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课堂教学中的“宁静”之路

时间:2022-09-12 10:57:18

探寻课堂教学中的“宁静”之路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室里一片寂静,学生都在聚精会神地思考,这将是课堂最真最美的时刻。教师要珍视这样的时刻,课堂上应当经常出现这样的寂静。”这告诉我们,学生的课堂需要适当的“宁静”。

一、 丢失“宁静”

但审视近年来的语文课堂,这样的宁静已经很难找得到了。在课堂上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书声琅琅”的热闹场面。在教师那精彩的朗读指导下,学生们一个个声情并茂地朗读,一遍遍抑扬顿挫地朗读,反反复复人声鼎沸地朗读。不管是写人、记事的,也不管是写景、状物的,更不管是说明的还是说理的,一律以朗读贯穿课堂始终。的确,语文学习是需要朗读的,语文课更少不得那朗朗的书声,然而,细细咀嚼语文课堂上那一遍遍的朗读,我们又觉得这样的语文教学似乎缺少了一种味儿……

究竟我们的语文教学缺少了什么?笔者认为缺少的就是学习语文的另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默读。与朗读的备受宠爱相比,默读却遭受“冷遇”。回顾我所听到的公开课,老师们往往怕冷场,很少让学生默读,即便采用,也是蜻蜓点水般安排2~3分钟,往往学生刚刚把课文浏览完,来不及思考,教师便迫不及待地打断学生,开始交流。再回想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刚刚启动的学生默读,被教师迫不及待地打断,变成了教师与几位好学生的一问一答。教师在关键处截断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刚刚启动的默读就这样“转瞬即逝”了。在课堂默读缺失的今天,学生的默读能力普遍较差,甚至有些学生到了高年级还不知道怎样默读。这种语文课堂普遍缺失默读的现象,是语文阅读教学不规范的行为,应尽快予以制止,不然,将严重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将造成学生阅读普遍效率不高、阅读能力普遍较差等后果。当然,要想坚决消除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默读缺失”现象,必须找出产生这种现象的深层原因,这样才能“治标更治本”!

二、 细究“原因”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默读遭受如此冷遇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 以为书声琅琅就是“以读为本”。新课程指出,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而好多老师把这个教学理念片面理解为“以朗读为本”,大家以为课堂中书声琅琅就体现了“以读为本”。所以不管在公开教学还是平时的家常教学,教师一律引导学生一遍又一遍地朗读,进行所谓的读中感悟、读中理解。确实,“读”是阅读教学永恒的主题,“以读为本”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但“读”不仅仅体现为书声琅琅的有声朗读,还有同样重要的静思默读。语文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而且,新课标的“阶段目标”对各个学段的默读目标都有明确的界定:第一学段,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第二学段,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第三学段,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并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默读的目标如此明确,难道我们还能忽视默读吗?还能把“以读为本”片面理解成“以朗读为本”吗?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2. 通过朗朗的书声追求“气氛活跃”。课堂热烈的氛围是当下许多教师共同的追求。大家潜意识里认为充满动感的课堂彰显了学生的个性与主体性,所以在我们身边的课堂上,特别是公开教学的课堂上经常可以听到朗朗的读书声和此起彼伏的讨论声,也经常可以看到教学过程中设计的极具个性的表演及形式多样的作品展示……这一切,使平静的课堂变得“活跃”,使单调的课堂变得“丰富”。教师似乎很少肯花时间让学生潜心地去默读课文,去思考问题。怕默读造成课堂的冷场,造成课堂的沉闷。于是,小组合作、探究对话、操作表演……凡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形式,都引进了课堂。“花枝招展”代替了静思默读,结果课堂上热热闹闹,学生收获却甚少。

三、 品味“美妙”

其实,在平时的工作、学习与生活中,我们用得最多的还是默读。我们知道很少有人会拿到一篇文章将它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一番。每当我们静静地品读文本,默默地潜读文本时,往往更能放飞自己的想象,与作者产生共鸣,许多奇思妙想之花就会盛开在这静静的默读时刻。因此,默读是语文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师应该重视默读在学生课堂学习中的作用,在学生终生学习中的作用。那默读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究竟起到哪些重要作用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1. 为“深入思维”设场。都说只有心静下来,思考才能深入,思维才能拓展。而默读就能为学生思维营造一个宁静的“场”,为学生提供深入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在学生静静默读这段时间内,课堂表面沉闷,但学生内心却是汹涌澎湃的。此时,学生咬文嚼字,细细品味,辩议是非,放飞想象。他们的思维不断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表象的感知进入实质的体验,真正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2. 让“语文阅读”加速。有个专家做了一个有关默读的心理测试,结果发现,小学生默读时平均每分钟阅读300~500字,最快一分钟可达700~800字。从这个测试结果我们可以看到默读的确能为学生的阅读加速。因为与朗读相比,默读时,读者无须过多地考虑发音、停顿、重音、语气、情感等因素,且读者的眼睛扫视速度也不用受到嘴巴朗读节奏的限制。所以,读者的大脑可以更集中,视觉范围可以更广阔,这就大大提高了阅读的速度。

3. 替“感情朗读”蓄势。平常在我们的语文课堂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就是教师慷慨激昂地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而学生却“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还没有被老师带入课文的“情感之场”中,内心没有相应的情感积淀的缘故。而学生默读时,外在表现虽是安静的,但内心活动却是灵动的:会快乐着文本角色的快乐,痛苦着文本角色的痛苦。作者的情感通过学生默读文本流入其内心深处,从而使学生心中充满情感的积淀。当这种内心的情感积淀蓄积到一定程度时,就自然而然会通过动情朗读来酣畅淋漓地表达内心的情感。

4. 使“个性阅读”张扬。新课标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余秋雨先生也曾经说过:“阅读是个人的事,字字句句都要由自己的心灵去默默感应,很多重要的感受无法诉诸言表”。可见,“个性化”是阅读的重要特点。而默读最能体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更能关注阅读的个体差异。比如说在默读过程中,遇到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多看几遍,还可以结合上下文多读几遍,可以停下来思考、质疑、释疑,可以不影响他人,也不受任何限制,读到动情处还可细细咀嚼,品味再三,能有效提高阅读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质量。

四、 确保“绽放”

如何才能让默读回归我们的课堂,让阅读教学真正做到朗读和默读和谐统一,让语文阅读教学不断规范起来呢?笔者认为,除了对默读的重要性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之外,还要做到以下三方面:

1. 保证默读的时间。我们说课堂默读的时间,一定要给予充分保证。必要的时候,可以建议学校把保证默读时间列为学校语文阅读教学规范之一。因为没有时间的保证,就不可能长久地保持默读这个教学形式。关于这一点,许多语文特级教师在他们的课堂教学中给我们作了很好的示范。比如特级教师孙建锋在执教《最大的麦穗》过程中,就足足用了13分钟让学生默读课文。

师:静静地读,和自己内心说悄悄话,也就是读一句,想一想,你明白了什么,或者突然想到了什么,在书上空白的地方写上你的瞬间顿悟,10分钟后我们交流。生:(静静默读13分钟)师:你有一种想法,我有一种想法,互相说说,两人最少有两种想法。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和大家交流?生1:我认为最大的麦穗就是代表人生中最大的机会。师:哦,就像今天的课,有没有感到孙老师给了机会?生1:你给了我们展示自己的机会,表现的机会,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师:所以你说最大的麦穗就是人生的最大机会,你就站起来回答,抢到了最大的麦穗……生2:“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麦穗拿在手中,才是实实在在的。”我觉得一个人的机会是有限的,不要认为这个机会不好,那个机会也不好,总认为会有一个机会使人一举成名,而应该把握每一个机会,珍惜每一个机会。就像这节课,孙老师给了我们展示的机会,就是带我们去摘最大的麦穗……

我们看到孙老师在他的课堂中竟然不怕所谓的“冷场”,不怕所谓的“沉闷”,竟然足足用了13分钟让学生默读课文。这样的默读是否值得呢?答案在他的课堂中。我们看到在他的课堂中,当让学生来交流感受时,一个个说得头头是道,发自肺腑,异常精彩。这说明孩子们在这13分钟的默读环节中真正走进了文本,真正用心在和文本进行对话。所以说,为课堂默读花如此多的时间是值得的,也是必须的!

2. 夯实默读的基础。新课标对于学生第一学段的默读提出这样的要求:“在第一学段,就应该让学生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这样的要求让我们明白,即使在低年级阅读教学过程中,默读训练同样不可忽视。这一阶段的默读训练要求要低,坡度要小,要遵循学生默读习惯形成的规律。因为这阶段的孩子受朗读的影响,虽然做到了不出声读,但嘴唇还是在动,进行悄悄的“默朗读”。而且有的孩子甚至喜欢用手指指着字词进行默读。对此教师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千万不可操之过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采取怎样的辅导方法比较好呢?笔者认为较好的方法是“轻声带读法”,即教师轻声读书,学生目看课文,嘴不出声。但教师要提醒学生不要用手指着文字。还有“口诀引导法”,针对低年级孩子喜欢用儿歌、口诀等方法来学习的特点,笔者认为,编个小口诀容易引导孩子记住默读方法,如:学习默读真重要,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这样才能读得好。当然,并非所有的课文都适合用来训练孩子的默读,在这一阶段可以组织孩子们选择他们感兴趣的、篇幅相对较长的故事和童话,作为默读训练的课文。如《寓言两则》《孔子拜师》《找骆驼》《神笔马良》等都是进行默读训练的好素材,在教学中,教师要用好这些教材来加强默读训练。而且要把语文课堂的默读训练多与阅读课的默读训练结合起来。组织低年级学生上阅读拓展课时,要求孩子们统一用默读来阅读,并经常提醒他们注意默读要求: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并且加强默读方法的指导,真正帮助学生在低年级就把默读基础打扎实。

3. 不动笔墨不默读。都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语文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宁静的环境,一个品味的境地,引导学生在默读时动动笔,圈圈、点点、画画、写写,使学生读思结合,动脑又动手。在默读前,教师必须向学生提出一些默读要求,比如要求学生对不懂的词语、问题在书上做好记号;要针对一定的问题,仔细地、逐词逐句地、前后联系地默读课文等。教师还要在默读前经常提醒学生注意问题意识:①认真默读,你知道了什么?这是基础性的要求。②用心默读,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这是体会性的要求。③仔细默读,你什么地方还不明白,产生了什么疑问?这是批判性、创新性的要求。就是通过这样的问题意识和圈画批注,使得学生静心研读文本,深入理解文本。这个效果,凭教师的分析讲解是达不到的,小组合作也是不能代替的。比如我在教学《孔子拜师》时,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静下心来默读课文,圈画批注:用“ ”画出表现孔子“勤奋好学、永不满足”的词语,用“ ”画出有关句子,在有疑问的地方打个“?”。引导学生默读、思考、理解、感悟。有的学生从“相距上千里、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这些词体会到了孔子艰辛的求学过程;有的从“风尘仆仆”“学无止境”等词句体会到了孔子永不满足的学习态度。也有的学生对“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呀,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提出了疑问:“作为一代大师,老子竟然会在城外站着迎候徒弟来拜师,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态?”这样,学生在默读时动动笔,圈圈、画画、点点、写写,促进了读思结合,动脑又动手,提高了默读能力。

“静能生慧,慧能生智。”默读是一种“沉浸”,在沉浸文本中制造宁静,在宁静心灵中生发智慧。默读是一种“享受”,在安安静静中学生可以与文本作者来一次亲密接触、心灵碰撞,可以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跨越时空的真心对话,岂不妙哉?默读犹如“幽然深谷”,在静默中悄然绽放一朵朵美丽的思维之花。

【作者单位:江苏省射阳县实验小学】

上一篇:电视综艺节目主持人的主持意识 下一篇:董鹤:做艺术是一辈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