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教也需自我造势

时间:2022-09-12 08:28:38

远教也需自我造势

有人对笔者讲了个笑话,说某地远程教育中心下乡考察,问老农们:“大爷,知道我们是干什么的吗?”老农们说:“知道,来买菜的。”“知道远程教育是什么吗?”“知道,安电脑装电话。”“您觉得远程教育有什么好处?”“村里有电脑,村长有面子,俺们也有面子。”

哈哈一笑后,也能感觉到隐藏在那位同行言语背后的自嘲意味。确实,远程教育的推广工作已经进行有一段时间了,但声势明显不足。在不少地方,人们或者不了解远程教育的内容,或者在认知上存在这样那样的误读,甚至于不知道有这样一桩事业的存在。在传媒时代,即使身在乡村的农民,也知道“收礼只收脑白金”,也知道Twins是唱歌的。商品社会的人们充分认识到了宣传造势的作用,所以才能制造出“农夫山泉,有点甜”;郑州要建设一个新城区,地方还没彻底圈出来,城市蓝图已经摆进展览馆;北京要举办一届奥运会,已轰轰烈烈地宣传了七年。相比这一切,远程教育的自我宣传和造势落后多矣,没有电视公益广告,也没有户外广告牌与展板,甚至连成本以分厘计算的传单也没有,缺乏宣传,更无炒作,如同深闺处子,裹足不下楼。传媒时代同时也是传媒过度的时代,人们的注意力高度分散,要想办成一件事,不宣传、不造势而可成者,几稀矣。而远程教育推广也有一段时间了,在其目标群体的心目中仍旧戴着神秘面纱,这对工作局面的打开十分不利。

那么,远程教育应如何自我造势呢?首先,就是要先声夺人,用广泛的宣传对目标群体潜移默化。《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要出山,又怕刘备不重视自己,所以,就有了徐庶的“走马荐诸葛”,有了司马德操的举荐,有了崔州平等人的烘托,直到“三顾茅庐”,他才施施然出场。其实在刘备见到诸葛亮以前,由于不断的“洗脑”,对诸葛亮其人,他已是如雷贯耳。这是古代最成功的宣传造势范例,诸葛亮可谓“促销大师”级的人物了。远程教育缺乏的,正是这样整体而连贯的宣传造势活动。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商品经济的成功经验,把广告、营销等商业理念注入远程教育的建设进程。在农村,电视是最主要的宣传媒体,我们应尽可能在各级电视台做一些公益广告宣传远程教育,开办远程教育专题节目,占领宣传阵地的制高点。宣传不仅要有高度,还要有广度。如果在各条公路上,或者在村口,都可以见到有关远程教育的户外广告和展板,并能通过广告和展板了解远程教育的形式和目的,那么何愁农民不了解远程教育呢?

其次,还要示人以信,通过对自身能力和作用的展示提高自身的影响力。战国时,商鞅要推出新法,先在城东置一木材,告知人们有将之搬到城西者赏百金。对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人们一开始很怀疑,但当他们看到那个搬运了这根木材的人真的如数得到赏赐后,对商鞅开始深信不疑了,此后推出的新法总是很快就被人们接受。远程教育的示人以信,同样要用实际的好处刺激人们。所以,各地的远程教育管理机构在大力建设的同时,要开展学用活动,使人们能通过上远程教育网提高自己的收益。

最后,还要树立典型。人总是有从众心理的,面对新事物时的第一反应不是仔细分析而是观望别人的举动。战国时赵武灵王想改进战争手段,推广“胡服骑射”,先从自己做起,服胡服,挽轻弓,骑胡马,勒令自己的大臣、自己的儿女甚至自己的嫔妃都这样穿着打扮。人们看到这些当时“走在时尚潮头”的人都这样穿着,“胡服骑射”结果就成了时尚。远程教育的“胡服骑射”也应从树立典型开始。当众多典型成为人们关注的目标、其做法成为人们争相效仿的经验时,远程教育的声势自然就出来了,推广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如果农民听说谁谁上远程教育网了,赚到钱了,自然就会提起对远程教育的兴趣,远程教育受到的关注度又怎么会不提高呢?

总之,远程教育工作不仅要重视“建管学用”,还要重视打开局面的手段。自我宣传造势可以起到“广而告之”、“广而信之”的作用,应该加以足够的重视。

上一篇:扮靓课件的“精灵” 下一篇:信号故障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