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关心子女

时间:2022-09-12 05:18:27

老人退休后,将生活重心转向家庭,于是,对自己已成年的孩子特别关心起来,一看到不顺眼的事情就忍不住唠叨。这让平时工作繁忙,回家还要听老人数落的子女感到烦恼。而对于老人过度插手自己小家庭的生活感到不舒服,以至原本和睦的家庭蒙上了阴影。

回归家庭,怎样处好自己和子女的关系,适度帮助子女解决生活上的困难,也讲究分寸和尺度。

困惑 过分关心子女,反而将他们推得更远

李女士退休以前在一家大型企业从事行政管理工作,退休后,又被企业下属的公司返聘。今年她整60岁,二次退休,回到家里好一阵子失落。想想以前忙于工作,对儿女没怎么关心,退休下来,正好补一补以前欠下来的“亲情债”。好在一儿一女很有出息,都已成家立业。

在孩子们看来,母亲操劳了一辈子,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但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退休后的母亲像变了一个人,以前对儿女们的事情不怎么管,现在却事必躬亲。儿子、女儿都已经是30多岁的人了,李女士还天天打电话问他们吃饭、休息的情况,抢着去孙子、外孙女的学校接送他们上下学。时间一长,儿女们开始有意见了,都说“妈妈以前很干练爽快的一个人儿,怎么退休后这么婆婆妈妈、碎碎叨叨起来了”。连孙子、外孙女都嫌她唠叨、麻烦。李女士心里十分难受,也很疑惑:难道我关心孩子们,还关心出错来了吗?

解析:

1 老人过分关心孩子,反映了渴望实现自我价值的心理。老人退休后突然无所事事,对子女的情感依赖越来越强烈,希望能在子女身上得到亲情的满足,通过对孩子的关心,证明自己依然有用、有价值。

2 过度关心无益自身健康,还可能造成和子女关系紧张。孩子会感到老人管得太宽了,自己很受约束,严重的甚至有不胜其扰的感觉。因此,建议老人要以正常的心态与儿孙相处,在空间上适度分离,在日常生活上适度放手,以达到适度关心的效果。

父母说――操心孩子的家庭生活,千万别越界,注意别侵犯了孩子的隐私,更别让他们感到负担。做一些孩子们需要你帮忙的小事情,反倒让大家都开心满意。

给孩子们需要的帮助

我也有过给孩子帮忙反而让他们抱怨的经历。女儿成家了,买了新房子。想想女儿以前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家里肯定乱得不行。果然,星期天,小两口邀请我们去他们家玩,我一看,吓一跳,房间乱得一团糟。

我想,反正自己退休下来没事干,倒不如趁孩子上班时,帮他们打扫一下房间。于是,我把自己的想法对女儿说了,女儿也同意了。周一,我就去女儿家大干一番,满心喜欢等着女儿下班回来感谢我一把,哪里想到,女儿打来电话就心急火燎地问我:

“妈,书桌上的设计图纸放哪里了,小赵(女婿)都找不到了,还有,那些参考书也别乱塞啊,他摊在那里都是有用的。”有了这次状况,我帮女儿打扫房间,就不去整理书房了。但是,有时候还是会出些小岔子,比如把女儿的料子衣服洗缩水了。女儿虽然对家里的窗明几净表示感谢,但也开玩笑似地给我提意见:“妈,这屋子是干净了,怎么觉得不像我自己的家啊,家里有点乱才有气氛啊。”直到年前,我给他们家拆洗窗帘,结果从椅子上摔下来,手腕骨折,女儿从此再也不让我打扫他们家了,并且承诺,周末一定整理内务,也欢迎我去抽查。

我骨折痊愈后,女儿给我报了老年大学的钢琴班、摄影班,让我别总把注意力放在家务活上。平时,女儿也让我帮些小忙,比如;让我上菜场帮她买两个正宗的草鸡,因为她挑不好;或者配个手表电池、换条拉链、买几个线团之类的。这些琐碎事情,上班族哪有空管啊?而我们生活经验丰富,有空闲时间,驾轻就熟就办好了,孩子们还特别高兴。我也想明白了,别太干涉孩子们的日常生活,现在年轻人讲究隐私、个人空间,咱们给孩子们需要的帮助,就是及时雨、雪中送炭了。

子女说――有些父母自己找不到方法解闷,这就需要子女来引导老人实现和完成自我价值的体现。可以让老人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然后表示肯定与感谢。

让老妈“被需要”

“妈,我明天要值班,请您早点叫醒我。”“妈,帮我切根葱吧,您切得又细又长。”我发现自从老妈从老家来到我家后,原来勤劳能干的老婆越来越“懒惰”了。

要说让我妈接送孩子、买莱、做饭就算了,可是把生活中鸡毛蒜皮的事,甚至是举手之劳的事也让我妈“亲历亲为”,真让我多少有些困惑与不解。

妻子解释道:“你这个呆子,妈刚来的那阵子,除了接送孩子能看到笑容,其余的时间都是闷闷不乐、长吁短叹,说自己老了,没有用了,拖累了孩子。我就想了个办法让她老人家‘被需要’,经常夸奖她,既不让她劳累,还能感到自己没有老,对我们还有用,有成就感……妈妈安心了、高兴了、幸福了,这既是做儿女的责任,更是儿女的幸福啊!”

上一篇:河南平顶山的“怪坡”和“怪楼” 下一篇:汪用桓\程晓桦夫妇:看到孩子成才是件幸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