必须把人才选择看作是学校头等重要的工作。在人才识别上,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从考生目前所具备的专业能力上来识别。这方面的识别工作相对比较容易,这也是常规性的考试方法。另一方面,需要对考生的才能和未来发展前景做出预测,这是人才识别的关键环节,但它却往往不容易掌握,而且又往往容易被人忽视。

音乐表演专业的技能训练必须在中、小学阶段完成,大学以后的练习只是对技术的巩固。声乐表演虽然由于从童年到青年因变声期而有些特殊,但早期教育仍然很重要(钢琴和视唱练耳对学习声乐的学生来说很重要)。所以,重视音乐表演专业的早期教育是培养音乐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人的音乐才能往往在童年时代就显现出来,这主要体现在听觉的敏锐性和机能的适应性上。听觉的敏锐性往往与听觉遗传和早期的听觉接受有关,前者是先天的听觉条件,取决于父母的听觉基因;后者是后天的经验,取决于儿童生长的听觉环境。比如,儿童早期接受有固定音高的乐器(如钢琴)的听觉训练,往往会形成固定音高的听觉能力。机能的适应性,主要是指儿童从事音乐活动时所需要的机能条件。比如:手指的条件对弹琴或拉琴有重要关系,嘴型的条件对吹奏乐器有重要关系,声带的条件是演唱者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等等。这些先天或后天的音乐条件,需要在早期训练下才可能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并不断发展成型。他们的听觉敏锐性只有通过早期训练才能日益精深,他们的机能适应性也只有通过训练才能日益增强。除了声乐专业以外(它以声带发育成熟为必要条件),其他表演专业,尤其是弦乐器演奏十分需要早期训练。所以,器乐表演专业应该重视早期培养,从少年儿童开始就要进行系统的专业训练。这是音乐艺术人才培养的规律,也是专业音乐教育必须重视的培养环节。

让学生接受高规格的艺术熏陶同样是十分重要的培养环节。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引导学生向更高的艺术层次迈进,永远保持进取精神。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而且是高规格高层次的艺术熏陶,是音乐学院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学生的音乐品味和艺术格调,决定学生是否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以致最终决定他是否能成为一名真正的艺术家。当然,学生需要经历各种音乐形式的感受,无论是古典音乐、现代音乐、民族民间音乐,还是流行音乐,都应该接受,只有经历了各种风格和形式的音乐感受,才可能从中做出选择;但作为学校来说,必须在多种音乐风格中保证向学生灌输一定数量的艺术水平很高的经典作品,以保证在学生的听觉积累中保持一定数量的音乐品味和艺术格调都很高的作品的音响。这种高格调的培养也包括创造条件让学生感受大师的风貌,学校应该尽最大的可能性提供学生与大师面对面的机会。

鼓励学生在学生时代出成果也是一所高水平音乐学院的办学理念之一。从音乐成才的规律来看,器乐表演专业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就已经具备很强的舞台表演能力,这时候,学校需要为他们提供各种演出机会,以展示他们自己的能力,并树立艺术表演的自信心。许多学生在中学阶段或大学低年级就已经具备音乐表演的国际竞争力,这也需要学校为他们提供各种音乐比赛的机会。作曲专业的学生大体在大学阶段出成果,这个时段的学生最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尤其对那些具有天赋的学生,要充分保护他们的创造性和富有想象力的创作热情,鼓励他们积极创作,并为他们创造各种创作的机会,支持他们参加各种作曲比赛和社会创作活动。音乐学专业的学生则需要磨炼他们的学术意志,需要广泛积累学术经验,这包括与历史、美学等人文学科相关的音乐知识,同时,也需要积累音乐听觉审美经验。音乐学的成才时段大约是在大学高年级和研究生阶段。因而,作为音乐教育机构,音乐学院在为学生设计专业成才的路途中,要充分考虑到不同专业的成才规律。

三、追求艺术化的管理制度

音乐学院的管理模式也同样应该遵循艺术人才培养的规律,中央音乐学院在管理上主张宽松的人际关系和严明的管理制度,并力求简洁化和人性化,同时在对待特殊人才的管理上可以不拘一格特事特办。

首先,是要建立一整套符合音乐学院办学规律的管理制度。一所高等学校没有制度是不可能办好的,但假如某些制度限制了艺术创新和学生的创造力,就必然对人才培养和学校的整体办学带来危害,因此也要坚决改正。所以,一套好的制度必须建立在有利于学术发展和艺术创新的基础上。

其次,这套制度也要建立在充分人性化的基础之上。假如某些制度限制了教师和学生的自由度,或者影响了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之外的发展,也必须予以改进。艺术应该是建立在充分宽松的人际关系之中。管理制度的人性化有利于学习音乐和从事音乐工作的人的心理健康,健康的心理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充分尊重人的个性发展是艺术创作的关键。学校在设定对教师和学生管理的条例时,一方面要对教师和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基本要求,也就是教师和学生要严格履行教和学的基本要求。这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待讲课的态度和学生对待听课的态度上,这个态度不仅表现在形式上,诸如上课的时间、双方的交流态度等,还表现在内容上,诸如教师备课的情况、对课程内容的前沿思考、学生听课的主动性等方面。同时,对学校所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诸如禁烟制度、课室管理制度、考试制度、财务制度等都应无条件地要求教师和学生严格遵守。另一方面,学校在制定这些硬性制度之外,也要考虑到给予教师和学生充分的空间。

学校的管理,机构和机构之间,教师和教师之间,都应该在平等互助和平等互利的关系中交往。总之,要有一个宽松的人际关系。此外,对待特殊人才,学校应该有一个特殊的管理办法,以免埋没天才。中央音乐学院目前正在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亦称“BOB计划”,即Best of best的缩写),该计划作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重大项目,以培养国内、国际一流音乐人才为核心任务。经过选拔,为人选学生设置新的教学管理体系,通过专项经费支持、革新培养模式等,探索培养卓越音乐人才的新思路。

最后,要办好一所高水平的音乐学院,还必须严格遵照国家办学法规和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治理学校;同时还必须牢牢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原则把握好学校的改革和发展。

作者附言:本文根据笔者在2010年11月2日由中央音乐学院举办的“中外音乐学院院长论坛”上的发言稿整理而成。

作者单位:中央音乐学院

上一篇:幸福的喝茶时光 下一篇:谁更超值 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