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30例疗效分析

时间:2022-09-12 04:55:19

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30例疗效分析

【摘要】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P

【关键词】

曲美他嗪;冠心病;心力衰竭

作者单位:830049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保健科

曲美他嗪为防治心绞痛药,临床适用于冠脉功能不全、心绞痛、陈旧性心肌梗死等[1]。近年来,笔者采用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3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门诊治疗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龄49~80岁,中位年龄66.5岁。全部患者入组时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小于40%,NYHA的心功能分级在Ⅱ-Ⅲ级。其中合并高血压59例,糖尿病42例,高脂血症3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和并发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包括ACEI、ARB、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和洋地黄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曲美他嗪片20 mg,3次/d,口服,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前后检查心功能情况。

1.3 疗效判定 按NYHA的标准进行心功能分级[2]。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采用配对t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4.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肝、肾功能、血尿常规、血糖、血脂复查结果均无异常。

3 讨论

正常心肌的能量(ATP)供给60%~70%来自游离脂肪酸β氧化,20%~25%为葡萄糖氧化,5%~10%为糖酵解。游离脂肪酸氧化产生等量ATP的耗氧量比葡萄糖氧化的耗氧量高,而且高水平游离脂肪酸氧化可明显抑制葡萄糖氧化的速率。心肌缺血时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水平升高,继而导致血中游离脂肪酸水平升高;心肌能源供给中游离脂肪酸氧化增加至80%~90%;葡萄糖酵解和葡萄糖氧化的耦联失调,致使心肌细胞内H+、Ca2+及Na+超载,引起细胞酸中毒和损害,使心肌工作效率降低,同时耗能增加。因此,优化心肌能量代谢,尤其是抑制游离脂肪酸氧化,加强心肌葡萄糖代谢有利于减轻心肌缺血引起的组织损伤,改善心肌功能。曲美他嗪可抑制游离脂肪酸代谢,使游离脂肪酸代谢减少,从而使心肌以葡萄糖代谢为主产生能量,在冠状动脉病变而心肌供氧受到限制时,提高氧的利用度,产生更多的高能磷酸键,以缓解心肌缺血症状,并维持心肌的存活和心脏的功能。另外,曲美他嗪使游离脂肪酸代谢产生的乙酰辅酶A减少,从而刺激丙酮酸脱氢酶,间接使葡萄糖氧化得到加强[3]。

曲美他嗪还能提供代谢性心肌细胞保护作用,主要是通过减少细胞内H+、Ca2+、Na+的超载,提高乳酸的利用率,减少细胞的酮体产生,有效抑制缺氧所致的细胞酸中毒来实现的。在实验性心肌缺血模型中,曲美他嗪可改善心肌收缩力,缩小梗死面积;抑制细胞内pH值和ATP的降低;减少中性粒细胞堆积,抑制自由基对心肌细胞的损害,增加心肌细胞对低氧应激的耐受能力。曲美他嗪还具有维持线粒体的正常功能、使心肌细胞内氧自由基产生减少、抑制心肌组织中中性粒细胞浸润等作用,均对其抗心肌缺血作用有利[4]。曲美他嗪能降低血管阻力,增加冠脉血流量及周围循环血流量,促进心肌代谢及心肌能量的产生;能减低心脏工作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及心肌能量的消耗,从而改善心肌氧的供需平衡。尚能增加对强心苷的耐受性。临床适用于冠脉功能不全、心绞痛、陈旧性心肌梗死等。对伴有严重心功能不全者可与洋地黄并用[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P

参 考 文 献

[1]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72-273.

[2] 丁岩.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临床评价.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3):17-18.

[3] 方东升,徐杰.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疗效观察.中国社区医师,2010,11(2):8.

[4] 高润霖,吴宁,胡大一等.心血管治疗指南和建议.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5-8.

[5] 中国曲美他嗪多中心临床研究协作组.美他嗪对稳定型劳力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16(9):339-341.

上一篇:TACE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肝细胞癌的疗效观察 下一篇:剖宫产术后腹壁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9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