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民先过春节再“过冬”

时间:2022-09-12 04:07:57

城市居民先过春节再“过冬”

即便是在经济寒冬中收入下降的城市居民,依然有超过半数人计划维持甚至提升今年春节消费水平。中国老百姓过一个红红火火的春节的愿望从来就不马虎。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最近完成了一项城市居民消费信心和消费预期的系列调查,其中关于2009年春节消费的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半数以上城市家庭决定要捂紧钱包迎接新的一年,但更多家庭认为过春节还是不能马虎,春节消费要维持在去年的水平甚至比去年水平还要有所提升,即便在2008年实际收入水平下降家庭中,也有超半数家庭认同这一观点,而家庭月均收入8000元是春节消费水平的一个“小分水岭”。各城市春节消费有较大差异,超四成成都居民要降低春节开销,近四成济南居民要增加春节花费。

春节依然要红红火火过

零点集团历年城市居民消费信心度数据表明,城市居民消费信心度在2008年底达到了5年来最低点。经济危机影响力究竟会有多大、持续时间会有多长?老百姓心中没谱,心中没谱情况下,增加储蓄、控制消费就是自然的反应。本次调查中,超过半数城市家庭(54.5%)决定2009年要实行“多储蓄、少消费”的家庭财务计划。

虽遇经济寒冬,今年的春节比往年来得却更早。总体看来,累计有73.3%家庭计划今年春节消费水平与去年持平甚至超越去年水平(53.3%与去年持平,20%超去年水平),25.9%家庭春节消费水平会比去年有所下降。即便是计划2009年要“多储蓄、少消费”家庭,也有62.7%家庭要保持甚至提升今年春节消费水平。

本次调查中,有22.2%受访者2008年收入较之2007年有所下降。即便是这些收入下降者,依然有超过半数人计划维持甚至提升今年春节消费水平(11.3%提升,38.8%维持)。

危机影响并未完全显现

调查中,近3成受访者2008年收入不降反增,近半数受访者(48.1%)2008年收入与2007年持平,收入下降者仅占22.2%。这组数据印证了某些专家“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力在2008年并没有完全显现出来”这一判断。

实际收入情况是影响春节消费的重要因素,对于收入已有下降的家庭,过春节的“热度”还是有较大下降:49.3%的收入下降家庭要削减春节开销,远高于收入无变化家庭的21.8%和收入增加家庭的15.3%。另外,家庭月均收入8000元是影响春节消费计划的一个“坎”:月入超过8000元的家庭,有削减春节消费计划的比例仅为16%,而月入不足8000元的各类家庭中,计划减少春节消费的比例均较高(月收入3000元以下家庭的比例是29.3%,月收入3001元至6000元家庭的比例为25.4%,月收入6001元至8000元家庭的比例为23.5%)。

春节消费城市间差异大

分城市来看,有最高比例(44.6%)的成都家庭计划削减今年的春节消费,当然这需要考虑到2008年地震灾难和经济危机的双重影响作用;随后是广州和厦门这两个南方城市,计划削减春节消费的家庭比例均在30%以上。相对而言,经济危机对济南、沈阳、北京、西安等城市春节消费的负面影响较小,特别是济南家庭,仅有10.1%预计会减少春节消费,而预计会增加春节消费的比例则达到了37.8%。比照这10个城市同期消费信心度发现,济南、北京、沈阳等城市的消费信心度也相对较高,其余7个城市相对较低。

春节礼品、红包花费遭遇削减

总体看来,对于要降低春节花费的人群而言,礼品红包(48.5%)、年夜饭(47%)、休闲娱乐(47%)三项费用首先要被削减,烟花爆竹、烟酒糖果、服装等各类开销也要控制。相对而言,30岁以下年轻人会重点削减礼品红包费用(52.9%),但他们削减服装费用的比例(26.9%)明显低于30岁以上群体;45岁以上中老年群体对于烟酒糖果和服装方面的控制力度大于其他年龄段人群。分收入来看,月均收入6001元至8000元的家庭,会重点削减礼品红包和休闲娱乐费用,月均收入8000元以上的家庭,会重点削减年夜饭和烟酒费用,月入3000元以下的家庭,在服装和肉类食品上的控制力度会大于其他家庭。

总体看来,经济危机对于春节消费的负面影响并不大。研究人员认为,这一方面是由于春节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份量之重,另一方面,2008年实际收入下降者毕竟只占较少比例,今年春节消费的整体实力并没有明显受损。目前的消费信心下降更多地是基于“预期”基础之上。而产生这种预期的原因又有两方面,首先,中国经济多年持续高速增长,习惯了“增长”的百姓们,即便实际收入没有下降只是维持不变之时,也会产生不安全感;其次,经济危机的影响力和持续时间对于老百姓来说完全是未知数、是不可控因素。在这种情况下,今年多数家庭春节消费水平虽无下降,但消费时的忐忑不安情绪却难以挥去。

上一篇:为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辩护 下一篇:中国500强企业如何跻身世界5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