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方卓应该忘记“C罗队友”

时间:2022-09-13 01:41:46

曾经,董方卓一度让中国球迷感到自豪――中国足球终于有一个天才球员了,有一个球员能在英超豪门踢球。

19岁加盟曼联,是所有中国球员留洋起点最高的;身价350万英镑,也是中国球员历史上的最高额转会纪录。但是,原本能够获得最高成就的董方卓,不但没能借老特拉福德的舞台更上一层,反而靠着这段履历一次次吃老本,成为中国球迷的“弃儿”,大有成为中国足坛“伤仲永”的趋势:年少时天才之气饱受夸赞,但肆意挥霍天赋,最终只落得“无异于常人”的境地。

好在8月底葡超升班马波蒂蒙尼斯俱乐部与董方卓签下了一年的合同,新赛季将披上18号球衣征战葡超。虽然,短期内董方卓不用为自己没球踢而担忧,但回首当初高价加盟曼联,到如今只能委身葡超升班马,短短几年时间,从职业生涯的最高峰迅速跌落,令人叹息。

两次创造历史到差点无球可踢

能够在欧洲强队踢球的中国球员很少,加盟曼联这样的豪门俱乐部,这个无数球员在足球道路上的最终梦想董方卓实现了。

2004年1月,从大连到曼彻斯特的一跳,不仅成为第一个为豪门效力的中国球员,还打破孙继海的转会费纪录。一时间,“神童”、“天才”等字眼迅速成为董方卓头上的光环,在对比东亚强邻韩国和日本留洋球员的时候,董方卓成为了国人津津乐道的对象。

正式转会曼联3周之后,由于劳工证问题,董方卓被租借到了比利时的安特卫普队。在比利时,董方卓的表现令人眼前一亮。2005/2006赛季,董方卓一共打入了18个进球。不仅捧回了比乙常规赛金靴奖杯,还创造了历史――为中国球员在欧洲联赛中首次赢得了赛季最佳射手的称号。2008年,董方卓又一次为中国足球创造历史――北京奥运会上,他打进了国奥队在奥运会上的第一个进球。

带着在比利时联赛3年时间所打进的38个进球,成功取得英超劳工证的董方卓终于在2007年1月17日回归曼联,并与球队签下了3年半的合同。正当所有人都以为董方卓能够大干一场的时候,现实却给他浇上了一盆冷水。当时的曼联锋线上人才济济,董方卓根本没有任何优势去争取一个位置,只能被下放到预备队继续锤炼。

但这之后,董方卓完全不是那个在比利时的神奇小子了。

2006/2007赛季后半段,董方卓在预备队联赛中总共出场9次且场场首发,却没有收获进球。2007/2008赛季的联赛杯,原本是董方卓为曼联踢上正式比赛的宝贵舞台,然而他糟糕的表现让曼联忍无可忍,赛季结束后高层就对董方卓说再见了。

在欧洲历练过的球员,回到国内俱乐部肯定不会差?并非如此。董方卓从曼彻斯特回归到大连,但是兴奋的大连球迷并没有看到他疯狂的进球,在为大连出场的26场比赛中,这位前锋竟然不可思议的一球未进。这期间,无论是科萨还是徐弘都给了董方卓足够的耐心和机会,然而人们只能看到一个和球队格格不入游离于战术体系之外的“郝海东二世”。

国际国内双重失意,董方卓又在波兰华沙莱吉亚队开始了第二次留洋之路。然而在波兰的半个赛季中,董方卓只在加盟后最初的一个月内踢了4场比赛,没有进球和助攻。此后的正式比赛,和球队缺乏沟通的董方卓便彻底从出场大名单中消失。8月初,铁了心的华沙莱吉亚解除了与董方卓的合约,而此时的中超转会市场已经关闭,欧洲其他国家联赛也即将开打,如果没有经纪人在葡萄牙高效的运作,董方卓很可能会无球可踢。

扬短避长,只会迅速沉沦

只有25岁的年纪,董方卓却已像个三十多岁即将退役的球员,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着挣扎。造成如今窘境,更多是董方卓自身的原因造成的。

很多球迷可能都还记得,去年夏天曼联来杭州进行的商业比赛,弗格森对昔日弟子的评价毫不客气:“董在场上显得有些懒,这阻碍了他的发展。”其实弗格森不是第一个说他懒的名教头,从曼彻斯特回到大连后,科萨也曾在一次内部总结会议上点名批评董方卓跑动不积极。尽管有两位教头的提醒,董方卓依然我行我素,“自己其他方面的特点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然而长时间不进球的事实,验证了他的回应没有任何价值。事实上,董方卓所拥有的优势是“比鲁尼还快的速度”以及强壮的身体,而非射术精湛,这种类型的球员若是缺少了大范围积极的跑动和拼抢,等于扬短避长。

无论是在英超、中超还是波兰甲级联赛,董方卓的体能一直深受诟病,让人难以想象的是作为一名职业球员,他的体能状况只能允许半场球甚至二三十分钟的上场时间,这直接影响了比赛状态。不为人知的是,董方卓不但没有去训练体能,而是把业余时间消耗在了网游上。由于孤身一人在外,没有家人的照料,董方卓在饮食方面也显得太过随意,一个人时通常就吃些饼干和方便面,大大影响了身体机能的恢复和控制。

在曼联的董方卓还是一个自闭的球员,这也是他在团队里格格不入的原因之一。

今年一月份,面对欧足联的专访,董方卓表示尽管自己在曼彻斯特待了将近两年的时间,却在队内没有一个真正的朋友。这就是董方卓人际关系的真实状况,在出席俱乐部集体活动的绝大部分时候,人们看到的是一个沉默不语的董方卓。与此同时,在海外生活了长达4年半的董方卓,英语水平也一直没有进展。一个细节是,当年亨利在中国队与法国队的友谊赛终场哨声吹响后就场上发生的小纠纷找董方卓致歉,董方卓竟然以为亨利是不依不挠地找茬,进而拒绝了对方善意的道歉。

董方卓的失败还与他对自己的生涯毫无规划有关。作为一名职业球员,理应对自己的职业前景有着长远的规划。直到现在,谈及当初远赴英伦时的情形,董方卓的回答令人哭笑不得:“经纪人问我想不想出国踢球,当时连是哪都没问就说想去。”毫无计划可言的董方卓去了曼联,4年半后又毫无计划地回到了中超。而对于加盟华沙莱吉亚和如今的葡超球队马波蒂蒙尼斯,董方卓得过且过、有球踢就可以的心态又暴露无疑。

再度留洋,前人都是榜样

虽然留洋时年纪尚小,但是在董方卓之前留洋的杨晨、谢晖、孙继海都可以成为他学习的榜样。

没有年少时光众星捧月,没有一出道就签约曼联这样的履历,比起董方卓,杨晨的职业生涯起点要低得多,甚至就连足球天赋也无法和“郝海东二世”相提并论。但杨晨之所以能在法兰克福一度成为球队头号射手并长时间扎根德国,最具决定因素的还是他的勤奋。无论对手是谁,无论场面如何,杨晨只要上场就会积极投入比赛,在进攻跑位和逼抢对手方面都是如此,总能让人看到其发奋向上的一面。勤奋的比赛作风,是同样身为前锋的董方卓时下最该学习的地方。

数数谢晖婚礼上的社会各界名流,就能知道谢晖的人缘有多好,而这正是受益于他自身的外向性格。在德国踢球期间,谢晖同样利用性格特点上的优势,迅速融入了德国足球和文化。除了出席俱乐部官方活动,就连训练比赛之余的个人时间,谢晖也会频繁和队友出去聊天吃饭,球队内部对他的理解和信任,正是建立在不断沟通的基础上。反观董方卓,腼腆的性格或许能够让人短时间内对其留下好印象,但对于长期建立友谊关系来说,却是一个极大的弊端。

而孙继海则是董方卓的另一个榜样。作为一名弱势足球国度的球员,从加盟时的英冠到后来伴随球队升上英超,孙继海脸上的笑容始终透露出一种坚毅的自信,而这也正是他能够在曼城效力长达6年的秘籍。为曼城效力期间,孙继海有过在替补席上担当看客的煎熬,也有过受伤9个月的病痛,但不管是在球场上还是球场外,他都用他的自信征服了挑剔的曼城球迷乃至官员。

忘记“C罗队友”吧,从零开始才是出路

曼联是董方卓迄今为止的巅峰,也是导致他跌入谷底的悬崖。如今,董方卓却把曼联当作了“混口饭吃”的资本,若是自身没有清醒的意识和坚持不懈的努力,一旦老本吃尽,又该何去何从。

6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它可以让球员从籍籍无名到举世瞩目,也可以让他从希望之星走向落魄。可惜的是,董方卓走上了第二条道路。“一入豪门深似海”,尽管董方卓的足迹早已远离大不列颠,但他的心绪却始终没有从老特拉福德球场走出,还是拿着曼联的这张名片招摇。若是没有那段“C罗队友”的经历,以现在董方卓的状态,还会有国外俱乐部能舍近求远邀请他加盟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一个连中超都踢不好的球员,还有什么能促使欧洲俱乐部愿意购入一个中看不中用的花瓶。

谁都不知道董方卓在曼联踢球的履历还能有多久的效用,但是这显然不是他长远发展的资本。国外俱乐部签入中国球员的目的一般有三种:增强球队实力、商业市场合作、前两者相结合。最佳的选项当然是第三项,但是这必须建立在第一项的基础之上。2002年位处英冠的曼城签入孙继海是属于第一种;李玮峰和李铁在科健公司的运作下加盟埃弗顿属于第二种。而曼联看上董方卓,除了意欲开拓中国市场之外,董方卓身上巨大的潜力也为红魔所期待。几年之后,曼联在中国的商业市场领域进展有限的情况下,董方卓自身实力又停滞不前,被扫地出门是他的结局。

现在,董方卓在葡超的前景还无法预料。但如果他依旧抱着“C罗队友”的经历作为加盟的资本,依旧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理,而不是去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最终只会让他无处可去。董方卓已经输不起了,欧洲道路越来越窄,中超也没人对他买账。抹掉关于曼联的记忆,在葡超从零开始,或许能帮助他保留足球生涯的最后一线希望。

上一篇:外媒速览 第33期 下一篇:马苗兰:为了情和缘,转了一圈又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