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浪《光的折射》能力培养涛声依旧

时间:2022-09-12 01:00:51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有潜在的和显在的学习能动性和独立的探索能力.传统的教学方式扼杀了学生的这种能力.探究式教学在遵循教育心理学规律的前提下,创设开放的、生动的、民主和谐的教育情境.放权于学生,充分挖掘学生的探究能力,释放学生内在的探究能量.让课堂成为学生的探究乐园.本文结合苏科版《光的折射》教学,谈谈物理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

1巧妙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考虑到初中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对形象生动的东西接受能力较强,教师用短短的录像片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多媒体观看视频:教师自制的人工彩虹实验.

师:细心的你看到了吗? 老师一开始通过有趣的物理现象的观察, 使学生产生了疑问和兴趣.

学生活动1观察光从空气斜射入果冻或玻璃砖中的传播路径.

教师提醒不要将激光笔对准其他同学的眼睛,描述你所看到的现象.

无论是教学中的演示实验,还是学生的操作实验,都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过程中的变化,同时还要求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课本中的彩图,尤其注重对细节的观察,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光的折射》一节课中,老师一开始通过有趣的物理现象的观察,进而对光的折射实验的观察,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培养.

2闯关游戏,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学生在实验引导下结合生活实际,得出光的折射概念.然后教师多媒体投影光的折射概念.师:在接下来的闯关实践中,看看闯关谁最棒!

第一关考考你的观察分析能力

学生活动2观察光从空气斜射入果冻、玻璃砖、水、刻度尺、量角器中的传播路径.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你的感受,以及你所思考的问题.

搜集两组不同学生的探究作品分析,引导学生对比光的反射,得出什么是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的概念;什么是入射角,什么是折射角.让物理教学的内容,教学的空间走进学生的生活,落实了新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理念, 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第二关考考你的动手操作能力

学生活动3光从空气斜射入泡沫塑料板,用一枚细大头针沿入射光线插入,另一枚细大头针沿折射光线插入,一根细直金属丝沿法线插入,这样制成了一个泡沫塑料板模型.

搜集两组不同学生的探究作品上台展示,演示三线两角.将抽象的光学概念形象化,突破了教学难点. 丰富的自制教具,提高了学习兴趣,使教学过程从枯燥到有趣,从抽象到形象.

第三关考考你的实验设计能力

学生活动4引导学生对比光的反射特点,提出新的质疑:

(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如何探究?

(2)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如何?如何探究?

(3)随着入射角的变化,折射角如何变化?如何探究?

(4)当入射光线垂直于玻璃砖入射时,折射光线的方向如何?如何探究?

(5)折射时光路可逆吗? 如何探究?

这一关就是把学生的探究学习引向深入,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发设计实验,按拟定好的实验方案,边做、边想、边记,学生团结协作,进行探究.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学生操作是否得当,并随时作个别辅导.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小组分工合作,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实验探究习惯,享受了实验设计成功的喜悦,培养了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学生成为探究的主体,让学生在探索创新中体验了学习的乐趣..学生通过随堂实验提出猜想,得出结论,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对于难点问题的探究,教师应做到:(1)在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全面思考问题,防止出现偶然性和片面性探究;(2)充分给学生自主探究实验的空间,引导学生根据需要,在自己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小组交流讨论,从而提高实验探究的能力.

第四关考考你的归纳总结能力

在小组活动中提出个人困惑,让小组成员充分表达意见,小组交流,讨论展示探究成果,让学生介绍探究情况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每位同学都像小科学家一样进行实验探究,正是同学们的认真态度,合作精神,使我们得出了光的折射特点.教师在这里为学生搭建了合作学习的平台,实验现象由学生发现,实验结论由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然后教师多媒体投影总结学生的实验结论.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是物理老师讨论的热门话题.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呢?我们从“还”字上入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从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归纳新知的能力.

3建模体验, 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和情感是相辅相成的,将教学情景进行有机的“情感”包装,可以促进教学气氛的调节,使学生因情探“问”.学生的情感世界被激活,将促进知识的正迁移,从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用1渔民叉鱼

在学生归纳总结光的折射特点之后,教师“趁热打铁”,创设教学情境,用自制的教具让学生模拟渔民叉鱼,具体做法如下:

把干电池、音乐门铃、金属导线、透明玻璃缸、金属小鱼具、铁架台、细金属管、铜质毛线针、金属软导线组装成一个实验电路.

学生活动5调节铁架台上细金属管,透过细管能看到透明玻璃缸中的吊起的金属小鱼具,然后固定细金属管.装上接在金属软导线上的铜针后,打开木夹, 铜针在橡皮弹力的作用下,沿细金属管射中金属小鱼具,门铃发出动听的音乐,没有放入水时,鱼被叉到.

学生活动6当向透明玻璃缸倒入水后,这时打开木夹,总是叉不到鱼.要求学生思考:这是为什么?怎样才能叉到水中的鱼? 课堂上为学生展现出丰富多采的物理现象和活生生的物理实验,能为学生在应用物理规律前营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景,为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奠定实验基础.

通过此模拟实验,可使学生认识在岸上看到水中的物体并不是实际的物体,而是物体的像.师生讨论:画出原理图.创设物理情境,并通过自己有意识的引导、点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得以迅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从而培养了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的能力.

应用2海市蜃楼

视听欣赏体验:播放视频海市蜃楼,动画演示其过程,让学生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最后播放大自然中与光的折射有关的现象,增强同学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物理现象在自然界中存在的普遍性.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我们的课堂教学就达到了新的境界.

通过“设疑――闯关――应用”营造愉快和谐的氛围,不断地发展他们乐学、好学,通过学生自主的学习过程,使他们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培养学生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上一篇:把握中考命题特点搞好初中物理教学 下一篇:缔造完美教室师生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