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管滴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配合

时间:2022-09-12 02:35:36

骶管滴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配合

【摘要】目的介绍骶管滴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我科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采取骶管滴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0例的护理进行总结,结果:300例中,治愈203例,显效83例,好转10例,无效4例,致马尾神经综合症1例。通过护理手段及预见性护理措施,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总有效率为94.7%。结论:,护理人员术前充分评估患者,全面仔细的术前准备;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密切监护和熟练配合,术后精心护理和细致观察病情,是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关键。

【关键词】骶管滴注;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222-0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纤维环破例,髓核向后脱出,刺激和(或)压迫脊神经或脊髓,产生以根性坐骨神经痛为主要症状的腰腿痛[1]。骶管注射是通过骶裂孔穿刺将混合药物注入骶管及相邻的腰椎管硬膜外腔的治疗方法,局部神经阻滞剂可达到迅速镇痛的目的,半合成肾上腺素皮质激素可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局部血液和淋巴循环。神经营养剂可促进受损的神经组织恢复。骶管注射是目前治疗腰腿痛的常用途径,我科自2010年至今采用骶管注射治疗腰腿痛300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300例患者中,男205例,女95例,年龄18~60岁,平均45岁。病程15天~20年,主要因腰痛或腰腿痛来诊。全部患者均行CT检查,MRI检查50例。300例中,L1.2.~3.425例(5%),L4.5174例(58%)。L5S1101例(37%),2个间隙以上的有37例(12.3%),单侧神经根受压255例(85%),双侧神经受压45例(15%)。合并椎管狭窄12例,合并椎体滑脱5例。

1.2操作方法患者取府卧位,腹部垫枕,保持头低臀高位,常规消毒后无菌操作,选择骶裂孔穿刺点,用9号针头沿着骶裂孔中心与皮肤成45度角刺入,穿刺针阻力突然消失,即进入骶管腔内,回抽无血液及脑脊液,缓慢注射生理盐水,推注过程无阻力,患者无局部肿胀,再缓慢注射配置混合液。配置的混合液为:20%利多卡因4毫升,维生素B120.5毫克,地塞米松10毫克,0.9%氯化钠20毫升,在5分钟内注射完毕。注射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有无特殊不适,注射后平卧半小时患者无反应后才能下床活动。

2护理配合

2.1术前护理

2.1.1完善各项实验室检查,如: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

2.1.2做好心理护理,由于患者骶管注射治疗过程不了解,顾虑大,甚至有恐惧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尽可能多与患者接触,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向患者介绍骶管注射治疗的基本原则和操作规程,讲解治疗的必要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使患者解除疑虑,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积极配合治疗。

2.1.3嘱患者术前洗澡,不宜进食过保,术前排空小便。指导患者适应床上饮食、大、小便。

2.1.4.治疗室准备,术前对治疗室进行规范化消毒,根据季节调节好温度湿度。准备好急救药品和器械,协助患者去合适。

2.2术中配合协助医生注射药物,再次三查七对,常规消毒铺巾,严格无菌操作。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感觉,如紧张引发的心跳加快,晕针等突发病变反应,可与患者交谈分散起注意力,消除患者恐惧心里,备好急救物品预防术中并发症。

2.3术后护理

2.3.1术后嘱患者去枕平卧2小时以防低颅压反应,多饮水,注意排尿时间。3天内少吃不易消化、高糖高脂食物和易引起腹胀的食物牛奶、蛋糕等。多进水果蔬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并告知患者治疗后3天内禁止洗澡,以防穿刺部位感染。治疗过程中睡硬板床,以减轻对腰的负担。

2.3.1由于骶管封闭治疗后可产生一定的循环紊乱,应注意观察病人的面色呼吸血压心率极其有无发热,局部疼痛等。观察患者有无头痛头晕症状。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如血压下降,呼吸抑制等。

2.3.2并发症的护理骶管滴注常见并发症有穿刺局部出血、血肿、皮肤感染、短暂性低血压、头晕头痛、过敏反应、神经跟损伤、局部药中毒、全脊髓麻醉甚至死亡[2]。本组300例患者中,穿刺部位肿痛多为早期病例,可能与穿刺技术不熟练及多次穿刺有关。1例出现马尾神经综合症,由于发生了没有预料到的后果,病人表现为惊慌失措,恐惧万分,家属一时无法接受现实,迫切要求尽快得到最佳治疗护理。遵医嘱立即给20%甘露醇250毫升加地塞米松5-10毫克快速静脉滴注,维生素B1100毫克,B120.5毫克肌肉注射。每日一次。并配合电疗,微波治疗,针灸,中药热敷等物理治疗。

2.3.3功能锻炼功能锻炼可以增加腰椎的稳定性和活动能力。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可以增加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功能恢复,减轻疼痛与麻木等症状有明显作用。因此,在病人完成第二次注射后护士需指导病人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如仰头挺胸运动,直腿提髋运动等。并告知病人锻炼要循序渐进,以能耐受为度,不可急于求成[3]。

2.3.4注意事项为减少并发症发生,操作时应做到:(1)严格无菌操作,规范操作,避免粗暴进针;(2)注意患者骶裂孔有无变异、闭合,防止无法进针;(3)肿瘤、青光眼、活动性结核、全身性感染、穿刺局部皮肤或深部感染、严重消化道溃疡、精神病、妊娠、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各种出血性疾病者禁用。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后可用,患者月经期慎用;(4)密切观察体症。滴注要慢,轻微头晕者停药片刻或减慢滴速可缓解,重者应立即拔针;(5)临床治愈后,应尽可能多地休息,1~3个月避免久坐及重体力劳动,以防复发。

3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改良Macnab标准评定[3]。治愈:腰腿疼痛消失,直腿抬高70°以上;显效:腰腿疼痛明显好转,直腿抬高(50~70)°;有效:腰腿疼痛减轻,直腿抬高10°以上;无效:症状、体症无变化。

4结果

随访2个月~3年,平均1.5年,治愈203例(67.6%),显效83例(27.5%),有效10例(3.5%),无效4例(1.4%),总有效率95%。

5讨论

骶管注射属于有有风险的医疗操作。必须严格把握其适应症和禁忌症。术前务必做腰骶部CT或核磁共振。若有巨大腰椎间盘突出、骶管内肿瘤(占位)时,手术风险非常高,出现马尾神经综合症的几率也将大大提高。治疗时,除医生熟练的操作外,合理的护理干预是巩固和提高该病疗效,减少并发症并降低复发率的重要措施,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4]。

参考文献

[1]谭冠先.疼痛诊断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08

[2]龚忠厚,李遐,叶莹莹,等.骶管封闭治疗腰腿痛国内进展[J].颈腰痛杂志,2005,26(2):145-147

[3]何建阳,兰允平综合护理干预提高腰椎间盘突出治疗效果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2,10,32(10),1096

[4]王爱华吴成如临床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J].颈肩腰腿痛杂志2011,32(5)72-73

上一篇: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临床研究 下一篇:药物性肝损害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