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记:台湾医学图书的领航者

时间:2022-09-12 08:20:44

合记:台湾医学图书的领航者

曾经有人戏称:“一个医生如果没有读过合记的书,就不算是医学院毕业的。”这话听起来似乎有些夸大,不过合记经营医学图书这个行业,悠悠四十八载,是不容抹灭的事实。

白手起家创合记,一路走来艰辛

提起合记,就须先从合记创办人吴富章先生的求学经历谈起,其求学经历,才是合记的前身。

吴富章,1924年出生于桃园县,少时家境贫寒。1939年日本时期,年仅15岁的吴富章身无分文,只身负笈北上求学,就读于台湾高等商业学校(中学),毕业后,于台湾新闻资料供应社经理部任会计组组长。直到1950年,吴富章转职于台湾医学出版社担任业务部经理,开启他与医学出版的渊源,遗憾的是,因该出版社经营不善于1953年结束营业。其后,吴富章便与多人合股设立“合记台省书局”,转向经营翻印日文书籍贩卖。后股东因故拆伙,其它股东采用“台省书局”为名,吴富章便采用“合记书局”为名,意在“合”者万事兴。当时,赴美求学的台湾医师渐多,吴富章敏锐地感觉到,医学翻版书肯定有很好的市场前景,于是,他开始经营医学翻版书的买卖。当时台湾政府对此也是睁一眼闭一眼,这也让吴富章的经营渐入佳境,然而,这种自行的经营却是相当艰辛。生活与经营自是不易,刚开始吴富章也是以糊口、安家为首要。1955年,倍感知识不足的吴富章进入夜间补习班就读,可惜一年后他又因故辍学。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1959年。”据吴富章之子,即现任合记的总经理吴贵宗介绍,“这一年,家父在台大医院摆摊贩卖医学书籍,时值台大医学院院长魏火曜先生,见家父每日将书搬来搬去十分辛苦,便在院内设一图书贩卖部让他有个栖身之所,这是合记第一个门市部(1989年因台大改建新大楼后迁出)。” 十多年的出版经验与人脉累积,加之贵人的支持, 1962年,吴富章正式在台北医学院前先后成立合记图书出版社与合记书局。在无版权时代,合记曾有英文书1500种以上,中文书也有将近1200种。

危机重重,小虾米艰难前行

正当事业要再往前跨越的当头,老天跟合记开了个玩笑。

1992年6月12日,台湾政府宣布实施著作权法。时值台湾出版业蓬勃发展之际,政府受到主要来自美方政府的压力,和美方展开一连串的著作权谈判;政府不免屈服在美方强悍的压力下,签下了史无前例,比之世界各国更加丧权辱国的最严厉条款。吴贵宗总经理回忆:“想想合记在创业之初,要对抗当时的强权‘美亚书版公司’,家父每天除了要经营生意,同时几乎天天上法院,所幸小虾米每役皆捷,大鲸鱼也莫之奈何。当时的创业维艰,今犹锁在记忆深处,每每提及,心情起伏,总是久久不能自已;期待后世子孙不可或忘。”

在著作权法通过以后,几乎所有经营教科书的出版社在措手不及情况下,一切归零从头开始。但也因此台湾人才开始渐渐有了著作财产权的观念。当年,合记可谓是诸多受到新的著作权法受害最深的出版社之一,之前多年经营毁于一旦。

而1990年开始的一场世界革命――E时代革命,恐怕没有一个人可以躲得过,上自各行各业,下至每一个世代,不管老中青哪一代。这是一个全新而且全然陌生的时代,对于“电子计算器”的硬件、软件有些东西许多人都还搞不清楚,这一场自己与自己的战争才是最难打的。“2005年合记早就在规划如何利用网络来打赢这一场战争,可惜五年过去了,联合知识网已经热热闹闹地展开,而我们还停留在测试阶段。这主要是因为所委请的计算机程序师非出版行业出身,而我们本身对计算机不是很熟悉,令人添增些许的忧心;所幸目前有些部分即将可以开始作业。总之,这一场战争是决定存亡的关键,合记本着临深履薄的心情,度过这一场无尽的战争。”

危机也是转机,在台湾当时民生凋敝、百废待举的时代,同时也是一切生机与转机的大环境下,可谓时势所致。加之吴富章经营的诚信与执着,合记在这一波竞赛当中幸免于难,十年之后不但恢复原有旧观,同时也能够和世界接轨。“我们第二代是在家父的带领下经营合记的,如今三十多年已经匆匆过去了,蓦然回首我们曾经用心经营过的合记,犹如昨天才走过;期间有心酸、有痛苦,但也有快乐、也有欢笑,过往的记忆又一幕幕浮现脑海。”

用高品质的出版品,塑造合记品牌

如今,合记除了出版医学界的最新信息,还提供国内完整的医学相关出版,已出版《老人跌倒预防》、《以病人为中心的国际医院评鉴》、《临床肿瘤学》、《牙体技术师教材:牙科陶瓷技术学》、《糖尿病人的第一本书》等优秀书籍。“追求高质量的医学出版品,则是合记成立以来一直强调的宗旨。”吴贵宗总经理说,“合记能走到今天,关键的是选对了三条关键的经营路线。我愿意在此提出来与大家分享。”

第一、走专业路线。合记自始即以医学专业出版社自诩,也因此得以在出版界依旧占有一席之地;近来健康丛书逐渐抬头,业界一窝蜂地往里头钻,合记自然也不缺席,因为健康类丛书也是医学领域的一部分,合记期望从专业的角度切入,既有帮助于医生,也可帮助大众对医学有更近一步的认识。

第二、走品牌路线。合记之所以要切入健康类丛书,主要也是因为一般民众并不认识合记,虽然医学与相关牙科、药学、护理、医技绝大多数的从业人员都知道,但将来如何能起到连结“医生”和“病人”的桥梁作用,合记必须走好品牌路线。

第三、走服务路线。合记目前开设约有八家门市部,有北医门市部、台大门市部、石牌荣总门市部、台中中医门市部、台南成大门市部、高雄高医门市部、花莲门市部等,都集中在医学院与医院的门前或是最近的距离。除了台大与长庚门市是向院方承租的,其余都是自有房地经营直营门市;合记将来还计划在嘉义长庚与新竹清大、交大与马偕医院一带,再增设二个门市。“‘一家买书,全省服务’是我们希望达到的初期目标,因为服务才是今后决胜的利器。”

和大陆出版界的缘起缘造

如果要追溯合记与大陆合作伊始,那大概是1993年台湾与大陆合作的广州第一届台湾图书展销会。“那一年特别有记忆,因为台湾5月1日解严,我们一群台湾出版界在联经出版公司的带领下,第二天就在大陆办台湾书展。然后远赴上海、北京,拜访当地的出版界,也受到了热情的招待。” 吴贵宗总经理说,从那以后,大陆出版界透过北京书展和台湾出版界开始有了接触,卖版权、买版权也渐渐蔚为风气。

最近几年,大陆的医学出版得到长足快速发展,在质量上也有一定的水平。因此,合记和一些大陆科技出版社也有了很深、很长、很友好的来往,诸如:北京医学大学出版、化学工业出版社、江苏科技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天津科技出版社、华夏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山东科技出版社、河北科技出版社、四川科技出版社、辽宁科技出版社、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等,在版权贸易上互动频繁;尤值得一提的是,合记与北京医大、化学社、人卫、山东科技、江苏科技、天津科技、河北科技更是建立如友谊般坚固的情谊。

“然而,令我们忧心的事,大陆迄今尚未开放台湾出版界赴大陆开设出版社,这无疑令台湾的出版业坐以待毙,台湾地小人少,大陆地大人多,相信台湾出版界即使全部赴大陆发展,恐怕还只是九牛一毛。本人在此呼吁,将心比心,尽量开放与思想、政治、历史无关的出版业赴大陆开设出版社,相信这对台湾民心趋向大陆有着极大的影响。”

2006年,吴富章以83岁高龄仙逝,不过,他所留下的基础与资源,成为今日合记发展之有力保障。到如今,合记图书已由48年前的一家小出版社,发展成为今日横跨两岸医学出版,更是台湾地区最大的专业医学及相关生命科学的图书出版社,以及欧美原版书的商。吴贵宗总经理说,“对家父,我们充满由衷的尊敬,但按照家父生前规划,我相信,合记的员工也会和我一起,让合记在未来逐步扩展成为华人世界医学图书出版的翘楚。”

上一篇:[曹N]在时间罅隙中触摸历史的温暖与残酷 下一篇:精彩纷呈 亮点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