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时间:2022-09-12 07:39:00

试析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摘要:初中英语教育肩负着时代的使命和职责。笔者结合自己工作的实际谈几点初中英语素质教育的体会,与诸位英语同仁共勉。

关键词:初中英语 素质教育 体会

英语作为一门世界语言,在中国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英语也成为我们对外交流的重要工具。中学是基础教育阶段,在英语教育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对英语教育有正确的认识。 传统的英语教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在学生的需求,我们必须在英语教学中推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各方面能力。学校也应重视英语教学,通过组织素质教育学习提高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初中教学不仅仅要使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热情,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笔者根据多年从事英语教学的经验,对实施素质教育有了一些体会,现总结如下。

一、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实践者,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保证。在21世纪的今天,教师只会埋头苦干是不行的,要干得好,还要干得巧。教师要有创新精神,把素质教育渗透在英语教学的全过程,要让自己跟上时代教育的步伐,就必须从多方面进行努力。

1.具备很好的文化知识素养

知识是英语教学的基础,扎实的知识才能让英语教师流利地讲英语,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因此,我们每位英语教师都面临着一个不断提高,完善自我的任务。英语教师除了对他所教的英语的语音、词汇、语法有良好的掌握和具备精湛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外,还应具备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找到符合学生心理和认知的正确教育方法,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

2.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道德素质已经是个人意义上的品德问题,而赋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即关系到千百万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于祖国的未来。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显得极为重要。教师首先要具备职业道德,这是教学的起码要求。要热爱工作,对待工作认真负责,有敬业精神。有了积极的工作态度,才能落实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不会敷衍了事。其次,教师要有人格修养。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 ”教师在教学中要有亲和力,情绪饱满,不能因为自己的个人情绪影响教学,或者对学生有偏见。教师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和亲人,言行举止都有吸引学生的磁场,温和的说教、鼓励的言语、微笑的面容都能让学生敬爱和尊重教师。

二、以学生道德品质培养为重点

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应该是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教学中,要把对学生的品德培养融入日常教学中。每一篇课文的选择都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所以,在课堂上笔者通过教学手段把它们传输给学生。学生不仅学到英语本身,同时也受到品德上的教育。在日常工作中,笔者加强培养学生的爱科学、尊重科学的态度,不断选择一些科普英语文章,提供给学生阅读。这样不仅扩大学生的单词量,提高阅读能力,同时学生掌握大量的科普知识,扩大科学视野,了解科学发展和进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优化教学目标的制定

目标教学是构建素质教育的重点,它要求教师必须了解、熟悉、掌握教学内容,明确教学大纲,要求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通过分层教学、因材施教,落到实处。可以说,目标教学就是将所有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目标,首先做到完成每课的小目标,而后完成单元的部分目标,从而达到完成总目标。教师在上新课前,首先要弄清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用书上提示的教学步骤,再分析学生达到这个目标的难点是什么,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兴趣爱好,反复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每课的重点和难点,同时把教学目标及时交给学生,让学生心里有数,从而达到教有目标、学有目标、指导检查也有目标,使之在课堂上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顺利完成制定的教学目标。

四、组织开展趣味活动,培养学生交际能力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艺术学科,现今已经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语言之一。为了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听力和表达能力,在教学中,我们要多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可以模拟一些生活场景进行对话,如买卖物品、问路指路、打电话聊天等题材,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师也可组织英语演讲比赛、课外交流等活动,给学生提供多读、多说的时间和空间,克服部分学生不敢说、害怕说错、羞于启齿的语言心理障碍。这样一来,将英语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通过交际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技能,增强了语言实践运用能力。

五、教学中加强英语素养的培育

通常情况下,教师在课堂上都会把教学重点引到典型句型的分析上,像推导数学公式那样把复杂的长句一步步解开,寻找解题的规律,总结答题技巧。但是一篇英语文章不仅仅只是由几句典型的句式和词语组成,其中还渗透了英语国家的文化内涵。但是这种文化内涵却很少被重视、被开掘,我们活生生地把一些优美的范文支解得零零碎碎,这也导致我们的学生外语语法学的很多,而英语修养却普遍不高,不能用英语的思维方式想问题,写作中更像是中文翻译的集合,缺乏英语的逻辑习惯,因而也就谈不上理解、体味、欣赏了。如何扭转这些由应试教育带来的弊病呢?从目前学生外语学习的状况来看,只要教与学的观念改变了,我们完全有条件在教学中着意增强文化素养的培育。加强英语素养的培育,首先要充分利用教材,教材中涉及的文体、内容和文章的语言风格、时代背景还是相当广的,其中包含着许多外国历史、人文、科学的甚至经济的知识,有伟人的演讲、有异国风光的描述和有趣的科普读物,我们只需在课堂上匀出一定时间,有意把课文的内涵展开,那么,我们的外语教学就会变得立体而丰富。其次教师在课堂中也要有意识地介绍一些外国的人文地理知识,创造英语的气氛,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他们的知识面。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学是英语教育的发展需求,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我们每一名英语教师都应加大对素质教育的研究力度,努力提高我们的英语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司瑞杰.浅谈初中英语课堂的素质教育[J].学周刊,2012,8.

[2]张鹤群.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 考试周刊,2011,5.

上一篇:探讨汽车底盘故障的检修问题 下一篇:紫外荧光法在测定汽油硫含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