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主持人的个性化语言

时间:2022-09-12 03:57:20

论主持人的个性化语言

摘要:论主持人的个性化语言,是一个常变常新的研究话题。随着主持人艺术研究的不断发展,学界对主持人的语言的探索从未止步不前。不同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能够表现出不同的语言艺术特色,其个性化的语言风格是无法复制的,这和主持人的自身修养、气质、性格、人生阅历等紧密联系。本文将对不同的优秀节目主持人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进而阐述主持人的个性化语言的特色。

关键词:个性化语言;逻辑性;文化意蕴;生活气息;幽默感

中图分类号:J9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3-49-3语言的个性,即个人独特的语言习惯,“是指个人惯用的组织方式和特有的表达手段”。①①稼运汉,《汉语风格探索》,商务印书馆,1990年。语言,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表现,“语言不仅仅是语言本身的事情……它还是一个人独特的心理特征和精神风貌的外化,是个人思想、品性、修养和能力在语言应用中的反映”。②②吴郁,《主持人的语言艺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每个人的出身、环境、经历等不同的人生阅历,其语言特点也是不一样的。这不仅是指语言外壳部分,即吐字发音,更是指内涵部分的思维意识,道德品质等方面。富于个性的主持人语言鲜活,其话语的组织方式和表达手段都具有独特的味道,这些都将塑造出“这一个”鲜活的主持人形象。让受众在接受语言信息的同时,又能直接地接受到主持人的作风、品行、修养、性格等方面的信息。事实上我们也看到,被人们公认的非常优秀的主持人,都是具有鲜明的个性化语言风格,“他们在节目中有相当深层次的参与,他们在节目里对受众说的话,有的直接出自他们的手笔,有的经由他们用心润饰,不论哪种情况,都以个性的思维,个性的感受,个性的语言方式来包装节目”。③③吴郁,《主持人的语言艺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

主持人个性化的语言风格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 富有逻辑性。这类语言常常显示出主持人思维缜密,观点明确,有独到的视角,独特的思维,语言组织严谨有序。这类主持人的理论基础和知识结构都比较深厚、合理。所以在评析时事和社会现象时能举重若轻、深入浅出。故而他们的语言,经常能表现出他们的敏锐与睿智。

如白岩松在《东方时空》节目《面对面》的板块中,面对“外国老板罚中国雇工下跪一事”的结束语:“曾经的贫穷不该是我们觉得比别人低一等的理由,金钱更不是使我们双膝发软的原因。我要说,在奔向富裕的道路上,站直了,别趴下,更不要跪下!”这样的语言带有浓重的思辨色彩。

白岩松常从多种角度、多个层面发表自己的见解,在1998年的“隐私热”中,他在《面对面》里做了一次题为“隐私热另说”的谈话,其思维方式的独特让人难忘:

星期天的《实话实说》针对隐私这一热点来了一次针锋相对的讨论,作为一个听者,相信很多人在电视机旁也都有着各自的看法,我也一样。作为1998年出版界的热点,无论你赞同还是反对,“隐私热”都不可改变地存在着,因此在热流之中思考似乎是应该的。概括起来说,隐私热的出现让我们有“一个进步、一些怀疑、一点反思和一个应该”这4点想法。隐私热在今年出现其实是社会的一个进步。在很多年前,邻里乡亲呼吸声相闻,挣得差不多,从父辈开始大家就熟悉,成长史也没得隐瞒,何来隐私之说?更何况出版界挂帅,谁来关心什么隐私。但现在不同了,生命道路在多元的社会中各不相同,出版业也百花齐放,隐私也成了中国人挂在嘴边的话语,不是进步是什么?……④④吴郁,《主持人的语言艺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

白岩松富有逻辑性的语言风格,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并没有像大多数评论者那样把“隐私热”一批到底,而是将其当作一个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社会现象去理性的分析。不是说什么事情说出个“几点想法”就是逻辑,而是这“几点想法”说出的是老百姓关心的、感兴趣的、又说不出来的。“摆事实,讲道理”是议论的基本,但的确,他的逻辑是为了让受众更理解,而非为了逻辑而逻辑。

二、 富有文化意蕴。这类语言风格常常蕴含着浓郁的书卷气和诗情画意。主持人遣词造句精当准确,状物抒情形象鲜明。表现在话语的外在形式上:语气温和、委婉,富有磁性。因此在节目流程中能体现出他(她)的语言的美感和韵味。加之,主持人间或融入象征、拟人化、双关、比喻等修辞艺术手法,更能体现出自己的文采。而要做到只一点,光靠口才是不行的,还需要文化的积累。

上海东方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曹可凡,主持风格端庄大方、亲切自然,又不失诙谐风趣,具有浓郁的书卷气。在主持《中国书画与艺术市场》节目中,他邀请了四位中年画家结合自己的创作来谈如何看待中国画的继承和发展。在节目一开始,曹可凡开宗明义:

上海自开埠以来一直是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本世纪初,以任柏年、虚谷、吴昌硕为代表的一批书画家开创了具有独特风采、富有历史意蕴的海上画派,为上海画坛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近年来,科学的昌盛,信息的便捷,交流的繁荣,视野的开拓以及观念的更新,画家对自身价值和艺术个性的认可和强化,包括上海人表现在艺术上的开明和大胆,涌现出像黄宾虹、林风眠、刘海粟、徐悲鸿、陆俨少、程十发等一批艺术大师,他们各自达到了艺术的高峰,表现出强烈的艺术个性,蜚声海内外。而一些中青年画家在这千载难逢的盛世,更是义无反顾地力避风格上的“清一色”,在艺术创作中,他们擅长兼容并蓄、融会贯通,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广泛吸收西方绘画表现手法,又力求在作品中融入民间艺术的精神,使作品既具有时代风貌,又富有民族色彩,这些中青年画家在艺术观念上大彻大悟,在表现手法上又大破大立,塑造着崭新而丰满的自我,形成了一个百花齐放的艺术群体,于是我们请四位活跃在上海画坛的中青年画家结合自己的创作来谈谈自己如何看待中国画的继承和发展的。吴洪林,《主持艺术》,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

节目主持人要想在现场应对自如并在应对中产生“火花”,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广泛的知识面。有了丰富的知识储备才会有睿智的头脑、敏捷的思维、深刻的见解、精辟的语言,才会得到观众的充分信任。曹可凡自1987年在上海电视台主持《诗与画》栏目以来,对书画一直孜孜以求,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化意蕴,对书画仅仅一知半解,是不可能将这篇开首议论做到“谈实说派,有品有味”的。

三、 富有生活气息。这类语言风格在表述过程中往往流露出主持人自己对生活的见解,其话语像一本活的生活指南书。他们对语言并不作过多的文学性的修饰,以质朴、平凡的说话模式与受众交流。主持人对生活、人生的感悟,使受众体会到平等对话的愉悦,增强了自身亲和力,渲染了节日的轻松气氛。

中央电视台资深主持人沈力老师的主持语言就很有个性。她的本体形象温文尔雅,而这与她主持的《夕阳红》所需要的节目形象非常吻合。她在主持语言上非常讲究,展示了独特的个性魅力。有一次,节目中播放了一段老年人扭大秧歌的节目。编辑撰写的串联词是这样的:

老年朋友,看了这些由老年人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的舞蹈节目,您觉得开心吗?

沈力老师将之改成:

观众朋友,我们看到了刚才跳舞的这些老同志,论身材吧,并不那么苗条;论动作吧,也不那么规范。可当他们操劳一生重新迸发出热情的时候,身材和动作又算得什么哪!他们不是在追寻青春的脚步,而是在讴歌幸福的晚年。让我们的心伴随他们那欢快的脚步,一起跳动吧!徐敏,《访主持人沈力》,见《荧屏之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

在这个例子里我们看到,主持人沈力并不是站在一边,以一个局外人的感受蜻蜓点水般地说串联词,而是用心体会,将心比心地与观众交流沟通。她的语言亲切、随和,设身处地地关心受众,让老年朋友们听起来不生分,就像每天家门口一起跳舞的老朋友,让《夕阳红》更贴近老年朋友的心。

北京电视台《元元说话》的主持人元元特爱琢磨着以京城老百姓的眼光、心理和口吻“说事儿掰理儿”,因此,元元的议论常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观众称赞元元“说话在理儿”,在《孩子不知柴米贵》的片子里,元元以贴近百姓而又有鲜明个性的方式跟观众“唠理儿”:

近来常听人议论,孩子的东西太贵了!据说很多工薪族要把每月收入的2/3花在孩子身上――再苦不能苦孩子――这是中国父母的一贯信条。于是儿童用品受到鼓舞,一帆风顺地高档起来,让人觉得这些商家真有点趁火打劫的味道。多亏现在家家只有一个孩子,要像从前那样每家三五个,还不得让我们的爹娘吐血呀!即便如此,孩子还未必领情,于是家长们感叹,孩子不知柴米贵。有个著名的说法:给孩子一条鱼不如教会孩子如何去钓鱼。但是钓鱼的多与少同样考验我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比如说现在,当你走在街上,永远会有人驾着豪华车与你擦肩而过,路两旁的高档住宅永远越修越棒,可价格也永无止尽。每当这个时候,不具备沉着素质的人免不了会内心翻腾。所以我认为,要让孩子从小懂得:有些东西是我们得不到的,得不到,我们就不要,不要,我们同样能生活得快乐。吴郁,《主持人的语言艺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

其实主持人在镜头前最要想清楚的问题就是:我是谁?当然了,得是主持人。但这主持人还得有更具体的身份。是邻家的小妹妹,还是知心的大姐姐,是很有说服力的师长还是特热心的哥们儿……这些身份的细微不同,决定了主持人的主持状态。主持人只有确定身份,才可能有真实的生活气息。

四、 富有幽默感的语言。这类语言风格体现出主持人话语的机趣、诙谐。以举止和语言的幽默、诙谐充盈于主持过程之中,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他们不苟言笑,却富有智慧的火花,不居高临下,却不乏精神的启示,以其个性魅力,将人们带入一个风趣的、活泼的,又具有思想深度的境界。他们常以巧妙的比喻、善意的调侃或声东击西、旁敲侧击等语言技巧来赢得受众的青睐。在欢笑声中使很多误会得到消除,使矛盾得到化解,再棘手的问题也能得到解决。

在每次录制《实话实说》节目前,崔永元都要讲几个故事或笑话作为热身,来缓解嘉宾和现场观众的紧张情绪。有一次节目开始录制前,一个小嘉宾问今天的主持人是谁,崔永元回答说是自己。这时,那个小嘉宾说:“叔叔,你长得这么难看还当主持人啊?”试想,当时的气氛一定让人尴尬。但是,他却灵机一动,回过头把小嘉宾的话告诉了观众,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份尴尬。现场的一百多人宽容地笑了,并且用掌声给崔永元以自信。现场被一种轻松的氛围包围着,节目也顺利的进入了录制阶段。崔永元正是抓住了一个不起眼的机会,说了一句再普通不过的话,才产生了幽默的效果,带给人轻松的感受,给现场营造了一个轻松的氛围,使得谈话也很顺利地进行。

崔永元的魅力就在于他的即兴幽默。在《实话实说》的《熊猫教授》那期节目中,有观众问熊猫专家潘文石:“广东人什么都吃,越珍贵的东西越喜欢吃。潘教授是否能到广东去做做老乡的工作,让他们少吃珍贵的野生动物?”出生在广东的把熊猫当孩子一样喜爱的潘文石笑着说:“这个事情要慢慢来,广东人各种各样的东西都吃,只要天上飞的不是飞机,地上跑的不是汽车,海里游的不是轮船,他们都吃了。”他下意识地用了一个专业概念说:“这也是广东人在进化过程中的一种生存本能,是一种适应。可是广东人就吃不了馒头,因为他们的消化系统不适应……”崔永元立刻发现了“进化”这一谈话中的“兴奋点”,待潘教授谈完如何建立保护动物和环境的意见之后,崔永元慢慢地说:“有人担心,广东人要是再进化,连天上的飞机都吃了。”潘教授和现场观众立刻笑声一片。不要小看这一场笑声,正是这样的笑声成就了《实话实说》,使得它有别于一般的谈话类节目,使得现场充满了欢乐,可谓其乐融融。这就是崔永元的语言魅力,个性魅力。吴洪林,《主持艺术》,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

主持人是以“我”这种个人的身份主持节目并与受众交流的,那么,他(她)自己的个性必然会呈现在受众面前。只要呈现得得体,主持人就会在受众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他的独特风格,从而成为受众心仪的节目主持人了。由此可见,现代化媒体传播事业的高度发展,促使主持人必须保持和张显自己的个性语言,以符合受众的审美需求,收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在探索和形成个性化语言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 切忌雷同,要创造自己的个性,不盲目模仿。有的主持人不顾自身条件,不管节目内容和受众的需要,盲目模仿他所崇拜的同类节目主持人。这种模仿,反而限制了他自己个性的发挥,邯郸学步,失去了自我。即便是模仿得很像,又符合节目要求,但“千人一面”、“千人一腔”,又何谓个性语言呢?为什么不能在节目中表现出自己的个性,而一定要走模仿他人的窄胡同呢?“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可以发挥,何不扬长避短使自己日趋完美呢?通过四年的专业学习,以及我在诸多电台电视台的实践经验,所以,模仿只是初级阶段的一种学习手段,而独立工作、不断探索才是为培养自己独有的气质、个性、语言的重要过程,只有二者完美地统一之后,才能形成自己独有的个性化语言风格。

二、 正确处理主持人的个性与节目整体的关系。主持人的个性化语言要与节目形式和内容有机的结合,不能单纯强调个性化语言而忽视节目的形式和内容的规范。强调主持人的个性化语言,为的是优化传播效果,把节目的内容更真实、生动地展现给受众。受众不是来看主持人的自我表现的,而是要获得新闻及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信息。节目主持人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应对节目的内容和深层涵义向受众作正确的诠释和剖析。主持人的语言风格要“量体裁衣”,符合节目的需要,这样才会自觉摆正个性化与节目的整体关系。

综上所述,主持人的个性化语言是建立主持人个性形象的关键,是树立主持人形象的重中之重,我们需要不断地分析和总结,才能探索出与时俱进的,贴合时代脉搏的,符合广大受众需求的发展道路。在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时代,主持人只有对自己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才能不断进步,以期更好地为广大受众服务。

参考文献:

[1]张颂.情声和谐启蒙录[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8.

[2]赵志刚.播音主持简明教程[M].南京:江苏省新闻出版局,2005.

[3]崔永元.不过如此[M].北京:华艺出版社,2011,12.

[4]杨澜.杨澜访谈录[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4,1.

[5]白岩松.痛并快乐着[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0,1.

[6]曹可凡.谈话节目主持艺术[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6.

[7]吴郁.主持人的语言艺术[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10.

[8]吴洪林.主持艺术[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3.

作者简介:

董蓓,女,南京人,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播音系主任,副教授。

上一篇:论中国电影音乐中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 下一篇:自行研制手术病人上肢束缚带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