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时间:2022-09-12 10:43:39

PICC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摘要】目的:肿瘤病人常需长期静脉输液及定期化疗,PICC为化疗病人提供了一条便捷安全无痛性静脉通路。

【关键词】PICC的临床应用;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248-01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又称之为(PICC置管)是通过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是静脉输液的安全可靠的一种通道,它主要适用于缺乏外周静脉通道,长期输液,肿瘤化疗病人等,提供了一条便捷.安全.无痛性静脉通路。在我院提倡优质护理服务的今天,为了赢得广大患者的赞誉,它是提高患者满意度和体现护理操作水平提升的标签。我院因为面对的大多是肿瘤患者,需长期输液及定时化疗,对血管损伤很大。这样为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PICC置管是新开展的技术,患者不了解其作用及意义,再者PICC导管未参与医保,这样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因此不愿应用,我科10例置PICC导管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分析如下:

一PICC置管前的护理:

1.健康宣教

1.1置管前向患者详细讲解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如出现药物外渗易造成血管皮肤损伤而引起剧烈疼痛,重复多次的静脉穿刺及每次一次穿刺成功带来很大困难。PICC置管后可以减少反复穿刺,化疗药物外渗而引起的疼痛,可以顺利完成全程化疗。

1.2向患者讲解导管的品种及价格,操作和方法,穿刺后的并发症,讲解操作时的配合方法,最好选择与带管病人进行交流。

2.局部评质:

2.1血管的弹性及显露程度,局部有无瘢痕、感染、有无外伤史及手术史。

2.2全身评估年龄、性别、病史及过敏史。

3.用物准备齐全,床单有无保持干净整洁,消毒30分钟。

4.医生开医嘱并签署PICC置管操作知情同意书。

二PICC置管操作:

选择静脉(首选贵要,次为脉正中,最后头静脉)备齐用物,病人取平卧位于臂外展与躯干呈900 。用皮尺测量穿刺点上10cm处臂围及插管长度(穿刺点―腋下―右锁关节―垂直向下至第三助间)[1]铺治疗巾,用75%酒精和碘伏以穿刺点为中心分别按顺时针―逆时针―顺时针顺序消毒3遍,范围为10cm。换手套,用肝素钠盐水预冲导管,铺洞巾,扎止血带,嘱患者握拳,穿刺见回血后送外友套0.5~1cm,松止血带松拳,左手食指按于针套上方约3cm处,拇指固定针套退出针芯,右手送管到达肩部时嘱病人头偏向穿刺侧下颌靠肩,以防导管进入颈内静脉,送管至所侧定的长度,右手轻轻退出针套,撕裂后撤去送管不能过快,动作轻柔遇有阻力时不可强行送管可捎退管后再次送管,嘱病人放松,置管成功后用0.9%NS脉冲时冲管,再用8―10ml肝素钠盐水封管,用水块无菌纱布压于针眼上方,用大透明贴圈形固定,作好标识,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行X线透视或摄片,以确定导管尖端的位置。

三置管后护理:

3.1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及输液情况,穿刺后4~6h松弹力绷带,观察手臂有无红肿热痛,如局部有出血时及时更换纱布和敷贴并按抚病人,无出血时24h内更换透明贴。

2.在记录本上注明置管时间、日期、长度、所穿刺的表脉臂围以及穿刺者姓名摄片及透视结果。

3.健康指导:告知患者穿刺肢体不可做伸展动作,日常活动自如一般家务均不受影响,睡眠时不要压迫穿刺血管,穿衣时先穿患者,脱衣时先脱健侧避免更衣时将导管拔出。

4.并发症的分析及护理对策。

4.1导管脱出:①患者活动幅度大。②透明贴粘性差固定不牢固。③导管维护时不慎拔出,我科由2例未及时发现透明贴翘起脱衣时不慎将导管拔出4~6cm。

对策:①选择大的透明贴,妥善固定导管。②由专业人员进行导管维护透明贴自下而上撕揭,并固定好导管防止拔出。③患者出院前充分做好宣教给病人示范活动幅度穿脱衣的程序等。

总结:肿瘤病人常需长期静脉输液,一次性外周静脉动留置针虽然减少了每日静脉穿刺,减轻病人痛苦,但注射化疗药物疼痛明显及发生局部外渗和外渗组织破坏性大等缺点不宜作为肿瘤化疗穿刺的首选途径,Rountree指出,PICC适用于需要输入高营养、化疗、长期输液的的病人,并认为PICC在治疗中不应作为最后采取的方法,而应作为着选方法来建立静脉通道。[2]

参考文献

[1]正明 PICC临床应用护理进展,中外健康文搞2010.4期搞

[2]Pountree D:将导管末捎插入中心静脉的方法,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1992.11(2):74

上一篇:癫痫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研究和护理效果 下一篇:开颅与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