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潜人夜 润物细无声”

时间:2022-09-12 07:02:51

在语文学科中渗透德育的途径很多,我们应该勇于发掘、善于发掘,把握每个思想教育的机会,充分发挥教学的特殊功能,使我们的学生时时刻刻都能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正确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鼓励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自觉遵守纪律,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渗透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与语言文字训练应该是融为一体的,没有离开语言文字的思想内容,也没有缺乏思想内容的语言文字。为此,我们应该把握好语文学科的内容和特点,课堂上创设情境,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不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让学生全员参与,充分展示自我,使学生在课堂中了解自我与他人,明白某些事情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教师应善于利用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善抓细节,讲求实效,避免呆板,声情并茂,启发学生心智,调动学生心绪,拨动学生心弦。

小学语文教材选用了大量文质兼美的文章,这些文章运用生动的语言塑造了各种具体形象,或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反映高尚的道德情操。因而,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就要从课文的字、词、句入手,启发学生品味作者是如何巧妙地遣词造句的,让学生感知课文内的具体情节,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让活生生的形象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比如小学三年级语文的《她是我朋友》,在教学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抓住与中心思想密切相关的语句,加以必要的点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如 “颤抖”、“啜泣”、“捂住脸”、“竭力制止”等词语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细加推敲,让他们想想这些语句表现了小男孩的什么思想,并深入领会作者的匠心所在,从小男孩的动作中体会他的的心情和品质,从而体会小男孩为了朋友舍生忘死的思想情感。

又如《七颗钻石》一课,文笔精彩,词汇优美,在情感态度目标制定上,主要让孩子感受到爱的巨大力量,体会爱心对别人及社会的意义,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重点句,体会爱的神奇,博大无私。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们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在平时的课堂上,教师一张笑脸,一次表示赞许的表情示意,一个充满鼓励的眼神,都能鼓励学生潜心读书,收到良好教育效果,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不能光靠教师的灌输和说教,而是要循循善诱,在教学时善于抓住最佳时机,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

二、在日常生活及活动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记得有一位教育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做出的比喊出的有分量。小事情大内涵,大道理小行为。”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用嘴去说服教育学生,更多的时候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学生,影响学生,以教师自身的表率让学生受到教育,使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自觉树立起尊敬师长、勤奋好学、积极上进的品德观念。另外,由于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学生的情感极为丰富且不稳定,很容易与外界产生共鸣,这就要求教师要重视德育工作的反复性。为了收到正面强化效果,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好思想、好行为一次又一次地加以肯定,予以表扬,促使他们能比较稳固地向前发展。发现缺点和错误时,教师要不厌其烦地说服教育,帮助学生纠正不足之处。教师在制定品德教育计划与组织品德教育活动时,应考虑如何从正面多次反复地进行教育,以确保教育的针对性、持久性和实效性。

“只要人人都奉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人间”。从小培养爱的情感,可使同学之间、家庭之间、师生之间充满爱的氛围,增强亲情、友情,增强凝聚力和团结精神。平时可以从小事做起:让学生做件让父母高兴的事、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帮助差生补课、让学生亲手为老师端上一杯热茶等,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同学之间的真诚,师生之间的融洽和谐,从而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三、联系学生实际,召开主题班队会,深化思想教育

开展丰富多彩、适合小学生的活动也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好机会。有的放矢的把思想品德教育寓于各种活动中,积极组织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的个性充分张扬,更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发展。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故事会、热烈的演讲赛、精彩的歌舞表演、主题队会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学生认真听、仔细看、用心想,让学生参与,让学生讨论,让学生感悟,从活动中产生新的体验,新的感悟,新的收获。如:坚持开展以各种活动为载体的德育教育,如“人人争当好少年”,“我向雷锋叔叔学习” “如何使用零花钱”,“我是校园小主人”,“爸爸、妈妈我能帮你做” 等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如“美化校园,我来参与”,“净化环境,从我做起” “向白血病患儿献爱心”等活动。

四、充分利用读书活动,使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熏陶

平时让学生阅读张衡、、、鲁迅、爱迪生等古今中外名人的书籍画册,从名人的成长经历中汲取力量、感受心灵、时刻对比,从而使自己幼小的心灵受到震撼,得到勉励和启示,平时要教育学生特别注意理想和实际相结合,切不可好高骛远、华而不实。让学生在逐步实现自己远大理想的大目标中不断设立相应的阶段性小目标,让他们懂得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地扎扎实实地去做,才能不断克服许多外在困难,不断战胜自私、骄傲、懦弱等内在“障碍”,不断地超越自我,才能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内涵”。

五、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互相衔接

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一头连着学校,一头连着家庭。为此,我们应积极整合各种教育资源,精心搭建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活动平台,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互相衔接。

“身教重于言教”,在学校里,教师要不断用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充实自己,完善教学技巧和方法;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素质;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养,使自己更能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教师要善于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拨动学生的心弦;用良好的形象,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引领学生茁壮成长。在校外,我们则应充分地和家长进行沟通,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正确引导,定期召开家长谈心会,与家长及时沟通信息,交换意见,形成协调一致的教育方式,互相配合,,促使家长更加尊重孩子,更加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共同教育,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上一篇:诗中有境 2期 下一篇:基于计算机云服务的政府政务数据信息安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