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观察指导法及在生物形态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12 11:41:51

读书观察指导法及在生物形态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读书观察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把读书与观察相结合地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是生物形态类课程的主导性教学方法。宠物解剖组织胚胎等生物形态类课程的突出特征是名词术语多和形态性强,而读书观察指导法是解决两者矛盾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这一教学法的提出既是教学方法理论研究的新成果,也是在课程特殊教学方法层面上实践高职教育“产教结合”教学原则的结晶。

关键词:读书观察指导法 宠物 解剖 组织 胚胎

我在多年的教育理论学习与生物形态类课程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读书观察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把读书与观察相结合地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是生物形态类课程的主导性教学方法,是教与学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一般性教学方法与特征性教学方法相结合地进行教学方法研究的成果。

1 什么是读书观察指导法

教材是教学过程的基本载体之首,即使是在网络时代的今天,教材的作用仍然是不可替代的。在生物形态类课程教学中,要想真正转变那种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消极容器的教学思想,要想避免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要想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要想密切结合行业企业岗位工作能力需求,结合教材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必须注意运用读书指导法进行教学。

宠物解剖组织胚胎课程是具有明显应用性的生物形态课,而生物形态类课程的核心内容是机体的形态结构。要想使学生掌握形态结构,就离不开对各种形式、各个层次的形态构造的观察,要想使这种观察符合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就离不开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进行观察的观察指导法。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读书的目的是掌握形态构造,而掌握形态构造仅靠读书是不够的,必须在读书的基础上进行观察,才能加深理解、加强记忆。所以,读书离不开观察。观察的目的同样是掌握形态结构,要想掌握形态构造的名称、写法、位置关系及作用等,必须在读书的基础上观察,并带着观察中发现的问题重新读书,才能对观察到的形态构造加深理解,加强记忆。可见,观察也离不开读书。因此,从教师的角度来说,读书指导法与观察指导法,应该成为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

生物形态类课程有两大特点:一是名词术语多,二是这些名词术语绝大部分是机体形态结构的概念和名称。学生要想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必须注意把读书与观察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自己学习生物形态类课程的主要学习方法。而教师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把读书指导和观察指导这两种方法有机地融合成为一个整体,以形成课程的主导性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把读书与观察最大限度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充分发挥读书与观察的作用,提高学生认识和掌握生物形态结构的能力,达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训练学生的学习技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达到提升其岗位工作能力的目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为了区别于一般所说的读书指导法和观察指导法,尤其是从生物形态类课程教学特殊需要的角度,有必要提出读书观察指导法的概念,以便进一步丰富教育理论中关于教学方法的内容,达到更有效地指导生物形态类课程教学实践的目的。

2 怎样掌握读书观察指导法

无论是“读书”还是“名词术语”,说到底是个理论的问题,无论是“观察”还是“形态结构”,说到底是个实践的问题,把读书与观察放到一起,形成一个新的概念,用以表示把读书与观察相结合的这种学习方法,充分地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一重要原则在教学方法研究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合的过程。“学”是目的,“教”是手段,学生是主体,教师则起主导作用,两者的最佳结合点在这里是由指导二字来体现的。读书指导侧重于传授知识,观察指导则侧重于培养能力,而把读书指导与观察指导相结合,则充分地体现了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相结合的原则。而这种结合又是在老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完成的,就更进一步体现了这一原则。

读书指导法也好,观察指导法也好,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中早有记载,广为人知,经常使用。但是,它们毕竟是一般性的教学方法,虽然它们也很好地体现了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思想并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各种课程教学的特征,但是并没有充分地反映出生物形态类课程教学的特点。把读书指导和观察指导这两种方法融合为有机的整体,则即体现了一般教法论的基本原则,又创造出适合生物形态类课程教学特点的特征性教学方法,因而集中地体现了关于教学方法理论研究中的抽象与具体、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所以,如果清楚地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的对立统一、教与学的对立统一、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对立统一和教学方法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对立统一关系,抓住了这四个结合点,就能更深刻地理解读书观察指导法的确切含义,也就能更快地掌握这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就能更加适应生物形态类课程教学的特殊需要,就抓住了生物形态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的关键,就能更有效地指导教学实践,从而提高生物形态类课程教学的质量,把生物形态类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推向深入。

3 如何运用读书观察指导法

在多年的生物形态课程教学实际工作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使用读书观察指导法进行生物形态类课程教学必须打好基础、创造条件、选择方法、掌握规律、精心设计和灵活运用,才能正确处理这种主要教学方法与其他教学要素和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达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作用。

3.1打好基础、创造条件

使用读书观察指导这种教学方法要求学校和教师努力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搞好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为应用这种方法做好必要的准备。

首先,教师要钻研教材,通过通读、精读、选读等方法对所用教材、参考教材、网络信息和参考资料等进行钻研,达到掌握教材,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的目的。其次,教师要掌握教具,要围绕教学需要对标本、模型、多媒体课件等在内的各类教学工具手段进行学习,掌握其在教学应用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还应注意钻研教材和掌握教具之间的关系,要注意教师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提高。

读书观察指导法对教师的数量与质量都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有一支有一定数量、质量较高的教师队伍和多种形式的高质量的、配套适用的教材和教具,这就要求教师本身非常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和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工作以及立体化教材建设工作。

3.2选择方法、掌握规律

各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完全脱离其他教学方法而单独地存在于一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即便是在一次课的教学过程中也是如此。

但是,对于一门课程或一类课程的教学来说,一般应以一种或几种教学方法为主,以另外若干方法为辅。对于生物形态类课程来说,只要条件基本具备的话,就应以读书观察指导法为主要教学方法,而以读书指导法、观察指导法和讲授法等其它教学方法为辅教学方法。也就是说读书观察指导法适合于生物形态类课程教学的大部分而不是全部。

对于具体的一次课来说,教学方法如何确定,在教学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主要由教学内容来决定。如在动物解剖及组织胚胎课程中,绪论部分比较抽象,又是刚刚引导学生入门,应以讲授法为主。各章节的概述部分比较抽象,但学生毕竟已经渐渐入门了,最好以读书指导法为主。对于一些浸制标本的观察和尸体解剖,如果条件较差,刺激性较强,尸体不易防腐时,因为不易长时间进行观察,则以观察指导法为主。除上述内容之外的大部分内容(如宠物解剖组织胚胎课程中的细胞、基础组织和各器官系统的大体解剖、器官组织以及胚胎的内容),最好采用读书观察指导法进行教学。

在一个具体的授课周期中,从讲授法入手,然后根据教材内容、教学条件、学生基础及接受情况逐渐过渡到读书指导法和观察指导法,最后进入运用读书观察指导法进行教学这个主体阶段。同时这个从讲授法经过读书指导法和观察指导法到读书观察指导法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生物形态类课程的新教师,掌握读书观察指导法的渐进性过程。

3.3精心设计、灵活运用

在一次课的主要教学方法确定之后,还要确定每个教学环节直至每部分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制定具体授课方案时,对每个教学环节、每部分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以宠物解剖中的后肢骨这次课为例,笔者曾作授课计划如下:复习旧课,前肢骨,观察指导法,8分钟。讲授新课,后肢骨组成,读书观察指导法,5分钟。髋骨,读书观察指导法,分组指导,20分钟。师生共同总结,8分钟。股骨,读书观察指导法,分组指导,15分钟。师生共同总结,5分钟。膝盖骨,讲述法2分钟。小腿骨,读书观察指导法,分组指导,8分钟。共同总结,2分钟。跗骨,读书观察指导法,分组指导,7分钟。学生总结,3分钟。后足骨,读书观察指导法,5分钟。巩固新课,读书观察指导法,10分钟。课外作业,讲述法,1分钟。

在执行这样较为祥细的课时授课计划的时候,还可能出现一些考虑不到的问题。比如在指导学生进行读书观察时,某个学生提出了一个带有普遍性而又比较重要的有一定实用价值问题,而这个问题又不宜采用读书观察指导法来进行教学。此时,教师则应及时改用相应的方法,使全体学生都明确地了解这一问题之后,再回到原来的教学方法上去。

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善于“驾驭”课堂,较熟练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在各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之中,来保证主要教学方法的实施,努力做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以上是笔者结合教学经验总结,研究教学方法的一些体会,特提出与对此感兴趣的同行共同探讨。

作者简介:

韩行敏(1956-),男,黑龙江双城人,农学硕士,教授,主要从事高职动物解剖生理教学与研究及畜牧兽医类教学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韩行敏.读书观察指导法初探.黑龙江牧校.1995,9(42~45)

[2]佘永华.解剖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四川解剖学杂志.2009,2(40~41)

[3]杨耀防.人体解剖学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探索.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7,6(62~64)

[4]陈耀星等.动物解剖学课程的建设与教学实践.高等农业教育 2004,3(66~68)

[5]梁宏.论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辩证关系.辽宁高职学报 2004,1(139~140)

[6]丁岚峰等.高职高专院校宠物医疗专业理论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模式的研究.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8,7(128~131)

上一篇:浅析文学翻译实践的问题与教学应用 下一篇: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速度滑冰比赛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