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还是不跳,这是个问题

时间:2022-09-12 10:26:44

跳还是不跳,这是个问题

还记得毕业初次踏入职场时,实习单位的师哥师姐即循循善诱、谆谆教诲:学校是象牙塔,职场是大染缸,趁年轻时那股傻劲儿还没消褪的时候多做些事、多吃些亏、少偷些懒、少跳些槽,对将来绝对利大于弊。话都是知心话,像冬日里烫的暖身酒,真诚到都捂热了耳朵。可惜年少总是轻狂,甚至自负到分不清好坏丑。直到真的入了职打了卡加了班,方才渐渐咂摸出当初那三言两语的珍贵。

对一个朝九晚六的上班族而言,别的暂且不论,单说“树挪死人挪活”,恐怕就不是一个人人都能考虑清楚的问题。对有的人来说,跳槽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旧单位工作忙、待遇差;对有的人来说,跳槽是有意而为之:因为新公司有丰厚薪水,有上升空间;可还有一类人是无目的地跳槽:新上司未必就有多好,老雇主未必就有多差,却往往跟风随流、说走咱就走,浑浑噩噩就换了东家。

有一条流传多年、害人无数的伪职场箴言,基本上是这么说的:跳槽,一定要选在春节之后,因为一来拿了老单位的年终奖,二来占了新公司的新职位,自己不吃亏、两边不得罪,何乐而不为?但其实只要稍微动用一下大脑内存,就容易想明白:这一说法纯属扯淡。首先,旧东家绝不会那么傻,薪资、奖金照发,到头来却被自己的雇员放鸽子、剃光头,相信每个人的身边都有那么几个春节后换了工作但却被旧主拖欠一半年终奖的事情;其次,新东家也未必就有新鲜出炉还热乎着的职位单为你预备着,除非你是总监以上级别的空降部队,更别说为你量身打造工作班子这种天方夜谭了。

笔者无能,职场年龄不长,跳槽次数倒不少,而且基本上每次都是在春节后。这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因为我就很快就发现,几乎每一个面试官都会问一个一模一样但又令人无比尴尬的问题:能不能解释一下,你为什么要一年换一个工作,你为自己制定的职业规划是什么?话说到这份上,已经是新雇主可以给到的最大的面子了,因为职业素养和好奇心让他们不得不对面前的这位“跳槽狂人”有所忌惮:如果我招了这个人进来,日后他短期内再次离职所带来的损失和风险,由谁来承担?换句话说,过于频繁的跳槽经历就是你在职场上的一份“档案”,甚至与银行的不良信用记录没有什么区别。

职场几经沉浮,回过头来再看,前辈们那句“谨慎跳槽”的工作建议突然就有了意义。当下进入各行各业的小孩们越来越年轻、越来越有活力,但也越来越没有耐心、越来越不能吃苦。在他们的眼里,企业忠诚度只是一种虚幻的企业文化。可是笔者以过来人的身份拍一次胸脯、做一次担保,绝不忽悠后辈:职场菜鸟频繁跳槽,并不会给你打上一个能力超强的标签,而只会让人觉得你是一个“年龄不大、龟毛不少”的刺儿头。恰恰相反,谨慎跳槽不代表就要默不吭声、任人宰割,而是作为一个新人,应当在工作经验还少、工作能力不够的时候,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机会,勇于发挥身上那些可贵的无知和胆气,而不是稍有不顺就呼天抢地、自怨自艾。

如果笔者码了这么多字还是不能打消你急于跳槽的那颗蠢蠢欲动的心,那么不妨大干快上、来一次稳准狠的:翻来覆去,深思熟虑,选准一个自己真正喜欢的行业,然后一头扎进去,“今生今世、到处是海”。说白了,整个行业的水准会决定所有从业人员的水准,这水准当然也包括薪酬。其次,在还能跳槽的时候,如果不能找一个自己喜欢或者愿意尝试的行业,难道等成了“老萝卜”再去“换坑”吗?

最后奉献一下笔者个人的职业经历:毕业后第一年,在家乡某中学操场上的红旗下光荣宣誓,成为一名人前受人尊敬、背后屡遭辱骂的人民教师;一年后跳槽,在省城某广告公司担任被甲方每天摧残数百遍的广告文案;又一年后进军,确立了以记者、编辑为终身职业,绝不向金钱和权力低头;再一年后跳槽某门户网站,将看电影和吹牛皮紧密结合起来,决心在电影编辑的岗位上奋斗终生……

所以你看,你是愿意年年跳槽、没头苍蝇一样地活着,还是宁愿面对现实、坚持理想,站着也把钱挣了呢?

上一篇:赛百味里有鞋底? 下一篇:天翼4G,不仅仅是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