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错误中启迪智慧

时间:2022-09-12 04:38:54

从错误中启迪智慧

【摘 要】 在数学课堂上,每天都有学生在出错。错误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相伴产物,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英国心理学家贝恩里奇曾经说过:“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让我们宽容错误,让学生在纠正错误中开启智慧之门,迈入知识的殿堂。同时,让“错误”因此美丽起来,让课堂因此而更加精彩。

【关键词】 错误;转变观念;激活思维;巩固强化

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允许学生出错,并将错误作为一种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教育资源,正确地、巧妙地加以利用。教育专家成尚荣说过:“我们的教室就是一个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了,课程才能生成。也正是在“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是最活的,教学才是最美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作为教师,绝不能追求滴水不漏或天衣无缝或难容错误的课堂,更不必去追求学生的绝对正确。要允许学生出错.然后正确地、巧妙地加以利用.使课堂中的错误成为支持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下面,就结合我的数学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做法:

一、转变观念,正确引导,保护自尊

著名特级教师李烈说:孩子在求知的过程中,属于不成熟的个体。因此,学习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允许的。而“错”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只要合理利用,就能较好地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作为教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敢于暴露自己的思维,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尽量给学生充裕的时间体验、感悟、思考、质疑、探讨、表达。

记得在一次教一道三步计算的练习题:一个学生做错了,有几个同学发出了一种笑声。于是,我提问:“如果是你做错了,而你的同学也发出了这样的一种声音,你会怎么想?”发出嘲笑的几个同学低下了头。我继续说:“请大家仔细看一看,哪几步做对了?”“一步、二步”前两步都做对了。“请大家为这做对的两步鼓掌。”掌声中,那个做错题的孩子也抬起了头。“很可惜,只是最后一步错了,有时失败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

教学过程是师生的平等、民主的合作互动。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在出错知错纠错的过程中学习新知、增长知识、建立信心,重新获得成功。

二、利用错误,激活思维

“错误”是一种宝贵的教学再生资源,我们应该让学生在自然状态下探究,给学生出错的时空,甚至可以促进差错的生成。使得学生最终能“拔开云雾见明月”,使得我们的课堂更具生机和灵性!

记得学生在刚接触找规律补全数列题目的时候,有这样一题:( )( )8( )( )。大部分学生都是6、7、8、9、10,有一个学生填了5、6、8、9、10,我没有急于否定,而是问:“6比5多几?8比6多几?9比8多几?10比9多几?”使他明白错在哪里,接着问:“如果你2个2个数,那你该怎么填呢?”他过了一会儿说出了4、6、8、10、12。这样一来,别人的思路都被打开了,3个3个数,4个4个数,还有倒着数的,课堂的气氛十分活跃……虽然这一题占去了这堂课相当一部分时间,但是我认为值得!因为我巧用了这个学生的错误数列,把错误作为教学资源,使其变废为宝。

错误是正确的先导,成功的开始。学生所犯错误及对错误的认识,是学生获得和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作为教师,应该让学生真实的坦诚自己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思维成果。

三、巩固强化,让错误不再重现

运用“差错资源”最终目的是为了让错误不再重演,让差错不再重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引导运用之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认知进行巩固强化,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一个知识体系,使学生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在教学中,我用了以下几点措施:

1.列错纠错,及时巩固。在课堂中,我让学生列出错误、纠正错误,及时地加以巩固,形成系统。如“有余数除法”一节,我把学生的错误一一列举在黑板上:36÷5=6……6,900÷400=2……1。在“除法”中,列举了240÷(24÷2)=240÷24÷2,0.048÷0.2=0.024等错误。让学生做数学小医生,议论辨析。并引导他们就题论“理”、以题及类,从个别的错误中引出带有普遍性的教训,从而将“错误”化为全体学生的经验。

2.设置记录,提醒自己。在我们班中每个人都有一本“差错”记录本,同学们把自己平时课堂中、作业中、练习中的一些易犯的、常犯的错误,易混淆的知识点,记录在其中,并时常的去翻阅,对学生已有知识进行了巩固和强化。渐渐地,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中会有意识地去避免这些错误的重犯,自主性增强了,学得也开心了。

诚然,善待错误,并不是盲目纵容错误。而面对学生已出现的错误,教师应换位思考,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替他们想想,想想学生此时的心理状况和情绪。因此,我告诉学生:“成功在失败中长成,进步在错误中积累。”其实,“错误”和“正确”本来就是相对而言的,我们不能抓住自己手中的“标准答案”不放。多一根评价的标尺,也许不久的将来就会多一批优秀人才。

【参考资料】

[1]走进新课程《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2]走进新课程《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3]《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行为策略》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

[4]《小学数学教师》2004年第11期

上一篇:农村中学数学教学浅谈 下一篇:初中数学成绩的分化原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