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学具在减数分裂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12 12:39:36

谈学具在减数分裂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应用学具,可以促使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让他们行动起来,通过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积极参与,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实际操作者,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记”。

关键词:减数分裂教学;实际操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7-276-01

生物学是帮助学生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的学科,高中生物教学特别强调对于基本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十分重要,感性认识是在理性认识的参与下进行的,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支持下完成的。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利用直观教学的原则,处理好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关系,使抽象的书本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从而为学生感知、理解、记忆和运用书本知识创造条件。

学具指的是供学生教育教学要求进行动手加工组装或操作的基本的材料和器具。学具往往操作比较容易,制作比较简单,成本比较低,但是它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却很高,实际价值较高。

生物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在教学中要创造条件增加低成本实验和其他实践活动,笔者在讲授“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这一节内容时,依靠学具帮助学生理解减数分裂的具体过程,包括染色体的数目与行为变化以及对同源染色体等概念的理解。通过学具的参与,教师促进了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改善了思维品质,成就了自身情感体验的目的,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做初步的探讨。

一、学生亲手做,转变学习方式

新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一味的接受教师讲解的知识,提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倡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指学生在学科领域内或现实生活情境中选取某个问题作为实破点,通过质疑、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分析研讨,解决问题;表达与交流等探究学习活动,获得知识,激趣,掌握程序与方法。在中学生物学的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在很多实验的学习讲解有很好的运用,比如: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探究生长素促进植物扦插生根的最适浓度、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和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等实验。当然学生自己动手准备或是制作学具也是一个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学生运用自己制作的学具能够体现出“做中学”的思想。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先按照正常的教学过程讲解知识点,中间拿出学生制作的染色体的学具,有针对性的介绍染色体、DNA与染色单体的关系及数目的问题。教师在讲完相关知识点后,在黑板上画出形成过程的各个阶段的圆圈图,圆圈的大小要合适,之后请学生上讲台用做好的染色体模拟减数分裂的各个阶段染色体数目与形态的变化过程。

为了更好的实现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效果,教师要能够掌控学生在课前学具制作中的进程与合作氛围,使每个学生都有尽可能多的机会来提出个人的想法、见解和问题,并展开讨论。

二、勤动脑,提升思维品质

在生物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注意获取本学科的新成果和变革学习方式外,还要重视引入新的学科思想,从而提升生物课程思维训练的价值。教师在教学中安排学生课前体验建立染色体模型模拟减数分裂各时期的变化,这个过程实现了思维训练与优化学生思维品质的双重目的。

学生制作染色体模型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对未知的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与形态的具体化认知的过程,体现了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能力,以及统领全局、超前的思维品质。认知心理学人为,人的认知结构存在两大系统:言语系统与表象系统,作为两种相互平行的信息表征形式,两者存在重要的联结关系,利用学具模拟过程能构建这些联结,通过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在领悟模型方法的同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有利于突破难点,减轻学生在学习减数分裂过程中一贯出现的负担。

三、动口说,实现情感的体验与交流

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相统一的过程,新的课程理念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自然合理地渗透到课堂教学内容中,把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与情感放到相当重要的位置,使学生有学习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学习。而学具的使用,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深学习的深度与广度,同时培养学生动口说,有效地实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学生原有的基础不同,包括知识结构与能力水平的差异,对同一知识也会有不同的理解,体现出个体的差异,这种差异是教学的重要资源,在学具的使用过程中,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具体的过程,在模拟减数分裂中,有的同学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与错误,教师充分的利用这些问题与错误,帮助学生相互交流、互相切磋,深刻理解相应知识,同时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沟通、合作的优良品质,以小组为单位也增强了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学习的自信心,有利于其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总之,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应用学具,可以促使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让他们行动起来,通过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积极参与,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实际操作者,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记”。教学实践表明,对于课业相对重的高中生来说,应用学具进行生物课堂教学是非常有效地,只要安排合理,教师与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都会得到思想与能力方面的提高,是一种使之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

上一篇:中学生天文科技素养调查研究报告 下一篇:浅谈十字交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