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活动中的童趣与纯真

时间:2022-09-12 07:11:13

泥塑活动中的童趣与纯真

摘 要:泥塑是中国的传统工艺,是幼儿教育手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泥塑活动通过塑造不同的形象,在锻炼幼儿动手能力的同时激发幼儿的童趣与纯真,使幼儿在泥塑活动的多彩世界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幼儿教育;泥塑活动;童趣纯真

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孩子的智能在他的手指尖上。”幼儿教育虽然是以关照幼儿成长与健康为教育目标,但幼儿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也要重视幼儿的想象思维与创造能力的培养。泥塑活动是幼儿教育中一种常见的手工活动,幼儿通过将橡皮泥捏造成不同的形象,感受用手玩泥巴的乐趣。这种丰富多彩的手工活动不仅能给幼儿带来快乐,将儿童的精神世界通过具象的形式表现出来,激发幼儿的童趣与纯真,更能在幼儿创造泥塑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幼儿以后的生活与学习奠定有力的思维基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行,幼儿园也进行了课程建设的改革,《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泥塑活动作为中国的传统民间工艺,需要幼儿教师在泥塑活动中培养幼儿对于传统民间文化的认同感,幼儿通过自主的泥塑活动感受泥塑文化的魅力,为幼儿以后继承和发扬民间传统文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泥塑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童真,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但在幼儿园实际操作过程中必然存在一些困难,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心理特点,创设幼儿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泥塑制造方式,让幼儿在手工活动中体会生活的乐趣。

一、激发幼儿对泥塑活动的兴趣

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处于对世界和生活的懵懂阶段,对任何新鲜有趣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想要实践的动力,因此,激发幼儿对泥塑活动的学习兴趣是比较容易的,但正是由于幼儿对新鲜事物的冲动性,使得教师在统一管理讲授泥塑活动课时存在着许多困难。例如,许多幼儿对橡皮泥存在好奇心,有想要玩的欲望,但往往不能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正确的泥塑操作,而按照自己的想法用橡皮泥进行打闹,随意胡乱黏贴,甚至有的幼儿还会吃橡皮泥,这些都不利于泥塑活动的开展。因此,教师必须要规范幼儿的行为,通过向幼儿展示不同类型的泥塑,激发幼儿对于泥塑制作的兴趣,使幼儿在拿到橡皮泥时不单只是作为玩具供自己玩,更是想通过自己的双手制作出生动形象的泥塑。幼儿的世界是充满童趣与纯真的,这些儿童内在的精神世界无法用语言来描述,但幼儿通过制作泥塑的形式将自己天真的想法表现出来,能够让成人感受孩子纯真的世界。因此,教师要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向幼儿展示他们感兴趣的泥塑形象,激发幼儿对泥塑制作的兴趣,鼓励幼儿将自己的想法展现出来,在不同造型的泥塑中体会儿童世界的童趣与纯真。

二、幼儿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由于幼儿阶段的孩子在心理上不成熟,没有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几乎与孩子朝夕相处的幼儿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幼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着关键直接的影响作用,因此,幼儿教师必须要提升自己的素质,包括对待幼儿的道德素养和关于幼儿课程教学的专业素养,为幼儿树立一个正面积极的榜样,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泥塑活动虽然是一项面向幼儿的手工活动,但要想通过泥塑活动激发幼儿的童趣创造力,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还需要教师具备专业的教学素养,提前做好准备,熟悉泥塑制造的材料与步骤,为幼儿提供专业的泥塑制造演示,在幼儿自主制作泥塑时能够给予专业恰当的指导与帮助。幼儿教师在泥塑活动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不仅能使泥塑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为幼儿提供有序的教学环境,使幼儿在教师的演示下展示自身的创造力,表现孩子世界的童趣与纯真,更能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动手习惯,无论是泥塑活动前的充分准备还是活动后的及时整理,良好的习惯能够帮助幼儿在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收获最大的益处。

除了教师的专业课程素养外,教师还必须具备高素质的道德素质。幼儿在进行泥塑制作时,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情况,如不听从教师的指挥、与其他孩子发生争执等,教师在面对这些情况时首先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能采用粗暴的打骂方式,给幼儿的心理留下阴影,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孩子的心理特点,分析事件的原因,有意识地向幼儿传递正确的价值取向,教给孩子为人处事的道理。在泥塑教学过程中充分保护幼儿最珍贵的童趣与纯真,使幼儿能在健康的环境中快乐地成长。

三、通过泥塑活动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泥塑活动作为幼儿园的必备手工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首先,虽然幼儿对于世界有着不同于成人的纯真想象,但毕竟幼儿的动手能力有限,对于陌生的泥塑制作方法不能完全熟练掌握,因此,教师要做好泥塑制作演示工作,让幼儿进行仔细观察,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为幼儿自己动手制作泥塑打下基础。同时,教师要将一些基础形态的泥塑制作技巧教给幼儿,使他们在进行泥塑作品的创造时能够有足够的制作能力。例如,幼儿教师通过演示兔子泥塑的制作过程,向幼儿展示团泥、搓泥、粘泥、混泥的制作方式,制作出兔子的各个身体部位,为幼儿独立进行泥塑制作给出参照。

其次,泥塑活动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幼儿自主进行泥塑制作,这是激发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形式。不同于成人被现实世界的固定思维所束缚,幼儿的思想总是充满奇妙的幻想和童趣,因此,幼儿在创造泥塑作品时同样不受现实世界的条条框框所约束,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创造,虽然可能会天马行空不符合科学规律,但这其中所反映出的属于儿童的童趣与纯真、所表现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是难能可贵的,需要幼儿教师加以保护和鼓励,鼓励幼儿继续保持这种童趣与纯真,在泥塑活动中享受属于孩子的快乐。

四、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泥塑

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孩子制作出什么样的泥塑并不最重要,重要的是幼儿在这个泥塑制作过程中表现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是独属于儿童的童趣与纯真。教师在幼儿制作泥塑后可以让幼儿用语言来描述自己所制作的作品,说出自己的创造想法与理由,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泥塑创造世界。这样不仅能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能表现出幼儿本身的童趣与纯真。

总之,幼儿园是幼儿教育的起点,需要教师在各种幼儿活动中激发幼儿的童趣与纯真,使幼儿能在泥塑创造活动中充分体会到属于孩子的乐趣。

上一篇:论幼儿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 下一篇: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