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伟光:都市行者的梦想

时间:2022-09-13 12:45:43

陶伟光:都市行者的梦想

最早见到伟光还是在2000年,她在为SOHO现代城做策划总监的时候。记得那年5月,由她策划为开盘所做的现代艺术展,的确给当时的受众留下耳目一新的深刻印象。对我来说,印象更深的是伟光开朗、豪爽、侠义的个人风格,为当时初涉媒体的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支持与帮助。

后来听说她很快有了第二个宝宝,宝宝还不满一岁时,父亲重病,她却放弃待遇优厚相对稳定的工作,携老父举家南下上海,追寻自己新的梦想事业。对大多数人来说,人生的各种变化和挑战通常都是无奈面对的,而她却是少有的主动出击的人,那种乐观、果敢、淡定,在大多数男性身上都是罕见的。

时隔多年,听说她早已回到北京,独立经营房地产销售公司外,又与朋友合作了文化公司(春秋润道),与优秀现代艺术家合作共同经营开拓艺术品收藏与资本市场。

最近,听说她们在云南昆明与中国工商银行云南省分行合作,举办了上海女画家曾红的个人画展,我们也借此机会就现代水墨收藏等话题采访了她。老友重逢自然倍感亲切,伟光还是那副笑呵呵的样子,比十年前胖了一些,坐在沙发上气韵深厚地笼罩着一团和气与慈祥。

曾红的深闺梦

《投资者报》:曾红的作品有什么特点?在新水墨中具有什么样的收藏价值?

陶伟光:曾红是上海的女画家,金陵女子,大家闺秀。曾在日本生活工作,画了几十年的水墨,是传统工笔结合了日本浮世绘风格的新水墨。她在上海、日本、意大利等都做过展览,接受度很好,不少藏家收藏了她的作品。十几年前苏童发表过对她作品的观感:“曾红关注的世界很小,是充满传统和古典意味的闺阁世界,而这个世界恰恰因为缜密、细致或倦怠之情而惹人怜爱, 我无力对曾红的技法和潜意识做出任何评价,但似乎从中读到了许多源自女性敏感天性的感伤、怀旧和幻想,也读到了一种艳丽的闺怨,一种羞怯的欲望。”这个评价十分准确,曾红的生活也是这样的,非常闲适自在。在今天的大环境中,这样的心态与境界是很多女性很难具备因而非常向往的,可以说是很多女人做小姑娘时自然渴望的生活。她的作品不但契合了这样的心境,的确在技法上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在很强的装饰性之中又蕴含着深厚的功力与底蕴,是新水墨中金陵画派的代表。

《投资者报》:为什么选择曾红的作品?在什么空间做的展览?

陶伟光:我们希望尝试一下,看看这类作品在昆明这样一个以玉石、文物收藏较盛的城市,是否更容易被接受。这次非常感谢中国工商银行云南省分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平台,目前展览还在进行中。开展以后效果不错,展览的第一天就有藏家出手。昆明是一个很有生活氛围的城市,美食、气候、情调、节奏……与曾红的作品所表达的意境有相似的地方,是那里的人们所熟悉和喜爱的,所以接受起来比较容易一些。与银行合作,面对更广大的中产阶层,为他们带来新水墨画派中真正具有功力和个性鲜明的好作品,帮助他们建立一个基础的认识。美的事物都是相通的,能欣赏玉石的美,就能看懂真正好的水墨作品。

《投资者报》:用曾红的作品展在昆明推展还有哪些原因?

陶伟光:曾红的作品很有眼缘儿,价格不算太高,四连画一组在10多万的价位。但具有非常好的成长性。从她在北京、上海的藏家群体分析,一部分是外国人,一部分是30到40岁的女性,向往安逸、幸福平静的内心状态。这是一群追求生活情调,热爱生动有趣味儿的受众。她的作品适合挂在家里,很有韵味,同时非常雅致。我们判断在昆明也会有很高的接受度,现在看来,我们这样的尝试是成功的。

《投资者报》:如果这次画展非常成功,你们还会有那些计划?

陶伟光:我们如果能够通过这次画展的成功建立起一个平台,未来会与更多的艺术家合作。目前有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关注艺术品,民生银行是做得比较早的,各个银行在帮助客户理财的时候,都开示涉猎艺术品收藏这个品类,包括艺术品基金。虽然现在比较新,但未来可能是艺术家与作品通往市场的一条重要途径。

《投资者报》:在新水墨领域你们还与哪些艺术家合作?

陶伟光:与我们合作的还有北京的女艺术家蒋彦婴,她出生于艺术世家,作品也属于新水墨范畴。同样是女性艺术家,她与曾红的特点就不一样,展现了北京女子的才情。价格与曾红的作品相近,作品也非常受藏家欢迎。另外,我们还与一些国外艺术家合作,但作品都是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系的。

中产阶层的收藏心态

《投资者报》:对于二线城市中产阶层的收藏市场,你们怎样看待?

陶伟光:对于这个问题,我想起栗宪庭老师曾经提过一个“艺术超市”的概念,也可以用网络超市的形式存在,出售普通百姓有能力购买的原创艺术品。张晓刚、方立钧这样的名家在刚刚毕业的时候,也曾出售过一些价格可以被普通人承受的非常好的作品。如果我们为那些还未崭露头角的真正有才华的青年艺术家提供应有的帮助,把他们真正优秀的作品介绍给更广大的中产阶层,让他们在自己的私有空间内也能享受到原创艺术品,作品未来还有机会大大升值,这对艺术家和藏家都是非常雪中送炭的事情吧。所以,在我们看来,如果具备这样的理念,二级城市中产阶层的收藏时间具有巨大的成长空间,中国有太多优秀的青年艺术家没有被发掘,没有被推广。这个市场目前还未启动,因为我们的生活一直在很急促地发展变化之中,还来不及面对自己的空间与内心世界。现在中产阶级的住房条件越来越好,就产生了私有空间的审美需求。一开始可能是买一些宜家的装饰画或复制品,慢慢的他们就会感到不满足,就渴望欣赏到真正与自己生活或情感相关的原创作品,同时价钱又要可以承受。

《投资者报》:中产阶层在做艺术品收藏时应具备怎样的心态?

陶伟光:未来的艺术品收藏市场,从数量方面看,一定是往中产阶层走的。但那些动辄百万千万的作品一定不是老百姓能收得起的,那些是真正的资本游戏,在香港金融风暴之后,那些有艺术品收藏的家庭确实能通过艺术品的流通,拯救一个家族的生意。而对于普通中产阶层,收藏20万以内的作品是比较现实的。首先是精神上的需求,必须是非常喜欢艺术作品本身,甚至感到自身与作品所传达的内容与情感有某种内在的联系。然后才是财产的保值,分析作品具有可以预见的升值空间。如果别人问是否收藏一件作品,我们总是反问他:你喜欢吗?如果不是真心喜欢,投资的领域还有很多,不要把资金押在这里。精神上的愉悦是艺术品带给我们最大的价值,置于日后是否还能够保值升值,只是一个副产品。

不再遥远行者梦

《投资者报》:从房地产策划到艺术品策划,在工作变换之后你的心态有怎样的转变?

陶伟光:我们目前的房地产行业的确是非常躁动的,索取、占有,竞争中甚至充满了“血腥”。做春秋润道,我希望能够完全转变过来,不是那种“文化大发展”的文化产业,而是我心中的文化产业。就是在传播社会先进思想文化的基础上,以最适合的方式使之市场化的事业。当然,赚钱很重要,但不是第一位的。有时候,我们感到一定要做某件事情,但不一定能赚钱,或者近期内不一定能赚钱,但我们还是要做。希望获得的不止是买几套房子那样的商业成功,而是代表未来的事业,在精神层面更有价值的成功。人生到了一定的阶段,就不能一味地索取了,如果不积极付出,你积累的财富将变成负担,如何看待和支配财富,就变成了人生的智慧。所以现在就要多想想能为这个社会为未来做些什么。我希望春秋润道在能够维持自身平衡的状态下,尽量去做一些帮助别人的事情,就是帮助更多的有才华的青年艺术家实现他的理想。

《投资者报》:你刚刚还谈到艺术品基金方面的尝试,你们目前是如何去做的呢?

陶伟光:我们目前正在帮助艺术家杨宏伟做他的个人艺术品基金,因为他的作品是版画,所以很适合将基金的份额与作品的数量相联系并对应起来。第一阶段我们先以私募的形式募集,看未来的发展再决定是否在艺术品交易所公开发售。其实遇到杨宏伟老师,是我们开始做春秋润道的缘起,他的木口木刻作品那么有力量,就是不为人知。也可以说杨宏伟成就了今天的春秋润道,当然,他也在我们的帮助下,在埋头默默耕耘二十几年后,做了重要的画展,拓展了藏家的渠道。所以,我们与艺术家是真正的合作关系,是共同开创未来更广阔的成长空间。这也是我心里最理想的艺术品与艺术家相处的状态。

《投资者报》:在这些年的成长过程中你经历了哪些重要的事情?

陶伟光:2003年父亲病重,很快去世,给我很大的影响。那时有位朋友带我去素餐厅吃饭,临走时拿了餐厅结缘的一套梦参老和尚佛法的光碟。当时朋友说你听了一定会睡着的。我把光碟放在车里一遍一遍地听,没想到和听郭德刚的相声一样有趣和上瘾,老和尚也是我们东北老乡,有的话用东北方言来说特别风趣。一个月后在朋友的帮助下我上五台山找到老和尚,他见到我就问:找什么?我说:我就是要你做我的师父。第二天我就皈依了梦参老和尚,从那以后开始亲近学习佛法,到今天已经10年了。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心态的确有很大的转变,也慢慢意识到,其实学佛的过程就是一点点地打开自心,一点点放下,你放下得多一点,得到的解脱就会多一分。

上一篇:创作才子林宇中的运动法宝 下一篇:元代张渥的传世名作《九歌图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