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习阶段评价初探

时间:2022-09-12 08:52:21

小学数学学习阶段评价初探

考试作为一种重要的阶段评价手段,它犹如一根杠杆引导着数学教学的趋势,调节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考试还将作为一种教育评价制度而存在下去。新的课程理念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理念,如何将发展性评价理念融入到阶段评价之中,把教师的教学引向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新的天地,让考试成为数学课程改革的一剂新的药引,本文从阶段评价方法出发,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

一、改革试题命制原则,体现人文性和全面性。

考试作为评价阶段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理应成为“激励、唤醒和鼓舞”的艺术,它带给学生的应是一种充满感性思考的理性探索的智慧体验,一种才识展示与情感激发交织而成的成功体验。然而,过去的考试,由于过于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学生谈考色变。如何发挥考试的积极功能,使学生把在传统试题中知识技能遏制的个性精神力量释放出来?按照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我在试题设计上努力体现人文性,以鲜活的情感感染学生的心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活化试题要求。

本学期的期中考试试题命制,一改以往那种严肃、规范的试题要求,在卷首用亲切的话语激励学生:“亲爱的同学们,半个学期的学习,收获一定很大吧,只要你积极动脑,认真思考,一定会成功!”段尾用提示的话语提醒学生:“你做得真快,细心检查一遍,成功就在眼前。”些具有儿童心、儿童味的语言,消除了学生与考试的隔阂,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极大地诱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活化了学生的思维。

(二)、试题内容贴近学生,体现现实性。

加强数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是数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在试题选材上,应充分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一见钟情,提高考试的兴趣,有一种在生活中处理实际问题的感觉。

(三)、增加开放性试题的比例。

例如在小学低年级的计算中,一般的方法是给算式进行计算,考学生的目的是两个方面:一是对计算法则的掌握程度;二是计算的熟练程度。所以大部分试题安排的题目是:“5+3-4”“3×8”,前面一题是学生在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后安排的一道混合运算,后面一道是学习乘法口诀后的直接计算。解决这两道题的方法和答案都是唯一的。在测试卷中,我将试题作了改革,将前面的第一题改变为“由5、3、4三个数,填上加号和减号后,可得到什么数?可以交换数字的位置。”后一道题改为“写出得数是24的一些乘法算式。”,这样,就成了两道开放性的试题。这种小小的改革,对学生巩固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并未受到影响,但对学生探索方法却更具有吸引力。

(四)、加强能力的考查。

例如,学生在学习比例尺的相关知识后,一般测试有两种:第一种是给定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直接求比例尺;第二种是结合实际生活背景,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以第一种为例,考查学生掌握比例尺相关知识的方法,是给定实际距离、图上距离和比例之间关系的互求。我在命制六年级试题时,对这一知识点的考查方式进行了改革,试题为:学校的花坛长为20米,宽为4.5米的长方形,请你将花坛的缩略图画在试卷的空白处。这样设计,首先引发学生思考,画缩略图首先要确定比例尺,这就突出了所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其次确定比例尺是能力类试题的要求,学生先要估计试卷所留空白处的大小确定长或宽的大致长度,至于选择1:多少做比例尺,可以有不同的设计,这就需要一定的估测能力、审美能力和计算能力来思考问题。这一题较好地将知识类试题和能力类试题结合起来。

(五)、增加实践操作题。

例如二年级期末考试就设计了这样的试题:

用一根长为40米的细绳围成一个长方形,怎样围的面积最大?

针对这个问题,教师首先要考查学生是否能围出不同的长方形,并按照一定的规律将这些长方形排列,是否能发现面积与长和宽的关系,从而进一步猜测到当围成正方形时的面积最大。

二、改革测试方法,体现主动性。

新课程要求“以人为本”,学习过程就要体现“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主旋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同时也是评价学习活动的主体。因此,在评价中应充分体现学生评价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一)、学生参与试题设计。

如四年级学习了小数除法后,在复习课上,教师除帮助学生归纳整理外,又提出一个新的要求,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的体会,设计一套试题,然后教师把这些试题进行适当的调整,作为学生单元测试的试卷。因为自己设计试题,大多数学生偏爱找自己的薄弱环节的题目,他们希望在试卷联系中再一次得到操练的机会,并希望难倒别人、超过别人。所以学生准备试题时都非常认真。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学会了正视自己,特别是正视自己的学习态度。无论是选中试题的学生,还是没有选中试题的学生,都想有下一次机会,这是学生自己学习的真正需要。

(二)、改静态评价为动态评价。

静态的评价容易使优生产生自满情绪,差生容易丧失信心。为避免这一现象的产生,我们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动态评价,以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各自最大的发展。我们把测试卷按照难易程度分为A、B卷,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情况自主选择。选择B卷的也能得到五星,获得成功的愉悦,树立起学习自信。选择A 卷的能感受到数学的挑战性,激发他们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如果学生对某次测验答卷觉得不满意,可鼓励学生提出申请,允许他们进行第二次、甚至第三次测验,直到达标或获得满意的成绩为止。

上一篇:批改作业勿“惜墨如金” 下一篇:网页制作构建中学数学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