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慈相济 爱心启迪

时间:2022-09-12 08:03:30

严慈相济 爱心启迪

任何成功的教育,都是严慈相生、刚柔相济的,缺少任何一方,偏执任何一面,教育的总方向都必然走向偏斜。人性的成长――无论群体还是个体,也都是在严慈相济的。严,即班主任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不放松,不迁就。慈,是对学生真诚宽容的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失去了爱教育是没有生命的教育。俗话说:“严师出高徒”,作为班主任既要在思想、学习、行为规范上严格要求学生,又要对学生付出真诚的爱心和真情的关心,在任何时候都要把“严”与“慈”结合起来。

教以正,管以严,这不仅是父母对子女教育的需要,也是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需要。常言道“树不修剪不成形,人无管教不成才。”怎样做到严慈相济?要从“严”字入手,用“爱”疏导。

(一)严字当头,爱在其中

古人云:教不严,师之情。严格要求学生,把握学生人生发展的正确方向,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我首先要严格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这里的“严”,是对学生提出的目标要求,要一定坚定不移贯彻到底;对学生违反纪律的行为要坚决纠正,直至彻底改正;对学生不良习惯的纠正一定要常抓不放、坚持不懈;对学生学习要求一定要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对班级日常问题、师生关系处理要严肃宽容;对学生个性培养要持之以恒。但严的前提是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作为班主任,最主要的是有一颗爱心。教育教学的整个奥秘就在于热爱学生,“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即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关爱学生,具体地说,就是尊重、理解、欣赏、信任学生。班主任如果能尊重学生人格,理解其追求,欣赏其亮点,激发其进步,信任其言行,能让学生有如沐春风的感受,那教师就有了威信。因此,我时时处处地站在学生立场上考虑问题,真诚地对待学生,随时随地奉献给学生们的是老师一颗真诚的心。

(二)严之有理,爱之有情

严之有理,就是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单纯的说教既枯燥乏味,学生又不愿接受,这就需要班主任转变教育方式、方法。也就是说,严要有法,严得要有艺术性。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我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同时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在与学生打交道的过程中,要把尊重、热爱、关怀和信任学生与逐步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相结合起来。教师尊重学生的本身应同时体现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

学生犯了错误,特别是对所犯错误毫不认识、甚至坚持错误时,教师一定要认真严厉。讲严,不是针锋相对,寸步不离,而是要严之有理,严之有情,严有分寸;当学生对所犯错误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甚至内心感到痛苦时,教师则应宽容大度。讲宽容,不是凡事不予追究,而是给学生留有反省的时间,留下改正的机会,留给学生以期望和信任,这样会使学生更加内疚自责,促使其痛改前非。

(三)严而有度,爱而不宠

度即尺度,严格要求应该是合理的、善意的、可理解的和现实的。对于新学生入学,首先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大到理想前途教育,小到坐、立、行、走,都要严格要求,规范其行为以便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班级秩序。

同时,讲度必须把握分寸。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常会碰到一些头痛的事。如学生乱丢纸屑,上课迟到,迷恋网吧,打架斗殴等行为。特别是一些学生不服管教,当面顶撞老师等。对犯错误的学生应给他们留有改正错误的机会。曾有一个学生,因纪律观念差,早上经常迟到,问他原因,回答“起来晚了”,再问,便理直气壮地回答:“晚上做作业睡得晚。”一个堂堂正正的借口让我一时无以应对。针对这一现象,我在班上开展了“怎样合理安排时间”的辩论会,让同学们在活动中明白事理,使爱迟到的同学受到教育,自然这位同学不迟到了,班上迟到的现象也少了。

班主任不能把学生当作监管对象,动辄撕碎学生尊严,刺伤学生心灵。严格过了度,不讲分寸,一就会变成苛求,不但不能对学生有积极的教育作用,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畏惧;而爱过了度,不讲原则,就会变成放任,容易使学生为所欲为,没有规矩,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应掌握好“度”,科学施爱。

(四)严而有方,爱而有法

作为班主任,严之有方,体现在对班级要进行科学管理,对学生要讲清道理,处理事情要公平合理,不重罚后进生,也不偏袒优生;不纵容明知故犯者,也不委曲无辜受累者,要求一视同仁。一次,我发现班上有同学扔粉笔头,调查后竟然有学习委员参与,我对所有扔粉笔的同学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并征求同学们的意见该怎么处理?同学们一至建议买一盒粉笔以示警示。事后,同学们心悦诚服,不管是犯错的还是没犯错的同学都受到了教育。由此可见,教育要严之有方。方式、方法很重要,其实方式方法中储满似水柔情。与学生交流应心平气和,与学生交谈应平心静气,师生需要的是相互尊重。尊重人格,是大写的高尚。

学生需要严师,学生更需要慈祥和宽容的教师。教师对学生的爱要以对学生的尊重和信赖为前提,不是宠爱,也不是溺爱,而是要爱中有严,严中见爱,严慈相济。对学生的严应当是严而有信,严而有度。教师既要为学生这师,又要为学生这友,这就要求教师做到严与爱和谐统一,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情感赢得情感,心灵沟通了,教书育人自然就会得心应手。

上一篇:试论新课改下的小学体育创新教学 下一篇:初中英语有效学习策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