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治疗后封闭抗体阴性者加强免疫治疗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09-12 04:02:56

免疫治疗后封闭抗体阴性者加强免疫治疗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免疫治疗后封闭抗体阴性患者加强免疫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188例封闭抗体阴性复发流产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入选患者入院前均采用免疫治疗,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单纯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6%,显著高于对照组(90.4%)(P0.05);实验组治疗后CD3+CD19+、CD16+CD5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关键词:免疫治疗;封闭抗体阴性;治疗效果;单纯淋巴细胞主动免疫;免疫球蛋白

复发性流产是临床上常见的产科疾病,这种疾病发生率约为10%-15%,且近年来其发生率出现上升趋势。目前,医学界对于复发性流产机制尚不完全知晓,普遍认为:复发性流产和机体免疫紊乱有关,而封闭抗体阴性是阴性免疫紊乱最为常见的形式,它能够与淋巴细胞结构,从而能够降低母体细胞对胚胎的免疫攻击。当机封闭免疫平衡打破时,患者自然流产率将会出现上升趋势。近年来,免疫疗法在免疫治疗后封闭抗体阴性患者中广为使用,且效果理想[1]。为了探讨免疫治疗后封闭抗体阴性患者加强免疫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188例封闭抗体阴性复发流产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188例封闭抗体阴性复发流产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有94例,年龄为(21.5~43.5)岁,平均年龄为(27.7±3.1)岁,自然流产次数为(2-8)次,平均为(2.2±1.8)次;对照组94例,年龄为(20.4~42.9)岁,平均年龄为(27.4±1.3)岁,自然流产次数为(3-9)次,平均为(3.2±0.8)次。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方案、护理措施等有知情权,患者年龄、病程等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入选及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入选患者连续发生2次或2次以上自然流产,孕妇无死胎、死产史;入选患者均为封闭抗体阴性;孕妇染色体检查正常;孕妇内分泌激素、甲状腺等功能正常;且孕妇并未出现生殖道畸形。

排除标准: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者;排除弓形虫、风疹病毒以及支原体、衣原体感染者;排除伴有感染性疾病者。

1.3方法

入选患者最初均接受免疫疗法治疗,患者连续治疗3个月,剔除治疗后阳性者。两组患者均采用免疫加强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方法如下:入选患者均抽取20-30ml丈夫或第三方静脉血,并进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将其制备成浓度为108/L的细胞悬液。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病史等E将0.3ml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患者前臂内侧或肱三头肌分5点进行皮内注射,每2-4周注射一次,连续注射4次(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复查封闭抗体,对于阳性者指导受孕,阴性者继续第二个疗程。对于阳性者立即指导受孕,每2-3个月进行一次免疫治疗,妊娠后,每1-2个月进行免疫治疗一次,连续治疗到妊娠12周[2]。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方法如下: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病史等在患者拟受孕当月月经周期第8-10天中任意一天每次给予25g免疫球蛋白,每月1次,连续治疗3个月;确定妊娠后每次给予25g免疫球蛋白,每周1次,连续治疗到妊娠12周[3]。

1.3检测方法

入选患者治疗时,实验组患者在第一次使用单纯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第三天,对照组在备孕第一个月经周期相应时间抽取4ml静脉血,并进行EDTA抗凝,将采集的标准在6h内完成CD3+CD19+、CD56+CD16+细胞以及CD4+CD25+调节T细胞水平检测,检测时相关操作步骤必须严格遵循说明相关步骤操作[4]。

1.4 疗效标准

显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等消失,能够正常妊娠;好转: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等得到改善,患者基本符合妊娠要求。无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等没有明显变化,无法妊娠。

1.5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其中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存在统计学意义予以LSD法两两比较。P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6%,显著高于对照组(90.4%)(P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细胞水平比较

本次研究中,两组治疗前CD3+CD19+、CD16+CD56+、CD4+CD25+Treg等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治疗后CD3+CD19+、CD16+CD5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细胞水平比较 ( x±s)

注:*P

3.讨论

复发性流产是临床上常见的妇产科疾病,这种疾病诱因较多,机制也相对复杂。多数研究结果显示:封闭抗体是针对胚胎人类白细胞Ⅱ类抗原和止痒淋巴细胞交叉抗原产生的,它能够有效的防治胚胎父系抗原被母体免疫识别和杀死,从而能够维持孕妇正常的妊娠。部分复发性流产患者由于封闭抗体为阴性,使得母体的免疫对新生儿容易产生排斥作用,从而引起流产。因此,临床上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加强孕妇免疫调节具有重要的意义。

单纯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是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方法,该方法是 将丈夫或健康者灵犀细胞注射给患者,从而能够进一步刺激机体免疫产生封闭抗体。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5]:单纯淋巴细胞主动免疫不仅能够提高机体内封闭抗体浓度,还能够降低自然杀伤细胞的毒性,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妊娠成功率。免疫球蛋白也是临床上免疫疗法中常用的治疗方法,该方法具有抗胎盘滋养层抗原独特型抗体以及抗独特性抗体,免疫球蛋白能够和机体内T细胞表面抗原相互结合,并且能够封闭Fc受体,发挥灭火补体作用。此外免疫球蛋白还能够增加抑制性细胞细胞因子的分泌。临床上,将单纯淋巴细胞主动免疫和免疫球蛋白治疗方法结合起来能够发挥两种不同治疗方案优势,达到优势互补,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6%,显著高于对照组(90.4%)(P

CD19 是人体中重要的免疫因子,它存在于B细胞表面,是细胞活化过程中所必须的,而CD3+CD19+则能够反应B细胞的活化状态。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复发性流产患者CD3+CD19+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妊娠患者,但是部分学者也存在争议。CD16+CD56+属于是NK细胞特异性表面的典型标志物,他与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以及子宫内膜的浸润性细胞有关,并且该指标还与孕妇的妊娠结局存在紧密的联系。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高于12%孕妇,自然流产发生率显著高于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低于12%孕妇(P0.05);实验组治疗后CD3+CD19+、CD16+CD5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封闭抗体阴性患者采用单纯淋巴细胞主动免疫和免疫球蛋白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有效的改善的细胞免疫状态,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珠玉,游泽山,苏秀梅,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多态性与复发性自然流产的相关性研究[J].新医学,2010,41(9):578-581.

[2]彭婀娜,姚若进.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主动免疫治疗前后封闭抗体的变化及其意义[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26(10):773-775.

[3]金平,靳荣,秦晓黎,等.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与CD56CD16NK细胞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3418-3421.

[4]武美丽,柳肃芬,毛芳玲.主动免疫治疗复发性流产妊娠结局与调节性T细胞关系初探[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9,25(5):306-307.

[5]沈伶,卢焕霞,胡瑞霞.两种免疫治疗方法治疗封闭抗体阴性复发性流产患者的疗效观察[J].新医学,2011,42(6):402-405.

[6]史青杨,李春洪,冯丽华.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的免疫病因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14(1):153-155.

上一篇: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效果观... 下一篇:中药穴位贴敷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