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洋过海来看你

时间:2022-09-12 10:02:42

福建东部沿海的平潭是福建第一大岛,也是离台湾最近的大陆岛。因为岛常年岚气弥漫,所以平潭岛又被成为岚岛。洁净平坦的沙滩和蔚蓝广阔的大海之外,这里还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气绝壮丽的海蚀地貌,海滩上的日出日落,恰淡如彩色铅笔画的石头民居,渔船归航时的热闹景象,童话般纯净的大风车,或静或动的美好画面,会糖你情不自禁地一次次按下快门。

千姿百态的海蚀地貌

海蚀地貌是平潭的招牌风景之一,不同位置的岩石在海流和风力这两个雕塑大师的合作下被塑造成海蚀洞、海蚀柱、海蚀穴、海蚀崖等千姿百态的海蚀地貌。

位于苏澳镇看澳村海面上的半洋石帆(石牌洋)是其中最出名的一处,这是一组造型独特的海蚀柱,远远望去,就像一艘在茫茫大海中航行的大船,迎风鼓起两片巨大的风帆乘风破浪。海滩上的海蚀地貌礁石群也令人称奇,有的如层层包裹的玫瑰花,有的似是开盖飘香的青蟹,在这里,想像力尽可随意发挥。

同伴们坐船去和半洋石帆近距离亲密接触了,我则转头去海滩另外一侧,那里的岩石土层上密密麻麻地生长着很多龙舌兰。有些龙舌兰正值花期,向天空昂然伸出一根七八米长的有如树干般的花茎,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非常壮观和美丽。最早知道这种植物是在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那篇课文中,“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一’,彼时并未想到多年后能在福建一睹它的芳容。黑衣白翅的小鸟们在枝头的花蕊间自在地跳来跳去,寻找可以吃的部分,背景是瓦蓝瓦蓝的天。那一刻,真希望手中拥有一个长焦镜头。

王爷山南麓的东海仙境,仙当然是没有,仙的意境却是有的。主体部分的仙人井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海蚀竖井,井壁是悬崖,井底有三个小洞与大海相连,小艇可以出没其中。涨潮的时候,海浪便如雷鸣海啸般惊天动地地从洞口奔涌而入,非常壮观。退潮的时候可以从山下沙滩找到洞口,穿行入井,井底铺满青灰色的鹅卵石,圆润光洁。在这别有一番洞天的地方“坐井观天”,仿佛与世俗喧嚣的世界彻底地隔开了。

仙人井旁有似山中间裂开的大峡谷,唤作仙人谷,海滩上同样铺满了鹅卵石,大者如磐石,小者似鸽蛋,大部分跟鸭蛋鹅蛋差不多大。据说这些石头有弹性,捡起一块丢出去,它就在石块间跳来跳去,就像刚从游乐场回来的精力旺盛的小孩,非要蹦上几下才不甘愿地安静下来。

岛上的海蚀地貌还有海坛天神等多处,不过,除非你是一个一门心思看景点的人,否则大可不必一个不落地看完,何况这些景点之间相距较远。平潭的精彩还有很多。

“海拔沙滩冠全国”

平潭的沙滩品质在整个福建数一数二。还有一点你可能不知道,我国水泥强度试验用的标准砂就出自平潭,平潭因此又有“海滨沙滩冠全国”的称号。龙凤头海滨浴场是最有名的一个,这个海滩因传说中的龙公子和风仙子的爱情故事而得名。因为这里离城关很近,所以也是平潭最热闹的一个海滩。

我到达这里的时候已近黄昏,通往浴场的路两侧整整齐齐地停着两列摩托车,汽车停在更里面的空地上。手上挂了一大把游泳圈的小贩在拖家带口来来往往的人群中穿来穿去,有人守着大鱼篓卖刚打上来不久的巴郎鱼,有入围着卖光饼的小摊,凑过去看,这里的光饼夹的是豆腐干和辣椒。

待走到路的尽头,视野顿时开阔起来。龙凤头沙滩的宽度有五百米,绵延数公里长,沙子非常洁白细腻,犹如齑粉,毫不咯脚。最绝的是沙滩不仅开阔而且极为平缓,坡度仅有1~2度,加之这里的沙滩属于硬地,不是一脚踩下去就会陷进去的那一类,所以在上面甚至可以怡然地踩自行车或者跑马!

浴场直面东方,晴朗的日子最适合观海上日出,看大自然这个最伟大的艺术家以天当画布豪情万丈地涂抹着不同的暖色,滩涂也跟着变幻出不同的梦幻般的色调。霞光万丈的那一刻,你会觉着起得再早都值得。

如果喜欢清静一些的海滩,大可走得远一点。长江澳、海坛湾和坛南湾都有海水湛蓝沙质细白的优质海滩。在经过流水镇某个不知名的村子时,那个在平潭还排不上号的海滩就把我们看呆了。

平整的海滩,蔚蓝清澈的海水,滩上的贝壳和小螃蟹,海面上飘摇的古旧的渔船,海滩上奔跑玩耍的儿童,嬉戏的小狗,组成一幅生活气息浓郁的浪漫画卷。唯一的遗憾是,海滩上有很多青黑色的淡菜壳组成长长的黑带。在这附近就有一处剥淡菜壳取肉晒干的作坊,想来是壳子被丢弃到海里又被海浪冲上来,给这个漂亮的沙滩抹了一点“黑”。

若是能赶上退潮,可能还有另外一种眼福。长着粉红色长喙的蛎鹬是此时海滩上的常客,它们在忙着收集大海给它们准备的丰盛大餐,各种贝类和小鱼虾是它们的最爱,一尘不染的羽毛让它们看上去更像是可爱的小精灵。

铅笔画般的石头民居

“平潭岛,平潭岛,光长石头不长草。”过去平潭人就地取材,利用岛上丰富的花岗岩为主要建筑原料建房修路,从而形成了以石头房为主体的聚居村落。

这种石头房从地基到墙面,从门框到梁柱基本都用花岗岩石料,房子配套建筑有石围墙、石头垒砌的猪圈等等,甚至连房顶瓦片也压着石头以防台风掀瓦。这些独特的石头民居不仅冬暖夏凉,其坚固还足以抵挡海岛上时而肆虐的台风、海潮等各种恶劣天气的侵害。

路上我们发现一种有趣的现象,很多石头房子的一侧外墙并不是竖直的一条线,而是因石条交错而呈现出锯齿状。跟当地人打听才知道,这种“四扇厝”式的民居为平潭旧式民宅的常见模式,主要是单进四扇房,即两房一厅。多数农家由于资金不足,先建左房和大厅,右边厅墙成为“虎齿墙”,俗称“留马头”,为的是便于续建衔接成为一个整体,虽不甚雅观,却也是平潭石构民宅之特色。

石头房有一种简单朴素的美。行进在海边的乡野间,鳞次栉比颜色纯洁天然的石头房,在碧海蓝天衬托下显得格外宁静与安详,偶尔从房子间露出的几条缝隙看到不远的湛蓝海水,让人心情豁然开朗。

有老妪在门口倚坐含饴弄孙,闲聊的老渔民们敞开的上衣里露出古铜色的胸膛,小狗趴在地上睡得酣甜,勤劳的中年妇女在屋檐下飞梭走线织补渔网。在这里随意拍下的照片,都有着铅笔画般的恬淡风味。

石制宫、庙建筑则另有一番风韵。它们往往采用封火山墙的建筑样式,山墙顶部夸张的火焰状曲线造型,是这里庙宇建筑的一大特色。

走,去看“大风车”

风神的厚爱,使得平潭拥有极丰富的风能资源。位于北部的长江澳风力田,不仅提供了最洁净的能源,也是摄影爱好者们眼里的绝佳景致。

远远地望过去,一座座风车排列得错落有致,或高高耸立在沙滩上,或从树丛中伸出来,在空中尽情地舞动着,蓝天、白云、碧海,风车组成的画面有着童话般的意境,还在车窗里大家就忍

不住大按快门。待走到跟前,才发现刚才远看有点像是小孩子玩具的大风车,其实是个需要仰视的庞然大物,悠悠转

动的大叶片发出低沉的“鸣鸣”声。原来我们以为,风力发电风越大越好,身临其境才知道并非如此。风速太小,风机无法启动,而风速过大叶片转速过快,则会影响到风机的安全,因此,冬天平潭岛上风特别大的时候,这些风力发电机组是关闭的。

若以“最环保”加“最美”作为标准,来评选各种发电项目,风力发电大概是其中之最吧?

“时来运转”的小吃

在海岛上吃海鲜本是寻常。不寻常的是那些将海鲜与本地最丰富的土产相结合的小吃。

平潭岛,平潭岛,

丘陵多,平地少。

石头多,泥土少。

地瓜多,大米少。

这几句顺口溜概括出平潭的一些特点。“地瓜多,大米少”,因此平潭有很多类似糍团之类的小吃,外皮的原材料不是大米而是地瓜。将地瓜粉与蒸熟的地瓜春成的有弹性且无颗粒的“饺子皮”,包上肉丁、虾仁、蟹肉、紫菜、菜丁等,外表呈圆球状,可蒸、炸或入汤煮,这种极富平潭特色的小吃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时来运转”。头一天晚上在酒店吃过这种小吃之后,第二天早晨起了个大早摸到附近的菜市场,发现里面除了卖海鲜干货和蔬菜肉类的,还有专门的摊子现包现卖这样的小吃。还发现另外一种中间包甜馅的,包成饺子的形状,然后油炸成金黄色,雅名“天长地久”。看来平潭虽是悬在海上的孤岛,但渔民的诗意却不能小觑。

八珍炒糕(又称“焖蛋”),也是很有特色的传统佳肴。将地瓜粉搅成糊状,放入油锅煸炒,再加入虾仁、咸肉丁,蟹肉、蟹黄、酥花生仁、鱼丁、黄花菜、葱花等佐料及调味品,经温火搅炒成胶状即成,其色晶莹有似玛瑙,爽滑嫩软,清香可口。这种“不吃不知道,一吃真奇妙”的美食,用“一团和气”来称呼倒也形象。

较之平潭货真价实的鱼丸,鱼面鱼片之美味亦有过之而不及。以黄鱼或马鲛鱼为原料,将鱼肉捣成稀糊状,加入少量食盐和调味品,粘上适量研细的地瓜粉,再辗成薄皮,切成细丝即为鱼面,切成片状则为鱼片。烹调时,配以肉丁、虾仁,葱段、胡椒粉等佐料,入汤煮沸即可。其色香味俱佳,嫩中带脆,怎一个美妙可以形容。

即使不为美景,单为品尝这些让人大快朵颐的美食,也值得专门到此一游了。

上一篇:不动声色 第17期 下一篇:经典重生 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