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力是时事版式创新的第一诉求

时间:2022-09-12 01:44:14

冲击力是时事版式创新的第一诉求

冲击力是时事版式创新的第一诉求

赵建敏 丁连安

报纸时事版面发展至今,已经从原来的“千人一面”变成了“百花齐放”,各报纸都在进行不同风格的尝试。但是无论尝试什么样的风格,对于新时期的时事报道来说,冲击力仍然是版式创新的第一诉求。

当前版式冲存在的弊病

目前,报纸版面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版面设计从传统的组版思维方式中走出来,在版面的编排、设计中注入现代版面理念。但总体看来,有的报纸版式风格还不稳定,版面起伏较大。在版面设计上盲目追求标准化。形成“机械版面”,影响了新闻传播的速度和表达。有的报纸无视自身特有定位和审美的规律,无视表现形式与内容价值的相称性,过度夸张地使用版面元素。过度追求版式设计的标新立异,令读者产生严重的审美疲劳。

对于上述不良倾向,有论者将其表现概括为如下几种:

模式化严重,扼杀了版式的个性和风格。当前,有的报纸过于讲究报纸版式的“模式”,对文章的编排方式、标题的字号、字体的颜色等都进行了详尽规定,结果导致报纸版面严重雷同,失去了不同新闻应有的个性特征。

样式唯美化。文章编排上,版面留白过度,跳跃过大,可读文字过少,浪费版面资源;文字编排上,跳跃过大或人为割裂而造成阅读不便;图片处理上,为求版面唯美。将无助于诠释内容的图片,处理得过大过多过重。

重点不明。人为滥造强势,使得整个版面区序的强弱对比模糊。版面上全是“重点”,使人无所适从。

信息膨胀化。读者关注度较低的“冷门题材”,或很稀薄的一点信息资源,居然做出2个版甚至4个版,彩色版面再加大图。小题大做,膨胀注水。如一些都市报常以多版面形式推出所谓的“周末大餐”、“假日全搜索”等,而选题往往远离大众,缺少现实价值和生活气息。

视觉冲击力仍是版式的重心

面对报纸庞杂的海量信息,人们普遍感到眼花缭乱无所适从。读报方式已经由“扫描式”变为“选择式”。为刺激和吸引读者,许多报纸凭借全新的版面语言与编辑技巧,全力营造版面的视觉冲击力。其主要表征是:

彰显视觉重心。报纸的视觉重心,就是编辑部通过版面的定位最吸引读者阅读的那个点。通常的做法是“四最”。即把某一版上最大的图片,用最大字号的标题,配到一篇最长的新闻稿上,放在版面最佳的位置。近年来,追求简约化、注重整体性、体现秩序感已成为一种新的版面美学追求。不少报纸的新闻版,有时只重点处理一篇有重大新闻价值的稿件,将其配以大幅照片,加框,其余小稿单独组栏,占用较小版面,这种主次分明的版面具有明确的中心指向性,有利于读者快捷地找到信息。

除依仗新闻自身“抢眼”外,版面设计者还往往采取改变字体,加大字号,竖排版,配图片,组合报道,添加线条、底纹、底色,选取不规则板块外形、留白等手法,让读者被版面上的一点所吸引。

追求版式创新。“浓眉大眼”版式。常采用大标题,长题短文,厚题薄文,曲直线交错,色彩对比强烈,形成一种浓浓的氛围,直逼读者的视野。其代表当属《北京青年报》。该报以粗线分割、黑白相间(黑底反白)、招贴式的照片处理等编排手段,使版面呈现出黑脸膛(色调重)、粗眉毛(大标题)、大眼睛(大照片)、轮廓分明(粗线分割和围橱的风格。有人将其概括为“粗题短文多板块,钢筋结构大窗户”或“浓眉大眼见精神”。

“眉清目秀”版式。以“简约”为设计原则,标题不使用铺底纹、反白等装饰手段,文与文之间不用线条分割而以空白代之,在版面上强调空白的作用,版式疏朗、素净、秀雅、透气。典型的如《中华工商时报》、《南方周末》。

“杂志化”版式:就是一些报纸的头版设计得像杂志的封面,刊登大幅影视明星粉领丽人的头像,配以煽情的大标题。如《北京娱乐信报》、《京华时报》的头版。

当然,以上版式是互柑交叉彼此融合的,如《北京青年报》的新闻版一般是“浓眉大眼”。而副刊则是“眉清目秀”。

尽管如此,处于同质化时代的报纸竞争必须做的事情就是寻找差异性,树立富有个性化的品牌形象。版式设计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功能。版式设计不能作为字的附属物而存在。它应该在传达信息的过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漂亮的版式会令读者眼前一亮。起到非同寻常的作用。成功的设计作品能够加强或者优化文字所要传达的信息,并且提供良好的视觉环境,使得信息能有效地传达给读者。

优秀的版式设计,常常会以新的刺激样式,突破常规视觉屏障,创造一个新鲜的、有独特感觉的视觉景观,在个性化的外观中呈现信息意义。继而在报刊市场上引发读者的购买行为。诱发受众去先睹为快,深化了报纸信息的传播效果。

张扬个性是提升竞争力的核心。现代的读者是多元化的读者。版式设计的目标是通过特定的富有鲜明个性的版面造型来刺激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

报纸版式设计的导向性和技巧性就在于引导读者首先产生刺激的“感知”效应,使得信息有效地传达给读者。读者能不能产生刺激的“感知”效应,应该是信息本身的有效性所决定的。“一张好看的报纸”应当是“传播有效信息”与“信息有效传达”的有效结合。

现代版式设计较之以前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对外开放带来了报纸版式以文字标题全部横排的欧美风格;信息社会――厚报形成后的报纸封面化;报刊竞争――为了争取和吸引读者的标题超粗黑;读图时代――突出图片运用和报纸彩色化;生活高速――方便读者迅速阅读文字的编排少栏化;多元社会――适应分众的分类编排;同质趋势――报纸CI识别系统的个性化追求……

现代报纸设计要体现时代气息,就其造型行为“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就其造型效果可有“完全手册”,没有“终结模式”。我们在吸取欧美报纸版式设计的风格时,也要看到人家的发展和变化。如报纸的文字单元是以栏为基础编排的。等分的栏被多数报纸看成是版式编排的“天条”。随着电脑设计的使用,以及新的桌面系统的开发运用,破栏错栏的编排为报纸版式更富有表现力的变化带来了新空间。

上一篇:提高辩证思维的能力 下一篇:让地域文化优势成为报纸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