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繁就简 1期

时间:2022-07-15 06:15:34

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在于“育”字,即国家、社会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教育教学的一个本质特点。下面就从这一角度谈谈我对当前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及管理方面改革的几点看法。

首先,现今小学的课程设置,我觉得十分繁杂。每次社会思想、社会观念的改变,几乎都会增加新的课程。比如,人们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提出了“德育为首”的观念,于是增加了《思想品德》课程;人们认识到亲身实践的重要性,于是增加了《劳动技术》课程;人们从社会信息化进程中看到信息化的重要性,马上在小学课程中增加了《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人们从学校安全事故中发现了安全的重要性,于是学校课程中又设置了一门新课程――《安全教育》。社会还在发展,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问题仍然要不断产生,可以预见,新的课程将会不断产生。果然如此,则我们的学生将要学习更多的课程。到那时,学生即使有三头六臂也将难于应付,必将忙得焦头烂额,还能进行正常的学习吗?

怎么办?学校的课程真的还要继续增加吗?真要把我们的学生放入学习的“火海”中去烧得焦头烂额吗?

从“育”的角度来说,确有必要的课程,那就留下来,没多少价值的,应毫不留情地删掉――删繁就简,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深入、学得扎实。

留下来的,并不一定要设置成单独的课程,可以把多门课程合并成一门课程。比如,把《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劳动技术》《安全教育》《三生教育》等课程中最有价值的东西找出来,合并成《为人处事》。

其次,考试也要删繁就简。现在的小学,期中、期末的普通考试,一般都是语文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数学90分钟或100分钟。真有那么多内容要用考试来检查吗?我举一个例子来说。小学语文考试中常有这样一个题目:照样子写词语。所给样式有以下几种:干干净净(AABB)、洋洋自得(AABC)、小心翼翼(ABCC)、十全十美(ABAC或带数字)、出生入死(带反义词)、金灿灿(ABB)等等,真是种类繁多,让人眼花缭乱。学生倒有一个十分巧妙的应对办法:每种样式的词语牢记10个,从一年级可以用到小学毕业!可悲呀,这本是让学生积累词语的好方法,一拿来考试,其滋味竟变得如此苦涩!更有甚者,试卷上要填的近义词、反义词,好多个语文老师抓破脑瓜皮也没想出来,学生如何能做?老师查到有关资料后再来教会学生,告诉学生要牢记。如此偏僻生涩的试题,有多大价值?却给学生增加多少学习负担!

考试,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评价方法。但是,其危害也不容忽视。

我有一位邻居,现在已六十多岁了。他曾说起他读书时候的一件事,这件事常常让我反复地思考,咀嚼其中的道理。他说的是这样一件事:老人少年时,老师教电学中的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同学们几乎都学会了,他却怎么都学不懂。但是,回到家里,他会根据实际需要接好各个开关、电灯,也知道怎样接并联、怎样接串联。这位农村老人,一生以修理为业,会修汽油机、柴油机、摩托车,会操控老式机床、现代化的数控机床,能加工出自己需要的零件,通过收购一些旧零件、自己加工零件拼装出两辆汽车、一台移动式粉糠机,有时还顺带着修彩电,他的才能让人吃惊!就是这样一位多才多能的人,却不会“纸上谈兵”式的学习,最终没考上高中。我粗浅地认为,这位老人长于动手实践而短于抽象思维。这样的人,书面考试显然不能衡量他的才能。

还有大家熟知的琼瑶。多年前,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篇介绍她的文章,说她读书时,常常是语文考满分,而数学却考0分。这样的学生,在现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可能在小学就顶不住学习压力而辍学了,哪有后来的一位名作家?

有些人的才能是不能通过考试来显示的,相反,很可能为考试所害。而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需要的却是各种各样的人才。大家都记得龚自珍那句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可考试却害了许多不拘一格的人才。

所以,考试也要删繁就简,以降低考试的危害性――主要的内容考一考,重要的内容考一考。考试时间,小学阶段应控制在60分钟以内,不能让天真活泼的小学生在一个教室内、一张课桌上、一个凳子上苦苦地熬到90分钟、120分钟。

第三,在管理机构上,小学的学校与教育局之间有一层中心学校。这个中心学校在管理功能上没有多大用处,可是每学期下拨学校的公用经费,却被中心学校截留下40%左右,用于招待、检查、组织活动等,其实没什么实际意义,但浪费却是十分巨大的。所以,这一层机构也要把它删繁就简――完全撤销。

上一篇:数学学习 1期 下一篇:图形的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