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形势下初中政治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时间:2022-09-12 03:50:32

新课程形势下初中政治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摘 要:在新的社会主义经济形势下,教育要发挥其与时俱进的特性,采用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方法,对其内容和形式进行合理化的变革,为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健康的、专业化的人才。本文主要就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政治教学改革和创新进行简要的分析。本文分析了新课程形势下初中政治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对新课改中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作了阐述。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政治;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这与传统的课堂教学重视知识传授相比,是一大跨跃。以这一新理念为灵魂的思想政治新教材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构建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树立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发展性教学观念。笔者作为在政治教学第一线的政治教师就新课改下的初中政治教学浅谈自己的看法。

在初中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认识到政治教学的重要性,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的现状,促进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改革和创新,从而有效提高初中政治教学质量,完善学生思想道德素质。那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要如何有效地促进初中政治教学工作的改革和创新呢?

一、新课改中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

(1) 重视探究性教学 政治知识本身就具有丰富生动的实际内容,而表现它的语言、文字则是抽象简单的。学生所学教材,只是由语言、文字所汇集成的书本知识,这就要求学生不论学习什么知识,都要透过语言、文字、符号、图表把它们所代表的实际内容想清楚。按照心理学的观点,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作为中学生的学习,让他们的学习丰富起来,必须从实际中去体会,否则学生只围着文字符号转,会越来越枯燥,甚至厌学。实践的形式是多样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探究性学习。所谓探究性学习,即从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以及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从而获得知识与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探究性学习把学习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开展探究性学习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变“死记硬背”书本知识的学习方式为通过各种“实践”培养能力的学习方式,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在做中学”、“在尝试中学”“在玩中学”等新型的学习方式,扭转过去那种只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领会和学习政治课所倡导的做人道理。教师可以把所教内容拟成小课题,让学生去借助网络或书报收集组织材料、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可以放心地让学生去研究教材、发现问题、组织授课。

(2) 运用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思想政治课有较多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学生易产生厌学情绪。运用形象生动的教具,则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或旋律回响,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或影片放映,强化学生的记忆,进而逐步将学生激发出来的情感导入对思想政治课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之中,使深奥的原理经久不忘。运用情感进行教学,教师必须有真情实感。教师充满激情的讲述,可以使师生的情感融通,产生很强的艺术感染效果,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所以,教师在陈述充满激情事件时要情绪饱满,慷慨陈词,以达到渲染气氛、煽动学生情感的效果;而在讲述充满真情故事时,则要语气轻缓,和风细雨般把真情渗入学生心中,使他们为之动情。

(3)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传统的教学是教师一言堂,教师成了主体,学生被动学习,教学效果差。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教师的教育思想发生了很大转变,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创造自由欢快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扩展课堂空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4)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贵有疑,大疑大进,小疑小进。中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表现欲,因此,老师要利用并保护好这一特点,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打破传统的教师观,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学生这个主体,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毫无顾虑地提出问题。

对学生提不出问题或提出的问题不着边际,毫无价值,老师也不要轻易否定,而应给予必要的引导,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如提倡先思后问.鼓励学生不耻下问。一题多问等,老师作恰当适时的点拨,把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掘出来。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能独立回答的,老师决不能代替,回答不出的可给予必要的启发,可以采用同学间相互提问、相互解答,同学之间更易引起共鸣。解疑使学生有了合作探究、相互学习的机会,合作探究教会了学生的协调发展,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培养了团队精神。相互学习使其进取精神增强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教师在必要时,作以点评,归纳或总结。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便无需教师和家长的监督,学生也会学得认真、学得开心。兴趣是做任何事情的原动力,是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达到预期目标的一个有力保障。

初中政治课程的内容,相对于语文课程的内容而言是枯燥无味的;和英语课程相比,又因其少了一定的陌生性而使学生减少了对其的好奇度,这也就使得学生在有繁重的学习任务时,对政治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在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马克思曾经说过:“创新思想就像一颗种子,它是人的生命进发出的最鲜活的、最灵活的火花,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播知识的种子,而是在于启迪唤醒学生的创造思维,使得种子发芽、成长。”马克思的这段话,体现着创新教育的思想。随着新教材的推行,我们应该改变教育理念,改进教法,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和引导。

上一篇:浅谈检验与临床沟通的重要性 下一篇:关于焊接技术教学的几点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