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情景模拟对支气管镜检查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时间:2022-09-12 05:22:17

术前情景模拟对支气管镜检查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摘要:目的: 探讨情景模拟在支气管镜检查患者术前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92名需行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前分别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及情景模拟式健康教育,比较术中两组患者的配合程度、心理变化及检查成功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术中紧张程度明显高于实验组(P

关键词:健康教育;情景模拟;支气管镜检查;依从性

支气管镜检查术是诊治肺部、气管及支气管疾病,获取病灶进行病理诊断的重要手段,是目前诊断呼吸道疾病不可缺少的检查手段之一[1]。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作为一种介入性检查方法,具有一定的危险,同时,由于患者对支气管镜检查缺乏足够的了解而易产生紧张焦虑等心理问题[2],使患者出现血压升高及配合欠佳,这些影响了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健康教育具有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轻患者心理压力的治疗作用[3]。情景式健康教育具有趣味性、互动性和真实性,更有利于受教育者知识及技能的掌握[4],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在教育领域应用广泛应用。为了缓解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紧张情绪、提高检查成功率,作者将情景模拟应用于支气管镜检查术前患者的健康教育中,收到较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3月至8月入住本科首次拟行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192例,男性100例,女性92例,年龄16-74岁,平均(36.12±22.43)岁,病种包括肺结核104例、支气管内膜结核57例、肺不张10例、恶性肿瘤13例、其它疾病8例;其中支气管镜检查25例、灌洗66例、活检+灌洗65例、球囊扩张7例、钳夹27例、冷冻术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6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术前用药、操作者等进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即由管床护士发放健康教育文字资料,并根据资料对患者进行口头教育和随机教育,患者提出问题时给予指导和解答。

1.2.2 实验组 在常规教育基础上进行幻灯片讲解及情景模拟式健康教育。情景模拟包括视频模拟加现场体验。视频模拟即让患者术前观看支气管镜检查电视宣教片,主要包括:支气管镜检查的目的、意义及适应证;术前的物品准备及禁食要求;检查室的环境及术前局部麻醉用药的作用和目的;支气管镜检查的全部过程;术后卧位及禁食时间;常见并发症及预防等。现场体验主要是将患者带至模拟室体验检查的大致过程,分为6个步骤:①确定口腔内无活动性义齿后行鼻腔喷雾麻醉;②连接心电监护;③协助患者取检查,嘱其屏住呼吸、吞咽后,护士以手指轻触患者环甲膜局部模拟2S穿刺麻醉动作;④实物模拟纤支镜进入鼻腔、咽部、声门、气管等一系列动作,尤其指导患者保持不变,要尽量保持正常呼吸,在镜子通过声门时要深呼吸,不要憋气,镜子快速插入气管的一瞬间有剧烈的呛咳,这时要深呼吸,保持镇静,有痰时及时吐出;⑤鼓励患者术中配合检查,口腔及咽部有痰时应经口轻轻咳出,切勿下咽;⑥术后护士协助患者下床,同时告知行活检患者会有少量出血,痰中带血是正常现象,1~3 d后会自动消失、行钳夹术者当日会有一过性发热的可能、腔内打药治疗者回病房后应尽量患侧卧位,避免药物流出,所有患者术后2 h内应禁食、禁水。

1.3 观察指标

术中配合程度:评价共分为3个等级。配合良好: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呼吸、屏气、咳痰动作;配合欠佳:按照医生要求反复多次进行呼吸、屏气、咳痰动作;配合不良:无法按照医生要求进行呼吸、屏气、咳痰动作,经从旁协助方可完成检查。

术中心理评分:采用焦亚萍[5]设计的围术期心理护理效果评分表进行评分,包括自我感觉、面部表情、肌紧张、血压、心率和疼痛6个方面,每个方面按照程度分3个等级,对应分数为0分、1分、2分,累计总分为12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心理越放松,0~4分为重度紧张,5~8分为中度紧张,9~12分为轻度紧张。

检查成功率:评估记录患者检查完成情况,评价共分为2个等级。检查成功:顺利完成检查全过程;检查失败:在检查任意环节无法坚持,经劝说仍放弃继续检查。

1.4 数据处理

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配合程度的比较见表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表1两组患者术中配合程度比较(n)

两组患者术中紧张程度比较见表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表2两组患者术中紧张程度比较(n)

两组患者检查完成率比较见表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表3两组患者检查完成率比较[n(%)]

3 讨论

3.1 提高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

情景教学集口头讲解、视屏模拟及亲身模拟体验等多种形式于一体,在模拟体验过程中讲解相关的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弥补了口头教育形式单调、难于理解、理论和实践脱节的缺点,使教育内容更加直观、形象,生动的知识表现和丰富、深刻、具体的实践锻炼,能极大地激发学习者的情感体验,培养主动参与的学习态度,提高教学效果[6]。情景模拟教育能使患者亲临其境,亲身感受现场直观实物场景,并将相关知识融于教育中,边学边做强化患者记忆,有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3.2 术前情景模拟减轻了患者的心理压力

研究调查表明[7],大部分病人对支气管镜检查存在紧张、恐惧心理。支气管镜检查虽是微创检查,但在插管过程中,患者会感到不适,同时对检查过程的不了解,不知如何配合,使患者产生一种畏惧心理。由于传统术前教育方法多以说教为主,缺乏直观性,使患者在知识掌握上很难到位,情景模拟法,提高了护士与患者的沟通能力,使患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消除了患者的恐惧心理,掌握配合方法,减轻了患者的心理压力。本组资料表明,对照组患者术中紧张程度明显高于实验组(P

3.3 情景模拟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及检查成功率

正常情况下当插入纤维支气管镜时可直接对气道产生机械性刺激,引起剧烈咳嗽和气管反射性的收缩或痉挛[8-9],尤其当支气管镜通过声门时,让病人感觉非常痛苦,使治疗工作难以进行,严重影响了检查完成率。因此,术前一定要指导并监督患者练习呼吸、屏气、咳痰动作,以便术中更好地配合医生检查。术前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知识的传输和行为训练两个方面,行为训练的内容主要有与手术相关的适应行为训练,而情景模拟式健康教育能将两者做到有机结合,在模拟真实情境中护士讲解、指导、评价,患者学习、理解、实践,在彼此互动的过程中完成呼吸、屏气、咳痰的训练,提高了患者配合程度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检查成功率,通过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术中的配合程度、检查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P

健康教育形式恰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健康教育的成败[10]。情景模拟式健康教育由患者和护士共同参与完成,通过适应支气管镜检查环境、熟悉检查流程、体验动态过程,在互动中让患者掌握了知识、体验了过程,缓解了焦虑,提高了配合程度,保证了检查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04.

[2] 陈玉珠.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焦虑的评估及护理[J].中国社区师,2014,30(36):205-206.

[3] 樊蓉,龚德燕,宋霞,等.术前情景模拟对肾活检患者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22):109-111.

[4] 谭杏贤,关次宜,梁晓瑜.情景模拟健康教育路径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4):19-21.

[5] 焦亚萍.介绍一种围术期病人心理护理效果评分表[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2):116-117.

[6] 海洁,张洁.多元化教学方式在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6):502 -503.

[7] 赵红,肖华.支气管内膜结核行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注药治疗病人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5,29(7A):2362-2364.

[8] 张继壮,刘树新,左晶晶.单独持续输注瑞芬太尼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术清醒镇静的临床探讨[J].医学与哲学,2013,34(12B):27-29.

[9] 夏学丽.无痛电子支气管镜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的效果及护理[J].护理研究,2009,23(1B):133-134.

[10] 潘孟昭.护理学导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118.

上一篇:利用有效互动绽放教学精彩 下一篇:英语修辞格的语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