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活跃的背后:美对华反倾销政策更加苛刻

时间:2022-09-12 02:17:15

不活跃的背后:美对华反倾销政策更加苛刻

2005年美国对华反倾销案件回顾

艺术帆布案:初裁结果中国的统一税率为264.09%

2005年3月31日,美国Tara材料公司代表国内产业向美国商务部(以下称商务部)递交申请书,要求对原产于中国的艺术帆布进行反倾销调查。涉案产品为各种尺寸和大小的艺术帆布。排除在涉案产品范围外的是描图布,带有描画轮廓的艺术帆布,画框(只要其不与艺术帆布相连,或不与艺术帆布成套出售)。商务部于2005年4月28日作出立案决定,调查期间为2004年7月1日到2004年12月31日,替代国为印度。2005年5月4日,国际贸易委员会作出肯定性初裁,认定中国进口的艺术帆布对美国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损害。2005年6月9日,商务部决定将宁波康达进出口有限公司和无锡凤凰艺术材料有限公司作为强制调查企业。这2家强制调查企业出口到美国的艺术帆布占中国出口美国同类产品总额的93%。此外,商务部还收到了2份来自杭州外贸服务有限公司和扛苏动物副产品进出口集团公司的单独税率申请。

2005年11月7日,商务部公布了本案的初裁结果:裁定中国出口商和生产商55.78%到73.66%的倾销幅度,中国统一税率为264.09%。两家强制调查企业宁波康达进出口有限公司和无锡凤凰艺术材料有限公司及其生产商的倾销幅度分别为55.78%和73.66%。江苏动物副产品进出口集团公司的倾销幅度为70.28%。由于无法确定杭州外贸服务有限公司在调查期内向美国出口的是否是涉案产品,商务部没有给予其单独税率。2005年12月25日,商务部对初裁结果作出修正:裁定扛苏动物副产品进出口集团公司及其两家生产商无锡银鹰文具及运动产品有限公司、苏阳银鹰文具及运动产品有限公司的倾销幅度为70.28%(初裁中的江苏动物副产品进出口集团公司的生产商名称出错,并且遗漏另外一家生产商),中国统一税率仍然为264.09%。

金刚石锯片案:初裁结果中国的统一税率为164.09%

2005年5月3日,美国金刚石锯片生产商委员会及其成员分别向美国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请,要求对原产于中国和韩国的金刚石锯片及其零部件展开反倾销调查并征收反倾销税,同时指控中国该产品的倾销幅度为298.39%。涉案产品为原产于中国和韩国的所有部分或者主要由金刚石或者金刚石材料构成的圆锯片及其零部件。商务部于2005年6月21日立案,调查期间为2004年10月1日到2005年3月31日。替代国为印度。2005年7月18日,国际贸易委员作出肯定性初裁:认定从中国进口的金刚石对美国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损害。2005年7月19日,商务部决定将博深工具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钢研金刚石制品有限公司、河北冀凯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和圣・戈贝恩研磨(上海)有限公司作为强制调查企业。

2005年12月29日,商务部公布了本案的初裁结果:裁定中国出口商和生产商0.11%到14.96%的倾销幅度,中国统一税率为164.09%。上诉四家强制调查企业的倾销幅度分别为16.34%、0.11%、10.07%和164.09%,其中圣・戈贝恩研磨(上海)有限公司因拒绝合作被裁定最高税率。

学生用格纸案:初裁结果尚未公布

2005年9月9日,美国学生用纸供应商联盟和其组成成员,即MeadWestvaco公司、Norcom股份有限公司和TopFlight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申请方),代表国内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和工人向美国商业部递交申请书,要求对来自印度、印度尼西亚和中国的格纸产品展开反倾销调查,涉案产品为学生用格纸。申请方认为,根据其提供的信息,有理由相信从印度、印度尼西亚和中国进口的格纸正在或者可能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在美国销售。在出口价格和正常价值比较的基础上,申请方得出从印度尼西亚进口的格纸的倾销幅度是77.06%到118.63%,从中国进口的倾销幅度是258.21%,印度是181.68%到215.93%。美国商务部于2005年10月6日立案,并将立案决定通知国际贸易委员会。后者于2005年10月24日作出肯定性初裁:认定从中国进口的学生用格纸对美国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根据法律规定,除非延期,商务部将在立案后140天内作出初裁。目前,商务部尚未公布本案的初裁结果。

碳素合金钢盘条案:实质损害条件没有满足

2005年11月10日,康涅狄格钢铁公司、ISG乔治敦有限公司、吉斯通钢丝公司等(“申请方”)向美国商务部提出申请,要求对原产于德国、中国和土耳其的碳素合金钢盘条发起反倾销调查。涉案产品为碳素钢和合金钢热扎产品,卷状,近乎圆形截面,直径为4.75mm到19.00mm。其中,申请方指控中国该产品的倾销幅度为321.7S%商务部于2005年12月1日立案,并将立案决定通知国际贸易委员会。由于国际贸易委员会于12月27作出了否定性裁决,认为从中国进口的碳素合金钢盘条没有对美国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所以本案就此终结。

美国对华反倾销政策更加苛刻

通过对2005年反倾销案件进行回顾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美国对华反倾销政策有了极大的改变。

修改单独税率申请程序

2005年4月5日,美国商务部了《非市场经济国家反倾销调查单独税率和联合税率应用程序》的公告,对非市场经济国家反倾销调查中的单独税率申请程序进行了修改,将单独税率申请变成一个独立的程序。商务部的改革的初衷是要简化申请程序。尽管没有改变单独税率的申请标准,即仍然要求应诉企业证明其出动在事实上和法律上不受政府控制,但实质上修改后的单独税率申请程序增加了中国企业申请和获得单独税率的难度。主要体现在:

(1)规定了应诉企业回答小A卷的义务:收到商务部数量和金额问卷(又称小A卷)的企业必须回答该问卷,否则商务部将不考虑其单独税率申请。

(2)规定了严格的截止日期:所有单独税率申请都应当在立案公告后60天内提交,对于截止期满时仍然不完整的申请不予考虑,作为例外,商务部可给予立案公告公布后30天内提交的申请补充或者改进的机会,前提是更正或补充须在60天截止日期之内提交。

(3)加重了企业提交证据材料的义务:要求应诉企业提交验资报告等与其确定单独税率标准无关的文件,要求应诉企业提供美国海关7501进口报关单等非应诉企业持有的文件,并且要求企业在无法提供的情况下,提供其为了获得这些文件做出了努力的证明材料。

出口商――生产商联合税率的适用

美国商务部要求出口商在问卷答复或单独税率申请中,提供其在调查期间内向美国销售涉案产品的所有生产商的名称和联系信息,并对满足单独税率标准的出口商及该出口商申报的生产商实施出口商――生产商联合税率。联合税率的适用避免了生产商通过获得较低倾销幅度的出口商向美国出口以规避反倾销税的做法。

两点动向值得关注

此外,商务部于2005年5月26日公告,宣布其有意修改市场经济采购规则:当市场经济采购占总采购的百分比达到50%(而非原先的10%)的情况下,才适用市场经济采购。不过商务部还没有公布最终采纳的规则。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美国尚未承认中国为市场经济国家,但仍积极推动将原来仅适用于市场经济国家的反补贴规则适用于中国,这不能不说是―大矛盾。

(作者单位:高朋天达律师事务所)

上一篇:破译打开“安全阀”的密码:保障措施的因果关系... 下一篇:欧盟反倾销:仍是设置贸易壁垒的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