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的光亮源于心中的爱

时间:2022-09-12 05:29:39

摘 要:教师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就是指路的明灯,教师要用心去了解学生,用爱去感化学生,使学生沐浴在爱的环境中,树立正确的思想品德,规范行为举止,提高学习能力,快乐生活,快乐成长,享受被爱包围的幸福。

关键词:爱;思想品德;行为举止;学习能力;日常生活

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教师需要用爱去关注学生,用爱去填充学生的生活,使爱能够像阳光一样洒满校园,融入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伴随学生的成长。教师更需要用爱去关心班级,用爱去教育学生,用爱去唤醒心灵,使学生在教师的关爱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今后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

一、真诚的爱,树立正确思想品德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需要学生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教师要引导学生为人正直、待人诚恳、乐于助人、勤劳奋进、自强自立并且懂得孝敬和感恩。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不能光靠说教,那样只会让学生感觉到厌烦和反感。教师要融入对学生真诚的爱,用爱心去疏导学生,用爱意去温暖学生,使学生体会到教师的良苦用心,自觉地听从教师的教导,积极地完善自身,成为品德高尚的人。教师可以通过主题班会给学生讲述身边的故事,增加可信度,使学生理解教师的真诚,进而听从教师的教诲,提高自己。

二、无私的爱,关心学生行为举止

教育学生是教师神圣的职责,也是教师的使命。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他们的很多行为还很幼稚,需要成年人的监护。很多小学生没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他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可能会吸烟、喝酒,染上一些恶习。教师要排除隐患,把这些不良的苗头扼杀在萌芽状态。无私的教师会从学生的长远发展着手,用爱去教育学生,用理去引导学生,对学生起到感染和熏陶的作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行为,让这种无私的爱“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帮助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做一名小学生应该做的事情。

三、严格的爱,努力提高学习成绩

“严师出高徒。”教师对学生要充满爱,但是这与教师的严格并不矛盾。在对学生的教育中,教师既要严,又要慈,使学生既会望而生畏,又会感到和蔼可亲,从而对教师的话发自内心地服从。作为一名学生,学习还是排在首位的,对于学生的学习,教师要严格要求,言出必行,使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认真对待学习,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超越自己。

例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时,教师教会了学生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并且1元=10角=100分。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同单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等量关系,使学生学会换算,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理解。但是有些学生不用心,对于这个等量关系就是记不住,而且还会用错。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帮助他们把这个等量关系记住,进而熟练掌握。在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中,教师一定要严格要求,不能让学生存在侥幸心理,要使学生真正地掌握知识规律,提高理解能力,形成对学习一丝不苟的态度。

教师在学习方面的严格要求对于学生来说是追求完美,这种思想和态度会影响到学生,使学生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逐步地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促进潜能的充分发挥。

四、慷慨的爱,启发点拨快乐生活

生活对于学生来说是主旋律,生活中充满了酸甜苦辣。教师要用爱去关心学生的生活,使学生生活在爱的海洋中。当学生有快乐的事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使更多的人都能快乐;当学生遇到苦恼和不顺心的事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缓解学生的压力,促进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好。教师的爱会让学生把老师当作亲人、朋友,从而对老师无话不说,快乐地在学校学习和生活。

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给学生的生活带来乐趣和快乐。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一些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习惯和生活方式,使学生终身受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公益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和精神世界,给学生带来精神食粮,促进学生快乐生活。

总之,教师要通过不同形式的爱来关心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举止、学习成绩和日常生活,使学生成为品学兼优、德行兼备的好学生。教师的爱犹如春雨,细细地滋润着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教育下茁壮成长,感受爱的语言和爱的教育,实现爱满校园,童心飞扬。

参考文献:

[1]杜连凤,李秀凡.浅谈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0,(1).

[2]王生林.对新课改下师生关系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 2011,(7).

(作者单位:重庆市云阳县青龙小学)

上一篇:“互联网+”环境下会计信息化管理策略研究 下一篇:100mL容量瓶容量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