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玉米晚收超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时间:2022-09-12 08:37:32

夏玉米晚收超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摘 要:文章详细介绍了夏玉米晚收超高产栽培技术管理等措施。

关键词:夏玉米;紧凑型;合理密植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1 品种选择

选用适宜当地的中晚熟高产紧凑型玉米品种,要求耐密植、抗病虫害、抗倒伏且适合机械化作业。如:郑单958、浚单20、登海605等。

2 施足基肥

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是以较高的密度和增加单位面积上的光合面积来实现的,因此,它对地力要求较高,适合高肥力地块。增施有机肥,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3%以上,全氮0.14%,全磷0.18%,速效氮80mg/kg ,速效磷25mg/kg,速效钾120mg/kg以上。基肥一般每667m2施优质腐熟有机肥3~4m3,尿素10kg,磷酸二铵20kg,硫酸钾15kg,硫酸锌1.5kg。

施肥方法:耕地时翻入地下10~15cm,若抢茬直播,可随播种异位同播,为确保苗全、苗齐,播后浇蒙头水。

3 种子处理

播种前要精选种子,要求种子纯度达到98%以上,发芽率90%以上,净度≥99%,含水量≤13%,籽粒大小一致,发芽势强。选用包衣种子或播种前对未包衣种子进行种子处理,浸种8h,晾干后用40%甲基异柳磷和2%立克秀,按种子量的0.2%进行拌种,防治苗枯病、粗缩病、黑穗病和地下害虫。

4 适期播种

采用机播。麦收后整地足墒播种或抢茬直播后浇蒙头水。播深3~5cm,播种时间最迟不得晚于6月18日,做到早播、早灌、早出苗。注意播种时,避免播种机行走速度过快造成漏播和播深不一致。

5 合理密植

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保证群体整齐度是夏玉米晚收超高产栽培的关键。一般密度为5000~5500株/667m2。

6 播后管理

6.1 草害除治

播种后出苗前,土壤较湿润时,对玉米田进行“封闭”除草,每667m2用50%乙草胺乳油100~120mL兑水30~50kg均匀喷于地面。玉米出苗后,田块若有少量杂草,在玉米幼苗3~5叶、杂草2~5叶期喷施4%玉农乐悬浮剂100mL/667m2。做到不漏喷、不重喷、不飘移。

6.2 虫害防治

玉米出苗前喷施杀虫剂,防治麦茬上的棉铃虫、灰飞虱、粘虫和蚜虫等,以免为害玉米幼苗。

7 苗期管理

苗期指从出苗到拔节,经历20~25d,此期间以营养生长为主,主攻目标为促根系生长,培育壮苗。

7.1 蹲苗

出苗后,对于密度较大,有旺长趋势的田块,应进行蹲苗,通过控制水分、中耕、扒土晒根等措施,促使玉米根系向纵深发展,促基部节间敦实粗壮,增强后期抗旱和倒伏的能力,为丰产打下良好的基础。应做到“三蹲三不蹲”,即“蹲黑不蹲黄,蹲肥不蹲瘦,蹲湿不蹲干”。此期间正值雨水期,应注意排水。

7.2 灭茬

麦收后,对留茬较高的地块,出苗后应及时中耕灭茬,避免麦茬过高造成对幼苗遮阴影响,同时铲除麦茬对田块有保水作用,减少水分蒸发。

8 中期管理

即穗期,从拔节到抽雄这段时期,茎叶生长旺盛,开始进行穗分化,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进行,是玉米一生田间管理最重要时期。主攻目标促秆壮穗。

8.1 中耕培土

封垄前(大喇叭口)结束。通过中耕培土可促进气生根发育,防止倒伏,利于排灌,掩埋杂草,培土高度7~8cm,在黏土、潮湿的地块以及大风多雨年份和地区,培土的增产效果较明显。

8.2 施用穗肥

在大喇叭口期,距出穗前10d左右,主攻目标控秆、促穗、壮株,实现穗大粒多。每667m2施尿素20~25kg。若撒施可结合有效降水或灌溉进行,若等雨则需开沟深施。此期间注意防止“卡脖旱”而降低穗粒数,因地和天气适时灌溉。

8.3 虫害防治

在大喇叭口期(第11~12叶展开),每667m2用1.5%辛硫磷颗粒剂0.25kg,掺细沙7.5kg,或用3%辛硫磷颗粒剂250g/667m2,加细沙5kg,混匀撒入顶心,防治玉米螟,兼治夜蛾、粘虫、蚜虫等害虫。

9 后期管理

即花粒期,从抽雄到成熟,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期。主攻目标保证授粉受精,促籽粒灌浆,防早衰。

9.1 防吐丝受旱

从抽雄到吐丝期田间不能出现干旱,否则会影响授粉受精,籽粒灌浆,造成穗粒数减少,粒重降低。因此,要根据天气情况适宜灌溉。

9.2 防早衰

在抽雄到吐丝期间,对高产或高密度地块,酌情追施尿素6~10kg/667m2,防后期早衰,促籽粒灌浆,提高千粒重,防果穗秃尖。

9.3 人工辅助措施

抽雄到吐丝期间,若遇到寡照、极端高温等不利天气时,可采用人工授粉增加穗粒数。方法:选晴天露水散开,两人横拉一绳或一人举一钉子木棍推拉。对高产田而言可采取隔行去雄的办法提高产量。

10 适时晚收

适当晚收是一项不需成本的增产措施,通过延长灌浆时间提高玉米粒重和产量。收获时间以不影响小麦播种为依据。成熟标准:玉米籽粒乳线基本消失,籽基部黑色层出现,苞叶干松。收获时,采用联合机械作业,秸秆粉碎还田,培肥地力,避免焚烧秸秆污染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小得.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2011(10).

[2] 郑继玲,路续杰.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规程[J].种业导刊,2012(6).

[3] 张清田,黄华.黄淮地区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4).

作者简介:胡国燕(1966-),女,汉族,河北省沧州市孟村回族自治县,高级农艺师,本科。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

上一篇:有机秋白菜高产栽培技术 下一篇:科学施用肥料促进岫岩玉米增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