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公安院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总体现状分析

时间:2022-09-12 07:04:25

目前公安院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总体现状分析

摘要:全文重点总结并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公安院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发现了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不足之处,分析了这些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原因,并就推进公安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发展的工作思路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公安院校;物理实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6-0049-02

建设一流的公安院校,第一位的标准是要有一流的教学,培养一流的人才。现代教育界普通认为,公安工作涉及的专业大多是融文、理、体等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专业。物理学在公安工作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物理学课程是公安高等院校刑事科学技术、交通管理工程、计算机网络安全等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物理实验课是大学物理课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是公安科技类专业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必修基础课程,是学生接受系统科学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是培养公安科技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提高科学素质的重要基础[1]。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高等公安教育事业迅速发展,人才培养模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是以理论为指导,以实践为基础,以实际操作为手段,以能力培养和创新思维为主要目的实践性课程。在我国理工类院校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2],公安院校物理实验教学改革进展却十分缓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如下:

第一,由于目前各公安院校办学层次的差异,学科建设与发展水平不一,整体上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很不平衡。首先,国内许多公安院校未开设物理实验,也未开设物理学课程,仅有极少数的公安院校开设了物理学课程。实际教学中,物理实验课与物理理论课合在一起并称为大学物理课,并非像其他理工院校那样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而开设。其次,由于物理学总学时的限制和公安专业课学时的增加,公安院校对物理实验课的学时作了大量删减,远未达到理工科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理工科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指出,物理实验课程一般不少于54学时)。最后,学院对公安专业课的实验投入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相对较多,而作为基础课的大学物理实验的投入却相对较少,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从而影响了公安学物理实验的改革与全面发展,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素质教育的推行。以国内公安最高学府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为例,校级精品课程《普通物理》由理论课和实验课两部分组成,分两学期授课,总学时共126学时,其中实验课36学时,共设12个实验必修项目(每学期6个必修实验),未开设实验选修环节。此种大环境下物理实验教师近几年取得的教学和科研成果寥寥可数也就不难理解。这是公安院校存在的比较突出的一个难题。

第二,未构建具有公安特色、相对独立而系统的实验教学体系。目前在公安院校实际教学中,与公安专业实验课相比,我们发现物理实验教学完全依附于理论教学,未构建相对独立而系统的实验教学体系。对比国内其他理工类高校,公安院校缺乏自成体系的教材、参考书、课件、试题库、习题库以及实验教学录像等资源,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各公安院校开设的实验内容大同小异,不够新颖,缺乏前沿性和先进性。且实验内容是分散、孤立的,缺乏实验教学体系自身的连贯性和系统性。物理学与公安科技之间是有很多彼此联系的窗口。然而,目前物理实验教学内容与公安科技的结合十分薄弱,没有很好地把大学物理学延伸到公安科技领域中去,对公安专业学生也就没有足够的吸引力。此外,我们使用的实验教材一般都是以理工科的实验为模本,或使用不太成熟的自编讲义,在实验类型上也大多都是单一的传统验证性的实验项目相对较多,而结合公安专业特点设置的综合应用性实验和设计性研究性实验则相对较少,从而忽视了公安科技类学生的专业特点和认知结构,缺乏灵活性、针对性和科学性。下一步如何有序地开展研究型物理实验,开发与公安科技相关的研究性实验内容,给我们物理教师提出了新的教学研究课题。

第三,传统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存在弊端。目前,公安院校中的物理实验教学方法仍以传统的“注入式教学”为主。实验教学过程一般都是教师先讲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及仪器的选择使用等,然后再给学生演示操作一遍,学生只是“照方抓药”,按老师的指令进行操作。此外,现行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的模式也存在着不少缺点。实验报告的内容从头到尾已经格式化,互相抄袭现象时有发生,很难看到有特色,有创新,具有一定水平的实验报告。这种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实验教学不能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对物理学、物理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考,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忽视了学习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忽略了对自然科学规律和本质的探索思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严重制约了物理实验教学对提高公安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作用的发挥,实验教学亟待改革。

第四,公安专业学生对待物理实验学习的态度总体上比较消极甚至是轻视。公安专业的学生目前学习和就业压力加大,对待不同课程的态度不同,像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等这类基础课普遍不受学生们的欢迎。许多同学认为,中学阶段已经学过物理知识,做过一些物理实验,到了大学没有必要继续学习物理。或是用中学时的物理思维和习惯看待大学的物理问题。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同学受社会的现实需求和实用主义影响,片面地认为物理实验这门基础课程对专业课的学习和公务员的考试没有一点帮助,在以后的公安实际工作中用处也不大。因而上述这部分学生对物理实验课没有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导致他们在物理实验课上积极性不高,只希望用最短的时间做完实验,实验能力的培养大打折扣。如何提高公安专业学生的学习动力将是我们实验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全国公安院校应重视物理实验教学在公安人才培养中的科学引导和奠定基石作用。首先明确公安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定位与教学目标,制定出符合公安科技类学生培养目标和要求的教学大纲,按照“填补空白、形成优势、突出特色、打造精品”的思路,抓好物理实验课程建设规划,逐步建立并完善面向公安类大学生的科学高效的物理实验教学体系。本着“加强基础,重视应用,培养能力”为原则,物理实验部门应积极探索应用型实验教学的新模式,开展具有公安特色的物理实验教材建设项目,加强信息技术在公安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开设计算机仿真实验、开发与公安专业相关的实验,注重积累与公安学专业相结合的教学资料,逐步建立相对完备的公安学物理实验教学资源库。积极搭建面向全体公安专业学生和教师的开放式应用型实验教学平台,提供灵活、快捷的开放式的教与学,使学生和教师最大程度地参与到实验教学及实验教学的改革中来。

今后,我们公安院校应紧密结合自身实际,不断研究深化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路、措施,有力推动公安学实验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为我国公安事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田方.结合实际探讨公安大学文科物理教学改革[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7,13(2):99-102.

[2]胡成华,史玲娜.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创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物理与工程,2012,22(1):44-46.

作者简介:韩祥云(1981-),男,山东昌乐人,理学博士。

上一篇:以学生为主体的应用心理学研究生的教学改革 下一篇:以平顶山学院为例谈职业需求下护理专业大学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