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场建筑设计实践

时间:2022-09-12 06:21:21

剧场建筑设计实践

摘要:剧场建筑功能独特,技术复杂。本文研究剧场建筑对现代的建筑创作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以研究凤县古羌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区演艺中心项目的工程实践为主,从方案设计到施工服务的全程总结。结合旅游剧场这种快速兴起的旅游建筑的基本特点,在满足剧场这一复杂公共建筑的技术前提下探索突破传统剧场设计的方法,把源于地域与文化的灵感运用于现代剧场空间形态的营造当中。结合技术、文化、环境要素进行建筑设计创新,为今后的剧场类建筑工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旅游剧场,地域与文化,设计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本课题项目凤县古羌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区演艺中心处于石头羌寨景区的核心位置,北临嘉陵江,西临萨朗湖,东连石头羌寨景区内的会议中心,南为宝成铁路,是古羌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区内重要的标志性建筑和羌文化的表演展示场地。演艺中心建筑规模为750座,总建筑面积为7048.07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5921.07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为1127平方米;为丙级剧院,工程等级二级,耐火等级为地上二级地下一级。

该剧场项目功能独特,技术复杂,涉及专业繁多,对于建筑设计要求非常全面。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文化主题的内涵对于建筑设计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最初的方案到施工都经历了多次的讨论和推敲,我从最早的方案到现场的建筑施工一直参与其中。在该项目中,我们通过对地域环境、文化、技术、建筑材料等因素的研究,在剧场空间形态、技术因素、文化传达上进行创新,如何解决几个创新点和技术之间的矛盾一直是该工程实践的主要问题,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探讨和深入研究的。

在本剧场凤县古羌文化演艺中心的修建过程当中,对于周边旅游示范区的影响、对于凤县旅游经济的影响、对于地区文化产业的建设、达到良好的环境及社会经济效应方面都具有重大的意义。所以我希望通过对资料的整理分析,结合自己参加实际工程的心得体会,对于剧场建筑设计这一复杂工程课题进行理论研究和提炼。希望能够对以后的剧场建筑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方案鸟瞰效果图项目区位分析

一、剧场建筑方案设计

1、观众厅平面形状的选型:观众厅是剧场容纳人数最多的室内大跨度空间,有视听方面的功能要求。由于舞台后墙的可开启,考虑到视距的要求我们最终采用了扇形平面,扇形平面可充分利用水平视角范围安排观众座位,在相同视距下可以容纳较多的观众。但扇形平面的外侧弧线较长观众厅后区较大,偏远座位相对较多,处理不当可能将声音反射到前排形成回声。我们的解决办法是将后墙略向内倾斜, 使它的反射声集中在后排,达不到前排,从而避免回声,这样避免了后期观众厅室内装修采用大量的吸音材料,降低成本。

矩形平面与扇形平面比较

2、观众厅座位的排布:由于观众厅两侧有舞台延伸出来的表演空间,为了避免两侧过多的开门采用了短排法。加宽了两边纵走道,保证足够的疏散宽度。

3、视距S和水平控制角:人眼能够区分演员细节景象的最远视距为33.3M,我们在设计中视距S为25.5M,但由于舞台后墙可开启,到室外舞台的最远视距S’为37.5M。视距的增加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少的排数来满足座位数的要求。对于剧场来说,水平视角在30°——60°的座位是最好的(不用转头),远处小于30°的座位,台口以外的部分也能进入清晰视野范围内,会影响注意力。但是扇形观众厅平面有着较多的边角空间,所以我们在观众厅两侧布置适量的表演场地,配合剧目将表演发散到观众席中去。同时让观众对剧目表演有着更多的观赏角度。

视距及座位分析

4、 C值和座位高度升起的确定:设计视点以舞台大幕的垂直中心线为准。地面坡度设

计标准在视线设计中以“C”表示,简称“C”值。C值是指观众视线(落到设计视点的视线)与前一排观众眼睛间的垂直距离。一般来说,当前后排座位对齐时,后排观众的视线要越过前排观众的头顶,才能保证视线不受遮挡。后排观众的眼睛要抬高相当于前排观众的眼至头顶的垂直高度。这一高度通常为9—12CM,目前剧场设计C值主要有以下两种标准: 1、C=12CM,这是观看条件良好的,无遮挡的视线设计标准。但用这一标准设计,地面升高大,因此适用于对视线和声学要求高的小型剧场观众厅。 2、C=6CM,这一标准相当于隔排升起12CM,要求观众厅中厅座位错开布置,使后排观众视线能从前排观众头部之间的空隙穿过,再擦过前面第二排观众头顶,落到设计视点上。 我们最终选C值为12CM,排距d=1100mm,这样观众席的俯角较小,视线好,对舞台伸出部分表演的观看也不会有遮挡。1100mm的排距可以充分满足软包座椅的要求。如果采用较低标准的C值,观看效果差,而且池座部分升起2M左右高度不能加以利用,要用大量的土方回填。在声学上,起坡小,观众席接受直达声角度小,直达声掠过人头要被大量吸收,造成声能损失。因此取较高的C值可以提高池座起坡,使池座总升起高达3M以上,从而使过去的填土部分变成有用空间。

观众厅下部空间利用

观众厅座位排布平面图观众厅视线分析

二、 剧场建筑施工与设计变更

2.1舞台钢结构部分的设计变更:

1.建筑图纸与钢结构图纸之间的矛盾导致基础的增加

由于剧场的结构施工图钢结构部分把靠近湖面一侧道具室边角处的柱子当成直的来处理,但建筑施工图中道具室边角的柱子是倾斜的(GZ-2),所以导致增加的斜墙面斜到了阀

板基础外侧,阀板大小不够,无法容纳后来变更中增加的斜钢架。

从图纸可以明确看出,结构施工图将钢柱2当成了直的来处理。

从施工现场可以明显看到阀板无法容纳后来变更中增加的斜钢架。

解决办法:在阀板外侧另挖一个点式的杯形基础支撑外侧的斜钢架。

杯型基础

2.舞台碉楼造型斜外架施工现场的变更: 1)由于结构施工图只给出了比较粗的示意图,所以实际的斜架施工图纸是我

在工地现场和工人师傅们边施工边绘制的。斜钢架伸出的尺寸是以现场绘制的图纸测量出的。

2)由于5轴和6轴的斜钢架向舞台可开启后墙内侧倾斜,会吃掉部分后墙,使舞台后

墙无法开启,所以这2条轴线的斜钢架只是斜向舞台外侧一个方向。 3)侧台碉楼由于高度过高,所以在和其它碉楼相同倾斜角度下它外侧斜钢架底部的距离很远,不满足结构上的要求,如果加很大的斜撑会加大柱子的偏心,也不够美观,所以最后这一侧的斜钢架只倾斜到了舞台屋顶的高度,上端是一个方盒子,类似于烽火台的造型。

3.舞台楼梯的变更

楼梯由于结构上一直没有绘制相关的施工图,所以最终变更成了钢楼梯,施工快捷方便,下部空间大。图纸尺寸是我在工地现场根据实际施工的情况绘制的。原理主要是由一圈16a的槽钢来支撑花纹板构成的楼梯平台和钢楼梯,起到混凝土楼梯梁的作用。

钢楼梯建成效果

4..舞台后墙观众廊的变更

舞台后墙第二层观光廊最终没有实现,因为它所在的位置破坏了舞台可开启后盖的吊点,结构无法同时解决这些矛盾,所以取消了此处的观光廊。不过舞台屋顶和两侧四个碉楼的屋顶均为上人屋面,仍然有非常好的景观视野。

舞台上部上人屋面的景观视野两侧碉楼上部上人屋面的视野

上一篇:缆索吊装系统的设计与施工 下一篇:航运供应链中牛鞭效应问题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