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河BOOK:淡水河边的诗意生活

时间:2022-09-12 02:13:30

有河BOOK:淡水河边的诗意生活

有一些空间,只要它在着,就能带给我安心的感觉。即使久久未曾到访,知道那些场所仍然静好,亦能令我领受幸福。我常常在记忆一些特殊空间的时候发现,原来自己往往是被它们所铭刻的。我的身体经历过它们之后,那些温度声音气味色泽,便厚藏于我的人生,不可须臾离。有河BOOK或许就是其中一处,用它自己的生命召唤着许多人,写入许多人的记忆中。

在淡水住了将近四年,颇能习惯盆地边缘的风雨阴晴,空气中的潮湿。我总是知道什么时候该带伞,什么时候又该添衣。顺随着天候的变化,人自会在环境中摸索出一套自我调节的法则。只是我去有河书店,往往都是一时兴起,不管风日大好或是寒流侵袭、暴雨骤降。那是一个太人性的空间,有我喜欢的书墙、咖啡香、若即若离的乐音,以及自闹街传来的人声。若是坐在露台,楼下的烧烤气味亦会不时前来打扰。一个活生生的世界如此显露自身,让我不免怀疑这一切都是真的吗?

都是真的吗?我喜欢看着店主人686与隐匿这一对夫妻,在柜台后方忙东忙西,脸上不时浮现羞涩的笑。我与学生几度造访,在蓝白色调的室内空间捧读自己喜爱的书。或是望向远方,河水时涨时落,夕阳渐渐降下。更多时候是只身前往,去碰触那种诗意的存在感。一家小小的书店,代表的可能是某种理想的坚持,或是青春的向往。因为不曾放弃,才能在资本社会中标举出独一无二的价值。这大概是台湾书店中的异数了,岁末年终的统计数据显示,诗集总是这空间中的热销商品。

在这里,梦想是会发光的。天光黯淡以后,书店静静在淡水河岸兀自晃亮。有一次与红楼诗社的学生在此相聚,我们在二楼阳台就着微弱的光线读诗。寒风吹起之际,我们读着曹操的“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许悔之笔下大翅鲸的冬日旅程,因而兴发感叹:为什么宇宙如此浩瀚?为什么这人生如此卑微又渺茫?我们啜饮咖啡与茶,只能用想象去发现星光。我不知道为什么来到这里,也不知道往事会如何零落、飘散。面对未来的时候我将看见,沿岸的风景,以及黑暗中的书房。一切无法形容的,仿佛若有光。

这是一家名为有河的书店,有星光潮水,有浪沫与时光,更有无尽的问答以及猫的跳荡。

对话

有河景的书店

书香:有河是一家“有风景”的书店,这一点是从一开始就确定并坚持的吗?

686:不是坚持要有风景,而是坚持要在河边。如果说有一个巷子很有味道,那也可以叫“风景书店”,但我们要的是河景。我们最开始想在八里关渡开店,但因为那里店面比较少,交通也不太方便,所以后来就到淡水这边了。

我们找到这个店面以后才考虑说,在这里应该开怎么样的书店最好?这时候才有“风景书店”这四个字跑出来。

既然要做风景书店,我书店里的装潢要配合外面风景,在河边做蓝白色应该是蛮贴切的,而且也跟其他的书店做区隔。台北很多大书店,都是以很优雅的木头质感为基调,所以蓝色跟白色应该是很明显的区隔。

书香:你在开店之初有个想法是希望有河成为淡水的地标,目前这个目标达成了吗?

686:可能对某些人来讲是吧,但知道我们的人毕竟还是比较少。在知道有河的人的心里,有这种定位:淡水要讲一个文化地标,有河BOOK是一个。

书香:你们从决定开店的时候就在部落格上写开店纪事,现在书店的活动和动态都是通过部落格和twitter。网络社群对你们的经营很重要吧?

686:我们没有别的媒体、别的管道可以对外发声,网络几乎是唯一的。所以我们会特别经营网络,应用这仅有的工具,而且成本也低。

Twitter其实主要是在上面交朋友,有时候会讲一下现在有什么新书到了。有的人看到讯息,可能就跟你订书了;有的是知道有河有这一本,改天来的时候就可以买。只是让人家心里有一些这样的想法。长期来看,大家就会知道,我书店会进的大概都是什么书。

过自己的生活

书香:从你们部落格的文章来看,我感觉有河比较像你们的生活而不是工作。你们当初离开职场后,怎么想到要开书店?

686: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们当初是这样想的。我们不是从找一个工作的出发点去想,而是说:我们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我们想,这辈子我们也只能做两件事情:一个是阅读,一个是写作。这样去想很容易就归结到:那就来开一间书店好了!

现在既然开了这家书店,我们的初衷就是过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不是想说,开这个书店为别人做什么;我还是出于我私人的理由:我喜欢这样的生活方式。这个东西是很自我的。倒不是说,我为了社区的文化发展,为了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这都不是我的想法。

书香:有河就是“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而已?

686:对。譬如说,我们喜爱这一片风景,喜爱诗在玻璃上透过去看的那种感觉,所以我们会请诗人来写玻璃诗。我们不可能以别人的喜好来建构自己的书店,这只是我们用自己的喜好建构出来的自己书店的样子,希望别人也能够喜欢。包括提供的饮料,都是我们自己喜欢的,希望客人也能够喜欢吧。店里面的书其实全部都是我们喜欢看的书,进书都是按自己的爱好来进的,只是粗略地把它们分为文学、电影、生态、旅游这四大类而已。

书香:你们有自己的出版品,出版是你们在开店时就考虑到的项目吗?

686:我们想开书店,同时也想要自己出版,只是希望自己做自己的事情。

书香:你的影评和隐匿的诗,以后会考虑拿到外面出版社出吗?

686:不会。我们自己要做的东西就通通自己来。本来有出版社说要出隐匿的诗集,后来也跟它说不了。就是我们要自己出就对了。

别人出的话,页数、字数有限制,书的名字也有意见。我们自己都成立书店,自己都有出版社了,干嘛还去求别人呢?

隐匿的诗集也没有放到连锁书店去销售,连网络书店都没有。但这不要紧,只要我们比较友好的独立书店有在卖就可以了,如果能够传播出去,就到有河来买,或者远距离邮购就是了。

反正我们的精神就是不求别人。我们自己的书不求别人出版,我们自己出、自己卖也不求别的书店卖。别的书店想卖了,我们当然也非常欢迎,非常感谢,但我们不会捧着书去求别人卖。

自在的存在

书香:有河有个特点,诗集是你们销量最好的。书籍占你们的营业额比例很高,同时诗集又卖得最好,这个特色会不会变成经营困难的原因?

686:我们比较不那样去想。我们就是卖我们想卖的书,诗集是我们的重点,我们不可能因为诗集比较小众,销路不那么好,就不去卖它,不会这样去考量。我们书店要卖的书都是我们有兴趣看的书。我不可能因为什么书畅销,赶快进来一堆来卖,不可能做这种事情。

我们希望诗集越多越好,因为这样子真正想买诗集的人才会来。哪家书店能够诗集那么齐全的?只有很大很大的书店才有可能。但事实上,有的书店已经够大了,它的诗集还是只有一点点,跟我们相比实在太少了。这样买诗集的人,找一家找不到,找两家找不到,那不如来我们这边,可能远一点,但找到的机率还会大一点。

书香:你们店里好像有很多“梦幻逸品”(绝版而很多读者希望拥有的作品)?

686:是,而且之前还有失窃过,所以现在尽量把它们用“非卖品”标识清楚,放到不容易拿到的地方,要看就要我们拿给他看。

而且有些诗集也不一定是我们的,有些是朋友借给我们陈列的,像夏宇的《备忘录》,罗智成的《宝宝之书》。

书香:这算是你们的“镇店之书”吗?

686:并没有以这个为号召,并没有强烈地去宣传说这些书在我们店里有,可以来看,倒没有这样子去强调。

书香:你们好像对于你们很多方面的存在都处于一个放松的状态。

686:你说的“放松”是什么意思?

书香:就是没有那么在乎,它是这样就这样的感觉。

686:对呀。生活本来就要自在一点。

书香:这跟你们每年面对续租时的态度好像有点类似。

686:我们就是一年一年在评估。遇到问题就去解决问题,直到解决不了为止。

之前都不熟悉这个行业,一旦决定要做了,很多人就设定说,到了什么状况之下就不做了。我的想法反正就是,一个问题来了,想办法解决,直到问题大了,非常严重了,无法解决了,我才会考虑结束。没有到那个地步,我是不会结束的。

独立与多元

书香:你对于独立书店的存在价值有什么想法?

686:我觉得还是多元性的问题。社会不只一种声音,跟我们卖书是一样的,总不希望只有一种书在卖,总是希望能够尽量丰富、多元。如果书店都只有一种,只卖那些主流的、畅销的书,这没有意思嘛。有很多书不被注意,但不被注意并不是大家不去注意,是它可能没有办法受到媒体的青睐。媒体不重视变成社会都不知道。但其中有很多非常好的书,难道它们就没有价值吗?我觉得我们要去发掘这些东西的价值,让更多人去了解,让更多人去注意到,增加这个社会的多元性。如果我们独立书店卖的书都跟连锁书店卖的书一样标准,那干脆改成它的名字算了。大家都一样有什么意思呢?

书香:但你们好像并没有那么积极地去做推荐书这个动作?

686:之前在部落格有写过一阵子书评,后来觉得,还是不要写。其实可以这样讲:摆在我书店里的书都是我的推荐。另外,我觉得阅读是很私人的事情,我不太希望用一种很强势的态度去跟人家说:这个好;就让书自然发挥它的魅力吧。有天你有缘发现一本你很喜欢的,那是你跟那本书之间的事情。

上一篇:大陆民营书业“健康养生”畅销书回顾与思考 下一篇:威利.盖格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