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教学目标

时间:2022-09-12 12:49:57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教学目标

[摘 要] 教学目标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灵魂,反映了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在认知、情感、技能和能力等方面发生变化的期望,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行动方向,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目标决定着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起着教学导向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教学目标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 教学目标;练习;实施目标

[基金项目] 平凉市教育科学“十二五”重点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3]PLG022。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1-147-1

教学目标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灵魂,反映了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在认知、情感、技能和能力等方面发生变化的期望,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行动方向,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然而,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发现一些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时唯书唯上,照搬照抄教参,忽视了实际教学价值的正确去向;也有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过于泛化,把“目的”当做“目标”,忽视了学生个体发展的教学基点。教学目标决定着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起着教学导向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教学目标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确定教学目标

确定目标首先紧扣课标和教材以及学生的实际。因此之前必须认真学习课标,依据课标,深入研究教材,准确把握知识系统和每单元的教学任务,制定出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围绕学习内容,全面理解三维目标,使各项目标与具体学习内容有机的整合,这既是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同时也是课堂教学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保证。

其次把握尺度。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是教师进行教学的起点,对于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十分重要的。另外,学生的个性差异也不能忽视。因此,在制定目标时,应准确把握教学要求的尺度,从实际出发,制定出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的教学目标,既不能加重学生学习负担,违背教学中的量力性原则,又不能降低教学要求。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实施目标

确定了合理的教学目标后,在实施的过程中,就必须讲究方法。出示目标是目标教学的一个基本环节。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出示目标的方法,能正确进行学习引导,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向既定目标挺进。

1.直接了当。通过教师简单的谈话直接了当地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人人明白本堂课要学什么,达到什么要求;2.分步出示。鉴于学生对目标的理解能力有限,教师通过分步到位有层次展示目标,并对出示的第几个具体目标作必需的解释;3.画龙点睛。在教学基本结束进行课堂小结时,引导学生发现知识规律,出示学习目标。

在这一方面洋思中学走出了成功之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中先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自学指导,然后在给定时间内让学生去自学,目标确定了学生学习的方向,自学指导确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时间规定了效益。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又节约了大量时间为后面进行自学检测,当堂训练留足了时间。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意义”时,我先出示了几道复习题,让学生巩固已学的分数、小数以及分数小数之间的互化,然后出示自学目标和自学指导,学生在明确目标和方法的情况下开始自学,按照课前安排,自学时间为10分钟,结果不到6分钟百分之九十几的学生完成了任务,效果特别好。本节课成功的关键:一是旧知的铺垫为新知获取垫定了基石;二是出示了学习目标明确了学生学习的方向;三是出示自学指导规定了学习方法;四是规定了时间最大限度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用最短的时间突破了本课的难点、重点,节约大量时间进行巩固提高训练。

三、落实目标

练习是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措施。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形成技能和技巧,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温故知新的主要途径。可以给学生的思维创设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课堂练习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检测题:1.实行分层作业。比如在教学“小数的意义”时,通过学生七八分钟的自学,学生基本掌握了课本上基本知识和技能。这时笔者针对不同的知识点就出示了几组练习题,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更正,通过练习学生基本达到熟练程度。然后进行当堂训练,当堂训练题的设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教学,分层设题,分必做题、选做题、思考题,让尖子生吃好、中等生吃饱、后进生消化了,这样均衡了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度,不会出现尖子生自满、中等生自足、后进生自卑的倾向,不同层次的学生享受相同的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2.灵活引进一些实践作业。例如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初步认识”之后,就可以让学生学习后自己制作模型,在实践中来把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3.实行弹性作业。给优生开放习题,创造无拘无束的学习氛围,促使优生积极主动的练习,培养优生思维敏捷性、灵活性、创新性和实践性。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确定教学目标,以目标为主线,精心组织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步步落实,才能真正达成目标,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效率,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建华.对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作业改革的探讨[J].教育科学研究, 2006,(01).

[2]陈永明.现代教师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褚远辉.浅谈“减负”视野中的作业设计[J].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2,(01).

作者简介:高燕(1971-),女,汉族,甘肃静宁人,甘肃平凉静宁县威戎小学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

上一篇:校园网络安全技术研究 下一篇:探析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若干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