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秦安县落实惠农政策的对策思考

时间:2022-09-13 12:15:54

对秦安县落实惠农政策的对策思考

一、惠农政策落实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秦安县委、县政府把全面落实党的各项惠民政策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确保人民群众得实惠的重要切入点,积极探索规范惠农政策落实的途径和办法,全县惠农政策落实总体上开展的比较良好。但由于这项工作在我县推行的时间早,加之秦安是一个劳务输转大县,部分农户居无定所,给具体落实工作造成了许许多多难以预料的实际困难,致使实施过程中暴露出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

1.常年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特别是举家外出、常年不归的居民给惠农资金的发放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发展村级公益事业造成了一定影响,村干部代管举家外出农户惠农存折的现象存在。

2.农村信用社电算化办公条件差,服务设施落后,农村居民财政补贴量广面大,农户众多,给基层信用社在规定工作时限完成补贴资金划转到户带来一定困难。

3.在惠农资金“一册明,一折统”发放过程中,乡村两级的公用经费缺乏足额保障。乡镇和村级组织公用经费的严重不足,给惠农资金规范管理带来了一定影响。

4.部分乡镇在资金兑付过程中政策宣传不到位,张榜公布不及时,个别村在发放惠农资金存折的过程中,边发存折边向农民收取“一事一议”筹集资金,或先收取筹集资金后发放存折,对农民群众的思想工作做得不够细致、不够扎实,导致群众思想不通,引起误会,造成矛盾,甚至引发群众上访时有发生,造成了一定的社会负面影响。

5.“一册明、一折统”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工作的舆论宣传氛围不浓,政策宣传的深度和广度方面不能和群众的法规政策水平同步提高,“一册明、一折统”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工作管理还不规范、政务村务公开透明度不高,具体工作中对某些个性问题还缺乏有效的解决办法。

6、村干部文化程度偏低,依法行政效率低下,对政策解释的不够清楚,有的村干部只注重补贴的发放到位情况和筹资筹劳结果,而忽视了工作规程,造成部分群众上访举报等等。

二、进一步规范惠农政策落实的意见和建议

1.稳定补贴面积,扩大补贴品种

凡是与地亩相关的补贴项目,全部按照二轮承包面积为基础,实行“稳定补贴面积,提高补贴标准,完善补贴办法”,补贴面积一经核定几年不变。扩大补贴品种,在引导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协调发展的同时,探索逐步将补贴品种扩大到果品、蔬菜等其它农产品。在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资金兑付上,县上遵循市财政规定的分配办法,结合全县实际情况,先核定补贴的具体对象为全县范围内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再以前一年《秦安统计年鉴》公布的粮食播种面积核定具体补贴面积,然后在去年资金分配的基础上,确定当年新增直补资金分配具体权重为:计税面积占50%,粮食播种面积占20%,三年平均粮食产量占30%。先向群众张榜公布补贴标准,在群众无异议的情况下,将补贴资金打入农户“一折统”向农户发放。

2.积极加强与乡镇信用社的沟通与协调,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

农村信用社把农村居民公共财政补贴“一册明、一折统”发放工作当作一项政治任务和“民心工程”来抓,从改变行业风气入手,加强内部管理,强化服务功能,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和工作水平,确保惠农资金能够按时发放到户。

3.明确“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范围

结合全县实际,完善《秦安县“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目录》,合理界定适用全县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范围,逐步探索拓宽筹资筹劳的范围。属于财政奖补范围内兴办的村级公益事业按照普惠制和特惠制相结合的原则,筹资筹劳标准实行上限控制,一般性村内公益事业建设项目实行普惠制,根据项目大小和农民直接受益程度,财政给予群众筹资筹劳额50%-100%的奖励补助;事关群众生产生活重大改善、农民迫切需求的重点公益事业项目实行特惠制,财政将奖补比例适当提高,但不超过群众筹资筹劳总额的3倍。拟进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行政村,每年提前编制筹资筹劳方案和项目预算,严格按照《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

4.立足实际探索工作新举措

秦安作为农业大县、财政穷县,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公共服务水平低下,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任务艰巨,每年都有尚未纳入“一册明、一折统”的惠农项目,在资金发放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新的困难和问题。畜牧部门加强补助动态管理,如能繁母猪补助,受其动态变化的影响,造成部分乡镇补贴资金剩余或不足,应在补贴发放前协调相关乡镇及时调整补贴对象;卫生部门对乡村医生补助发放标准与绩效挂钩,制定相关的考评办法,按季度发放,同时组织专门力量对新农合资金如何纳入“一册明、一折统”发放进行调研;林业部门对退耕还林补助资金在补植任务验收结束后予以打卡发放;县财政局对“三免一补”义教经费、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资金统一专户管理,分别拨付各学区、种子管理站、农机管理站直接兑现。

5.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一方面对党员干部的党风廉政教育,充分发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成员单位和预防职务犯罪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紧紧围绕农村基层腐败易发多发的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不断完善制度,狠抓制度落实,积极开展农村基层预防腐败工作;另一方面纪检监察机关、纠风办、减负办、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县长热线办公室)及时认真办理各类涉农举报和涉农投诉件,严肃查处涉农案件,注重寻找容易发生涉农腐败案件的深层次原因,适时开展现身说法警示教育和村干部“双述双评双公开”,注意探索从根本上治理涉农腐败案件的有效途径。

上一篇:浅谈西盟县防疫员现状及对策 下一篇:关于猪瘟免疫程序和免疫规范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