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问解决方案,到底行不行?

时间:2022-09-12 04:46:07

不问解决方案,到底行不行?

荣念曾和洪晃,最近进行了一场名为“当我们谈论创意时,我们在谈论什么”的对谈。

作为一大批香港文化中坚的启蒙者,“提问”是荣念曾的鲜明标签。梁文道形容那是一种“不断后退不断提问的反省”,林奕华则说他喜欢问问题,“有他就有脑筋在转动”。在人们都去追求工具和方法的时候,荣念曾还在探索提问的方式。在不断的自省和突破概念边界的过程中,他似乎并没有找到任何确定的答案,并且仍在继续发问。这给了现场采访他的媒体记者们当头一棒。

荣念曾很少正面回答一些怎么办或者什么是之类的问题,这让总是习惯于寻求工具去解决问题的人着急不已。对于这个以开放的眼光,时时跳出自我并回头审视的人来说,与单向的宣教和价值输出相比,平等的讨论才是文化活动的应有之义——当然,前提是大家都要开始提问。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香港文化教父”荣念曾在中国内地的首部作品集,其30多年来的重要文字创作全部收录于此书中。与其说是荣念曾的文化观点在闪光,倒不如说是他提出的一个又一个问题在帮助读者重拾童年时的好奇心,回省自己从何时起,竟然失掉了向外界提问的兴趣和能力。在他看来,提问这件事本身就比找到答案更有意义。前者是一个思考的过程,而后者只是一个节点,书中频繁用到的两个词“探讨”和“评议”都是在谈论“过程”,在有关艺术、文化管理、剧场与观众的互动等一系列问题上,荣念曾给出的不是确切答案,而是他抽丝剥茧,层层发现又不断追问的思维方式,直到遇见最终极的那几个问题为止。

在《给参加的成都小朋友的六封信》中,他向这些小朋友问了许多形而上的问题,诸如“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迟早会死,到我死了之后,会怎么样?”面对这些无法想象死亡的小朋友们,在问卷中,他给他们提供了很多选项,诸如“戏会继续演下去”,“故事还没有完”,“你会记得我吗?”,“这个世界会不会走得更快?”,在一般的习惯中,成年人很少与小孩子谈论这些问题,甚至自己也沉湎于大社会机器中的螺丝钉角色而想不起来提问。荣念曾却在给小朋友的信中说,多讨论是健康的,学会问问题和学会答问题同样重要,问题本身是一场游戏而不是考试,但同样需要认真,同样是学习的一种。

很难说荣念曾自己就不是个孩子,他的艺术生活是从现在看来仍然很“萌”的漫画开始的。到现在他仍然觉得,小孩子不看书,看看漫画也好,可以看到故事是如何架构、延伸和向下推进的。从大学念建筑专业,画漫画,到戏剧创作和探索,荣念曾一直关注的是人与空间,人与物和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方式,以及由此衍生出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在不断地拓展他的“边界”,帮助他跳出社会中约定俗成的思维“框框”。在他看来,交流的场所和方式都是值得探索的问题,在与洪晃对谈的活动现场,他还让在场的观众拿起提前备好的纸笔,在活动过程中画下心中所想,然后这些即兴作品集合起来展开,又将是一件“有意思”的艺术行为。

为什么一定要追求答案?

多时候提问的过程特别有意思,因为你好奇才会有问题。在中国的图书市场上,出版社的老师会特别明确地告诉我们,曾经有一度,至少最近10年,是励志书在中国市场上卖得最好的时期,教人怎么做房地产、怎么当模特、如何保持美丽青春……整个社会都在指望有人告诉自己碰到问题该怎么办,这是什么现象?

在我们的学校里,老师只是给答案,没有给我们问题。其实,当人们都跑去追问要怎么做的时候,就已经陷在这个标准答案的框里面了,这就是教育制度将人的好奇心全部磨掉的结果。创新的概念里包括功能性的改进,比如说这个灯怎么用能让它更省电一点?除此之外,当我们谈论设计和创意的时候,更多的是希望可以启发人们观察和思索的方式,带来更多的创作空间。

改革开放30年以来,内地还处在功利的物质发展阶段,我们对财富比对文化更敏感,但是,在一个文化事业创意的过程中,怎么处理我们的目的性?有的时候我们是带着很多目的,比如说我想成家,我想赚钱,这和创作的关系怎么处理?

人们都在关心成家、赚钱,但是不成家怎么样?不赚钱又怎么样?明知道前面有两条路,你干吗选择A不选择B?你可以找很多不成家的朋友一起讨论,成家有多辛苦,干嘛一定要成家?中国文字里面讲对跟不对,这个“对”字就是一双,干嘛一双才是对,单的就是不对?当然,我们跟朋友之间的讨论与跟父母之间、跟下一代的讨论,都不相同。跟同辈的讨论确实非常重要,因为大家需要了解一代人共同面对的挑战。比如你说的价值观念的问题。赚钱买名牌表,为什么要买?什么是名牌?什么叫表?慢慢就理清楚了。我自己也是一个名牌。我就不需要名牌表。我非常明白在消费社会里面,广告在推动价值观念,所以就变成纯粹是为了消费,而不是为了真正的成长和发展。

好创意如何才能有变得影响力?

我看这本书里面有一篇梁文道写你的文章,里头说了一句话,他说“其实荣念曾首先是一种思考方式”,你是什么样的思考方式?

思想跟反思都很重要,尤其对创作来说。不管你是搞剧场还是搞IT,做任何事都需要有创新的态度,思考和反思都是批评跟自我批评的一个基础,对个人的成长发展非常重要。如果要做真正好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先从思考跟反思开始。

书里面有一段关于戏剧的文字,你说“做一个戏如果不能转变成讨论的话,你就已经给观众消费掉了,你是在建立一些文化产品让大家消费。”我同意,但是我想跟您讨论一下,今天我们有很多创新,很多很好的东西,但是无法成为话题。在这个屋子里坐的很多年轻人,不论做不做创意产业,都希望自己的东西能有影响。所以不论做任何事情,想让它成为一个话题,前提是什么?

首先,你关心这个问题,你才去创作和讨论。你关心也可能因为你有好奇心,也可能因为你有一点压抑,也可能是因为你很愤怒,这些都是推动表达的原动力。通常我们早期做实验戏剧的时候是没人来看戏的,破纪录的是,有个戏只有一个观众,但是我觉得很好,跟这个观众聊得非常好。我不觉得数量能够决定成功,尤其是你走在前面的话,不要怕人家说你没有洪晃这么成功,也没有梁文道这么成功。最重要的是自己觉得,我好像超越了昨天的自己。先是两个人聊,聊完后两个人很兴奋,然后有十个人很兴奋,慢慢地,这种讨论就演变为真正的话题。

上一篇:重视历史学习,树立历史意识 下一篇:后窗 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