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市政工程项目预算管理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

时间:2022-09-12 05:16:49

试论市政工程项目预算管理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市政工程项目日益增多,引发了施工企业之间激烈的竞争。施工企业若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则需要加强市政工程项目的预算管理。本文重点分析了市政工程项目预算管理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旨在推动施工企业在预算管理方面的进一步发展。[1]

关键词:市政工程;预算;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市政工程

市政工程指的是城市建设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桥梁、给排水、燃气、热力以及照明工程等。这些基础设施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备受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市政工程项目的建设一般具有以下特点:一、除了少部分零星配套项目外,普遍投资较大;二、绝大部分项目是公益性的,不以盈利为目的;三、在资金方面,由政府负责;四、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工程质量的好坏将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直接的影响。

市政工程项目预算管理也就是所建工程的造价管理,是整个项目管理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企业计划管理的有效依据;二、组织施工的重要工具;三、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以及经济核算的基础所在。所以,做好市政工程项目预算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市政工程项目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各地标准存在差异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政工程项目的日益增多,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也在逐年增多。我国幅员辽阔,导致市政工程项目在预算定额、取费标准、取费基础以及预算编制等方面表现出了一定的地区差异。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由于没能及时地、详细地了解市政工程项目所在地的相关规定,因而导致预算发生较大偏差或者错误。[2]

2.2工程项目预算管理模式和方法落后

当前的预算管理大部分属于阶段性的管理模式,缺乏一种全局意识,没能在市政工程项目的整个过程中展开综合管理。在招投标阶段,没能准确估价工程项目的标底与标价,导致施工阶段出现资金不足或者管理不严等情况,进而造成投资和管理失控的局面。工程项目进度滞后,不能如期完成,再加上银行贷款利息的持续增加,资金问题便会陷入恶性循环。施工企业、国家政府以及金融机构都会受此拖累,蒙受巨大的损失。

我国目前使用的市政工程预算方法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静态的或者滞后的方法。定额单价所参考的资料过于陈旧,甚至是多年之前的人工、材料以及机械台班价格的统计数据。另外,新增补的单价定额也常常出现不具代表性的情况,给市政工程项目计算取费埋下了隐患。静态的或者滞后的价格取定方法难以满足当前市政工程项目的实际需要。

2.3设计工作和招投标制度存在漏洞

限额设计制度没能做到彻底推行,设计工作一方面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另一方面也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督。大部分市政工程项目没能开展设计招标,在设计环节缺少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部分设计单位经营理念存在问题,过分重视设计的工作量以及经济效益,不具备精品意识。在招投标管理中,部分承发包单位在编制标底或者投标报价时,人为地抬高或者降低工程项目的预算造价,使其造价和正常平均水平之间出现了较大的偏差。[3]

2.4预算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大中型施工企业才配备专业的预算管理人员,绝大多数施工企业不具备这样的条件。通常做法是在工程项目建设时才招募相关人员,组建一支临时的预算管理队伍。这样临时组建起来的队伍是很难高效开展工程项目预算管理工作的。工程项目的预算管理效果自然不尽人意。

2.5施工阶段设计改动较大

部分市政工程项目工期紧迫,因而常常出现准备不足的情况。投资额度、设计深度、招标文件以及承包合同等环节没有做到严格把关,造成施工阶段设计改动较大,同时对改动也缺乏必要的科学论证,从而导致市政工程项目预算管理工作的混乱局面,增加了一些本不必要的工程预算成本。所以,施工企业应该做好预算管理工作,提高自己在市政工程方面的竞争力。

3.加强市政工程项目预算管理的对策

3.1建立并完善动态造价信息管理系统

通过建立并完善动态造价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控制市政工程项目的投资。就现状而言,我国市政工程项目投资控制环节超资超额现象频繁发生,一般都是由于信息工作没有落到实处造成的,相关信息资料不仅在完整性和精准性方面较差,而且时效性也有待提高。市政工程项目大多属于长期工程,受到国家宏观调控和地方规定的双重影响。工程造价受上述二者的影响,在投资要素、利润以及风险费等方面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与调整。所以,造价部门应该充分利用造价信息管理系统这个有效工具,深入研究工程项目量价分离的相关问题。统一工程量有利于开创一个公平竞争的局面,另外,在价格方面应完成指导定价到市场定价的转变。招投标阶段,预算管理人员在控制工程造价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充分参考市场的动态信息,另一方面还要深入研究招投标方式、合同条件以及工程环境等各大要素。施工阶段,预算管理人员不仅要做好工程计量计价的工作,还要对工程项目的一些变更进行详细、准确的记录,按照规定编制详细、准确的月工程预结算书。[4]

3.2推行工程项目全程造价预算管理模式

对竣工工程项目各项经济指标进行测算,从而确定科学的工程投资估算指标以及设计概算基础。对投资估算加大管控力度并积极推行限额设计,平衡并处理好静态投资和动态投资,确保在建的市政工程项目不存在资金问题。在设计阶段就应该及时展开造价的控制工作。施工阶段和竣工阶段,要做好工程项目实际与设计方案的比较分析,发现较大的设计变更,要追查相关手续是否齐全,如果属于未经批准的情况,则在审查造价环节不予认可,并对相关部门和人员追究责任。

3.3优化设计取费办法

推广并落实设计质量奖优罚劣质制度。设计单位在已经获得批准的工程项目投资限额范围内,通过对价值工程相关原理的有效运用,开展多种方案的技术经济比对,在不影响工程项目的使用功能以及安全性前提下,采用新方案、新技术、新材料收到了节约工程投资的效果。这种情况下,可以参考节约的工程投资额,给予设计单位一定的奖励;反之,则给予设计单位一定的惩罚。[5]

3.4严格审查预算管理人员的资质

市政工程项目预算管理中,预算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预算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不过关,就无法满足市政工程项目预算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难以有效解决错综复杂的工程技术经济难题,不能协调好工程项目各大主体之间的关系,影响是十分巨大的。所以,施工企业有必要对市政工程项目预算人员进行必要的、严格的资质审查。那些不具备管理监督能力却又需要进行工程项目建设的施工企业,应该委托有能力、有资质的机构代为行使这方面的权力,或者成立一个建设监理组织。成立该组织时应注意以下两点:一、获得相关部门核实批准;二、组成人员要专业且经验丰富。成立该组织不仅可以节省一定的人力、物力,也促进了施工企业预算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6]

3.5强化市政工程项目预算管理的监督

市政工程项目预算出现误差是在所难免的,为了将误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强化市政工程项目预算管理的监督很有现实的必要。校审是工程项目预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目标得以实现的有力保障。开展市政工程项目预算校审工作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划分阶段和重点;二、明确各方职能和责任;三、落实到位,防止形式主义;四、校审人员业务素质过关,能较好地完成市政工程校审工作。[7]

4.结语

市政工程关系到国计民生,做好市政工程项目预算管理不仅有现实的需要,而且刻不容缓。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预算管理工作带有极强的政策性,对技术要求较高,工作量大且繁琐,同时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各地标准存在差异、工程项目预算管理模式和方法落后、设计工作和招投标制度存在漏洞、预算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施工阶段设计改动较大等。这些问题的存在给市政工程项目预算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探索新的解决对策,应对新的问题,仍然是市政工程项目预算管理工作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主题。

参考文献:

[1]刘万莲.对某市政道路工程预算分析与成本控制措施的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0(23).

[2]陈杏华.浅谈如何做好市政工程概、预算编制工作[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0(06).

[3]姚伟格.对工程预算的编审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5).

[4]高维维.浅谈如何加强建筑企业预算管理[J].中国外资.2011(15).

[5]应月琴.关于市政工程施工预算的分析[J].民营科技.2011(03).

[6]邓艳.探讨提高市政工程概预算编制质量[J].科学之友.2011(02).

[7]何艳婷.建筑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5).

上一篇:浅议工程项目中设计监理的推行 下一篇:蓄冰制冷系统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