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程峰 灵气逼人 含苞待放

时间:2022-09-12 03:44:02

成功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而对于从事工艺美术方面的人来说,灵感不可或缺。当一个人既具备了灵气,又能够刻苦学习,假以时日,必成大器。周程峰,1989年出生于紫砂发祥地——宜兴蜀山,2010年起随父亲(国家级工艺美术师)周荣金学习制壶工艺。2012年5月参加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手工制陶大赛中《从容壶》荣获优秀奖,作为初学者能有如此成绩,可见除了刻苦努力,周程峰在制壶方面有着一定的天分。

与壶有缘

江南自古出美女,眼前的周程峰温婉秀气、娇俏可人,俨然一个江南小美女,但是当她向我们一一展示自己的作品——姿态各异的紫砂壶时,真是令人不容小觑。

当被问及何时开始学习制壶的时候,周程峰俏皮一笑,露出甜美的酒窝答道:“我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开始做壶啦!”原来不仅父亲是国家级工艺美术师,周程峰的母亲也是制壶师,胎教便是终日响在耳边拍打泥片的声音,说是未出生便开始与壶打交道也算名副其实。周程峰在大学时所学专业是商务日语,刚毕业的时候也曾经想过学以致用,去闯荡一片不同的天地。后来经过父母的劝说,乖巧孝顺的她决定跟随父亲学习制壶工艺,毕竟从儿时就经常捏泥玩,在这样的氛围里长大,耳濡目染,培养兴趣应该不难。“刚开始拍身桶的时候,至少拍了上千个,最初拍不好,拍出来的像轮胎一样。”回忆起最初学艺的时候,周程峰很是回味:“刚开始做壶,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对做壶没有想法,觉得仅仅是壶而已,后来有想法了,却又做不出自己想要的样子,心里很烦躁。”而且壶嘴零件组装拼接,加泥干湿度不合适,烧制出来容易出问题。外表柔弱的周程峰很有韧劲儿,一次次的尝试,终于成功的可以将心中所想完全表现在壶上。

制壶轻灵

周程峰经常做传统的壶,掇只、石瓢等等,做这样的壶可以更好地磨练基本功,但说起偏爱的壶要属倒把西施、花式梅花,尤其花式梅花初次制作便得心应手。西施壶,顾名思义,像西施一样美,壶嘴便是西施的口,西施的身体则刚好是壶的盛水部位,把手便是纤细的腰肢。倒把是因为这种壶的把手上窄下宽,与一般的壶不同。倒把西施壶多为朱泥原矿,胎骨坚硬而沉实,色泽朱红略泛桔光,温润透明质感上佳。周程峰所做的壶大都小巧玲珑、圆润可爱,花式梅花也是如此,精巧的壶身上斜斜的点缀一枝红梅,花苞欲放未放,似有暗香扑鼻而来。

周程峰谈起父亲对自己要求较为严格:“父亲很少夸奖我,更多的是指导,如果我做的达到他心中的标准了,他也只是说‘这个壶还可以’。”也正是这种严格让周程峰更快的进步,她笑道:“今年回头去看去年做的壶,自己就能挑出很多毛病。”学无止境,周程峰的学艺生涯只是刚刚起步,但是她在制壶方面的灵气已令她崭露头角,恰似一枝开在紫砂上的花,含苞待放。

上一篇:许云飞 谦谦竹君子 无地不相宜 下一篇:谈敏 大开大阖 不落俗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