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出身的商界领袖传奇

时间:2022-09-12 02:05:29

二战以来,在世界500强企业里,西点军校培养出来的董事长有1000多名,副董事长有2000多名,总裁有50000多名。而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营业额在中国排名前500位的企业中,具有军人背景的总裁、副总裁就有200多人……

柳传志:把小希望变成大现实

1961年至1965年,柳传志被保送到西安军事电讯工程学院学习,4年的军校学习对他的管理理念影响颇深。

在辽沈战役中,柳传志班主任所在的团自认为战斗力很强。有一次到黄永胜的纵队里去配合作战,黄永胜跟该团团长约定好占领某制高点的时间。到达目标时,全军发动总攻。但真打起来时,该团怎么也拿不下来,眼看时间快到了,再攻不下就要影响总攻了。黄永胜大怒,当场就把团长给撤了,换上了自己的精锐部队,结果很快就拿下了这个制高点。“那些战士根本不怕死,一个个往上冲,部队这种冲的劲头不得了,很吓人,为达到目标不顾一切。让开枪的人手都哆嗦。”

这个故事对柳传志影响很深:做企业也是,第一要让士兵爱打仗,这种氛围一旦造出来就非常厉害:一旦决定目标,就不要瞻前顾后。要勇往直前,把5%的希望变成100%的现实。

事实上,联想有时也会遇到一些情况。没法退,只有死攻。1992年,联想刚开始做自己的机器,结果质量不好。那时柳传志在香港,听到后很着急,回到北京后了解到具体情况,认识到症结在哪儿,然后开了全体员工会议,他说:“如果质量问题解决不了我就下台。我下台之前,相关人员一定要大砍一批。”就这样,当年机器质量就上去了。

可是,1999年,联想进行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改造时,类似情况再次出现,业务部门为保既得利益不积极执行,使流程设计的优化无法深入,长此下去,联想必将瘫痪。最后,柳传志不得不施以铁腕手段,在一次会议上雷霆震怒:“ERP必须做好,做不成,我会受很大影响,但我会把李勤(当时的联想集团副总裁)给干掉。”李勤当即站起来:“做不好,我下台。不过下台前,我先要把杨元庆和郭为干掉。”

1993年,柳传志亲自写下“扛起民族计算机工业大旗”的战表,带着全体班子成员一起去电子部提交,胡启立部长携所有的副部长一起出来接见。许多人见了当场为之动容,员工的士气也被鼓舞到最高点。这种鼓动无异于战场上的心理战或宣传战,效果不比战场上的炸弹来得逊色。在成就联想霸业的20年里,柳传志没少用这一招,联想无数次的战略誓师大会,喊口号等更是鼓舞士气之后的“临门一脚”。

据了解,联想开一二百人以上的会必唱《联想之歌》。联想的新员工要集中到郊外的宾馆、学校、野地,接受创业元老的“创业史”教育,喊口号,做早操;由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声色俱厉地讲纪律,特别是“联想天条”、讲理想,而柳传志无论多忙,给联想新人上课从不缺席。

正是在柳传志的带动下,联想从一个1984年只获得20万元人民币投资的政府研究项目,到今天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PC厂商,市值达到55亿美元,在很多场合都能同惠普和戴尔等国际PC巨头平起平坐。

任正非:用兵法治华为

任正非曾自信地说:“十年之后,世界通信行业三分天下,华为将占一份。”这样的豪言壮语离不开华为的强势企业文化,也不能不提掌舵人任正非。

任正非,1944年出生,1978年从部队转业,1988年创办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其后公司发展迅猛,年销售额达15亿美元,成为中国市场GSM设备、交换机产品及接入系统的佼佼者。2000年他被《福布斯》杂志评选为中国50富豪第3位,个人财产为5亿美元。

华为文化是强硬和激进的,这是军人出身的任正非雷厉风行的性格和军事化作风的深刻体现。资源稀缺和惯有的危机意识让任正非选择了“狼”式生存法, “我们是一群饿狼,只有让狼性爆发才能生存。”而狼的三大特性就是:敏锐的嗅觉;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群体奋斗。

华为创业期的价值标准是“只以成败论英雄”,“一个团打山头,你打不下来,当场就把团长撤了,让连长当团长,最后山头真的打下来了,这个团长就给连长当了……小公司必须靠高层行政管理的决心来推进公司前进。”任正非正是以军队的冲山头比喻培养干部,调教出一批如土狼一般的华为高管,不断蚕食周围狮子的领地。

事实上,华为的市场攻略、客户政策、竞争策略以及内部管理与运作,无不深深打上“毛式”斗争哲学的烙印。其内部讲话和宣传资料,字里行间跳动着战争术语,极富煽动性,以至于有人说进入华为的人都被洗了脑。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华为初期“农村包围城市”战略的运用。1992年,华为自主研发出交换机及设备,当时阿尔卡特、朗讯、北电等洋巨头把持着国内市场,任正非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迅速攻城略地,通讯设备价格也直线下降。1996年,华为开始在全球依法炮制,蚕食欧美电信商的市场。

王石:要像军人一样不怕苦

王石,1951年1月出生于广西柳州市,兰州铁道学院给排水专业毕业。17岁时入伍到徐州,做了5年汽车兵后复员。1983年到深圳,创办深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房地产市场上叱咤风云。

作为出身行伍的商界老总,王石十分独特。“到了部队以后,我发现我的个性特征可能不大适合当兵,因为我比较喜欢出风头,喜欢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但军人是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所以在当了5年汽车兵之后,我就离开了部队。”王石说。

的确,王石与其他从部队出来的战友不同,他自由潇洒,他按自己的爱好生活……但是,不管愿意与否,王石以33岁“高龄”在深圳创业,部队的经历已注入了王石的血液,直至影响他后来的生活及事业。

到深圳的第一年,王石的午餐经常就是一包方便面。一个同事去探望他时,看见王石扯开塑料袋把方便面当面包一样就吃了下去,非常不理解。王石笑着说:“有什么不可以?”毕竟,“在冰天雪地之中,的手指冻僵了,还要继续修车”的日子都曾经历过,这样的艰苦对他来说是可以忍受的,有时甚至成了一种痛快。以至,王石到码头检查刚到的货,碰到热火朝天的景象时,经常心痒痒,一捋裤腿就跟着上阵,装卸150斤重的玉米包,来来回回十几趟,弄得不认识他的工人觉得这个城里人简直莫名其妙。

不只如此,体会过艰难的王石,在企业招聘时,还向人力资源部指示:每年都到贫困地区招进一部分员工。因为,从边远山区招来的学生,到了深圳这样的现代都市,才会觉得机遇难得,所以对企业才会有极高的忠诚度。而这也正是王石所要的执行力……

(摘自《资治文摘》)

上一篇:美国总统选举电视辩论两则 下一篇:博弈选择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