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室内空间设计

时间:2022-09-12 03:58:16

浅议室内空间设计

摘要: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其单纯的为各种日常活动提供一个遮风避雨的场所,更希望能在精神上、审美上有所追求,为人类带来物质和精神上的双层完美体验。

关键词:室内空间;室内环境;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J5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0-0089-01

室内,是人类生活起居的重要场所。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多数人对室内居住、生活和工作环境的要求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其单纯的为各种日常活动提供一个遮风避雨的场所,更希望能在精神上、审美上有所追求,为人类带来物质和精神上的双层完美体验。室内设计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在满足室内建筑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创造一个美的环境,设计师根据特定的艺术规则、运用一定的艺术技巧、借助一定的艺术表现形式,赋予室内空间以最大程度的美感,进而催生出置身于其中的人的愉悦感和满足感。

一、形式美感

形式,是“使内容物化为一种客观的存在”。“艺术作品的形式,就是作品内容的具体存在的样式”。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和艺术构想也正是通过室内空间最终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形式体现出来的。而室内空间设计的形式美,就是指建筑的室内空间在形式上的协调感和美感。形式美服从于内容美,又具有相对独立于内容的独特的审美价值。室内设计总是将使用功能放在首要的位置,设计师在进行室内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使用功能和形式美的关系,不能为了形式美而影响甚至是放弃部分使用功能。作为设计者,应该时刻以最大限度发挥设计对象的使用功能最为满足形式美的基点。但是,被动地强调室内空间功能利用的观念,一味注重实用效果会使室内设计失去意义,更满足不了人们的精神层面上的需求;相反,只强调形式美感而不去考虑是否会损害其使用功能,无异于舍本求次。因此,使用功能是形式美的前提,形式美使使用功能更加完善,二者的协调显得尤为重要,不可偏颇,只有处理好二者关系,才能为冷冰冰的物质赋以人类的情感和精神内涵。

室内设计的形式美还体现在与时代特征的融合上。当下人类已经步入信息化、全球化的后工业、后现代社会,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交往日趋频繁、文化渐趋融合,诸多文化的碰撞和渗透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风格迥异、名目繁多的风格样式呈现出空前丰富的室内环境景观,但是,室内设计者不应忽视的一个问题是,在空前繁荣的文化大融合、风格大比拼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盲目堆砌的所谓“装饰”,以为追求富丽堂皇的感官体验,无法彰显积极的时代精神,更无设计感和格调可言。不同时期、不同文化的时代感在表现形式上是有差异的,文化的交叉和融合并不代表风格的混用、滥用,无论以何种风格为主,由设计理念体现出来的形式美感则是不能随意摒弃的。

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形式美已不再是孤立的外在形态概念,需要综合考虑设计对象的使用功能、时代特征以及设计者的艺术技巧、审美意识,结合众多观者的审美心理需求,在充分考虑空间的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完成更多的富有意蕴的室内空间设计作品。

二、文化重构

正如前文所述,在这个文化大融合、大渗透的时代,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强势文化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侵入我们这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年轻一代来说似乎越来越陌生。这种在我国各行各业普遍存在的文化以及生活方式的“后殖民化”现象,也让众多室内设计者陷入迷惘,如何在现代、后现代文化的语境下完成抽象的文化定位,是诸多室内空间设计者面临的巨大挑战。

中国传统文化崇尚自然、尊重自然,建筑设计主张天人合一、注重建筑空间与自然的完美交融;而现代西方的建筑理念可以用一个“简”字来概括。其实,每个国家的室内设计发展历程一般都是从本土设计风格转为现代设计风格,再逐渐转变为在现代风格的基础上凸显本土的设计元素。

现代主义风格提倡的是一种简约的、几乎没有装饰的建筑理念,主张摆脱历史上传统设计风格的束缚,并由此形成了一种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国际式风格”,形成了千人一面的建筑样式。这种“国际风格”是对传统的民族性、地域性特征的颠覆和摒弃,形成的是一种没有个性的趋同化的室内空间设计局面。现代主义风格在最大限度的满足建筑室内空间的使用功能的同时,也失去了民族文化脉络所具有的亲和力,是对传统民则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无情毁坏。设计师需要努力寻找中西室内设计风格的契合点,不能盲目简单的复制克隆西方经典现代作品。

传统本土风格向现代风格的转换,应该是以本土室内风格的存留为前提,有所存留才能有所转换。中国传统室内设计门窗花式较多,空间分隔多借助美轮美奂的雕花屏风、落地罩等实现,天花板、房梁多采用彩画装饰,室内陈设也以富有中国风韵的字画、瓷器、青铜器以及各种手工艺品为主。在当代中国社会,相较于这些传统的雕棺画栋、飞椐斗拱,现代主义设计风格显然更适应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快节奏的生活需求。但是,转换并不等于完全舍弃,我们对于西方现代风格应该采取“借鉴”而不是“全盘接受”的态度。有所借鉴才能有所创新,有所创新才能更好发展,中国当代室内设计需要的是传统元素与现代室内设计风格的合理共存,做出更多的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当代室内空间设计作品。

三、以人为本

在现代社会,“以人为本”已成为对社会各界、各行各业的普遍要求。每个人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室内度过,无论是室内空间设计的形式美还是文化意蕴,归根结底都要源于居住于其中的人们的感受和评价。人们总是期望通过设计师的设计来改善自己的生存、工作环境,因此,对于与人类生活起居息息相关的室内空间设计来说,“以人为本”的原则理念显得更为重要。

室内环境包括未然在我们周围的所有设计环境因素,大到墙壁、天花板、地板,小到家具、灯具、装饰物,还包括营造室内气氛的温度、灯光、色彩等,这些因素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当人们被室内环境包围时,人们的思想意识、情绪行为等也深受其影响。

室内设计不仅是一种艺术行为,更是一种情感体验。因为熟悉或者习惯,人们经常忽略室内空间给人类带来的存在感,但是空间却着实在影响着人们,甚至控制着人们的情绪活动。设计师通过自己的设计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也通过设计作品来满足使用者和观者的的情感需求。人们对客观物体的感知主要是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来实现的,综合运用各种感知器官,才能获得最接近事物本真状态的体验。这种对物体的整体感知超出了单一感官的片面性,有助于强化对身处环境的客观认知。在进行室内空间设计时,设计者除了要在室内呈现的最终外在形态上下功夫外,还应注意建筑装饰的材质和品质,使观者获得全方位的愉悦感知体验。

因此,室内空间设计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创造一个人们愿意在此驻足和停留的生活环境,并能够在情感和精神上给人以抚慰和享受。世界在发展,人类在进步,人们对室内空间设计的需求也存在着相当的变数,但是,“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则是亘古常新、永不过时的。

四、结语

室内环境作为人类置身于其中时间最长的空间环境,合理的空间构架和规划会影响到每个家庭、每个个人,并且能够给人类带来关乎情感和心灵方面的体验和思考。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注重形式美、考虑文化意蕴、坚持“以人为本”的室内空间设计将会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张绮曼、郑曙D.室内设计资料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2]康海飞.室内设计资料图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高钰.室内设计风格图文速查[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4]史坦利・亚伯克隆比、赵梦琳.室内设计哲学[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

上一篇:对“选秀热”现象背后的冷思考 下一篇:从东北风土人情解读二人转之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