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花椒种植现状及技术要点

时间:2022-09-13 01:50:09

江津花椒种植现状及技术要点

摘 要:介绍了江津花椒种植现状,并提出了江津花椒种植技术要点,主要包括:因地制宜,作好规划布局;适期移栽;加强土肥管理;综合防治病虫害等,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江津;花椒;种植现状;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 S5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3-73-02

花椒(Zanthoxylum L.)属芸香科、花椒属多年生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是传统“调味品”之一,具有芳香健胃、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毒、止痒解腥等功效。2003年以来,江津花椒种植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重庆其它区县及市外部分地区的示范种植、观光片,花椒现已成为重庆市市江津区农业生产的一大主要特色产业。笔者现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将江津花椒种植现状介绍如下,并提出了江津花椒种植技术要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借鉴。

1 江津花椒种植现状及优势分析

1.1 规模大、品质优 当前花椒种植面积已达3.33万hm2,鲜花椒单产稳定在350kg/667m2以上,是全国三大花椒基地之首(陕西、云南、重庆),青花椒种植占全国70%的份额,年产鲜花椒15万t,收入10亿元以上。江津花椒比国内其它地区的青花椒提前20~30d上市,主要品种系九叶青,具有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好、椒香浓郁、麻味纯正、含油率高、药效显著、经济价值高等特点。

1.2 带动农民多,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好 江津花椒产业涉及全区26个镇(街)、315个村居,全区种椒农户22万,占总农户的58%;61万椒农,占全区农民的56%。花椒管理和采收期需要大量劳动力,可解决2万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江津花椒种植区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100余个,并带动了农产品加工业和其它行业加入花椒产业链,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全区种植花椒70%以上是利用荒山、瘠地,种植花椒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绿化环境,保持水土,是实施退耕还林最稳定的主导产业,也是最受广大农民和基层干部欢迎的产业。江津花椒系列产品占领了西南市场,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已经出口日本、韩国等,即将进入东南亚市场;花椒市场需求量大,可供餐饮、保健、卫生等行业。

1.3 科技含量高,产业链长 江津花椒深加工项目被国家科技部列入“863”计划;江津花椒获准国家质检总局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江津花椒丰产栽培种植技术获“重庆市林业科技贡献一等奖”;江津花椒深加工企业达25个,年保鲜花椒1万t,花椒油、花椒粉等20多个加工产品正逐步问世。江津花椒果皮除作调味品外,还可用来加工多种日用化工产品和医疗保健品等。龙头企业――四面山花椒公司开发了花椒油、花椒粉等20多个品种的花椒产品,大大拓宽了消费领域,带动了二、三产业的发展。

2 江津花椒种植技术要点

2.1 因地制宜,作好规划布局 花椒集投资少,见效快经济作物。一般一年栽,次年初挂果,三年后成盛果期。花椒栽培技术简单,操作难度小,但在发展生产前一定要先了解花椒的生理特性特征,加强花椒对温、光、水、壤性等了解,结合实地作好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规范化掌握相关栽培技术。

2.2 适期移栽,合理密植 一是移栽时间选择,可分秋种和春种,江津地区适宜选择10月栽种为最佳。二是移栽需密度合理,规格为2mx3m,栽110株/667m2为宜。如有缺窝的椒园,要及时进行大苗补栽。

2.3 加强土肥管理 花椒幼树移栽成活后以氮肥为主,少量多次施肥法提高苗齐苗壮;结果椒树全年施肥4~5次,主要有:施催芽肥:采收前10~15d施用效果最好,以N、P、K复合肥为主,施肥量占全年用肥量的50%~60%;修剪肥:修剪后酌施;月母肥(采收修剪后):8~10月施45%复合肥+腐熟油饼,施肥量占全年20%;越冬肥:11~12月施用45%复合肥,施肥量点全年10%;促花壮芽肥:1月中旬至2月上旬施用45%复合肥+有机肥,施肥量占全年施肥是的10%;壮果肥:4月上中旬,以施用P、K及微肥为主,也可施45%含量的高钾复合肥,施肥量占全年的10%。

2.4 修枝整形、压条 一般3月份开展修剪。修剪包括:(1)花椒幼树修剪在移栽成活后,株高达40cm剪截定主干,第二年在发芽前除去树干基部35cm处的侧枝,并均匀保持4~6个进行短截。去弱枝、病枝、下垂枝、徒长枝和多余枝,矮化、合理树型。(2)花椒结果树修剪。花椒从第三年起进入结果期,重点培养好结果枝条,主枝间长势要均匀,培养的方法可采取重截、短截、缓放、回缩等技术。主要修剪是在花椒采收后立即进行修剪,疏去密集的、杂乱的、弱小的丛生枝,培植有用新果枝,达到整株椒树通风透光,果枝生长(下转83页)(上接73页)健壮。(3)花椒衰老树修剪。花椒生长进入衰老期,清除病虫枝、枯干枝,修剪向内枝、交叉枝、重叠枝,采用重剪复壮。(4)压条。选择方向进行压条,改善树势空间,增强温光作用,促进花芽分化,有利增产增收。

2.5 日常管理 3~4月可采用人工除草或施草甘膦化学除草,加强红蜘蛛、蚜虫防治,注意稳花保果,可根外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5月注意及时追施壮果肥,并促腋芽生长,防治红蜘蛛、吉丁虫危害,用“斗蜗螺”等防治蜗牛。6月施催芽肥,防治锈病,了解市场,做好鲜花椒开始采收工作。7月选晴天及时采收花椒并晒制干椒,即时除草、修枝整形,注意流胶病等病虫害防治。8月施月母肥,加强修剪和对锈病、黑胫病、螨类等病虫害的防治。9月搞好对锈病、螨类等的防治,注意秋梢生长。10月防治锈病、螨类等。11月压条、打尖加强老化、增加受光空间,为促花芽分化。12月去梢促花芽分化,及时开展花椒冬季清园工作,可喷施石硫合剂或采用1∶10的石灰水涂白树干,并清除椒园的杂草、枯枝枯叶,减少越冬病虫基数。

2.6 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花椒生产中,主要加强凤蝶、蚜虫、红黄蜘蛛、吉丁虫、锈病、根腐病、等防治,采用科学先进的农艺措施、生物措施和栽培管理技术,消灭和减少病源和虫口基数,避免或减轻病虫为害造成的损失。同时严格绿色花椒生产要求,遵守国家关于绿色食品生产中农药使用的有关规定,选择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从严掌握用药剂量和用药安全期,避免农药残留造成对花椒品质的影响。要以花椒生产管理月历为基础,做好相关病虫防治技术,提高产量,实现增收。

2.7 适时采收 花椒市场主要以鲜椒和干椒收购为主,在采收时干花椒晒的晴天不好把握,但近几年花椒烘干技术更新快,把握好采收有利增收。椒农一定要认真分析市场,了解当年的市场信息,若保鲜椒价格偏低,可选择晒干花椒来增收。

参考文献

[1]王有科,南月政.花椒栽培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2.

[2]沈家惠,沈忠文,官扬基,等. 花椒速生丰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17):53-54.

[3]郭君雅,田呈瑞.花椒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前景分析[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8,29(8):167-170.

[4]付陈梅,阐建全,陈宗道,等.花椒的成分研究及其应用[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3(4):83-85.

上一篇: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方案 下一篇:稳定性复合肥在夏玉米上的施用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