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种催青技术措施

时间:2022-09-12 01:50:34

蚕种催青技术措施

摘要 阐述了蚕种催青技术措施,包括坚持质量意识、调节好起点胚子、适当人为干预、关键胚子准确到位、确定发种时间、重视补催青后续工作等,以确保一日孵化率在96%以上,提高蚕种的信誉度。

关键词 蚕种;催青;技术措施;一日孵化率

中图分类号 S882.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8-0261-02

蚕种催青就是把活化的蚕卵保护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线等环境中,使卵内的胚子按要求健康整齐发育,直至孵化的过程。孵化前一天,由于蚕卵颜色转为青色,所以称为催青。催青目的:一是促进蚕卵发育的整齐,预期孵化;二是一日孵化率高,减少饲养的批次,是养蚕省力化的保证;三是使蚁体强健,是提高蚕茧产、质量的有效措施。在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的资助下,通过多年实践,针对实际的情况进行技术创新与设备改进,创造适宜的软硬件条件,综合考虑温、湿度及气象条件,主动进位,提前准备,抓住关键,措施执实,确保蚕种一日孵化率达到96%~98%,体现了蚕种催青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提高蚕农对蚕种质量的满意度。

1 明确责任,牢记质量意识

催青是一项责任心强、技术要求高的工作。催青室必须制定消毒防病制度、值班考核制度、催青操作规程制度。在催青前期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使每个参与者知晓催青工作的关键性和重要性,明确责任职责,牢记质量意识,为催青工作所需的目的温、湿度和气流、光线等合理调节到位奠定思想基础,增强工作行动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2 因时而变,调好起点胚子

蚕种是一类特殊的商品,生产与供给需相适应,计划性很强。不同种场批次,同一种场不同批次的蚕种起点胚子有所开差,进室后一般在丙1~丁1之间。不同阶段的胚子适温不同,如出库胚子丙1、丙1+、丙2-。丙1发育适温15 ℃,在15 ℃中发育快,20 ℃中发育慢。丙2、丙2-发育适温20 ℃,20 ℃中发育快,15 ℃发育慢。因此,15 ℃为保护温度,促进发育慢的丙1、丙1+向前发育,而抑制发育快的丙2、丙2-,缩小群体开差,起到等齐的作用。切忌用20 ℃温度保护,发育快的更快,慢的更慢,开差拉大。发育开差不同,需要不同的温、湿度予以调控,方能确保一日孵化率。蚕种调运入室后起点胚子的调节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措施,蚕种入室后进行发育排队,将发育基本一致的放入一室,针对不同的发育进度,进行合理的温、湿度等调控,以达到同日孵化的目的。具体保持催青室温度15 ℃,干湿差1.5~2.0 ℃,以待蚕种入室。入室后及时解剖,根据胚子的发育进度,安排到不同的催青室内,给予不同温度保护,即时予以不同调控手段,力求达到发育的整齐一致[1-2]。

3 改变措施,适当人为干预

针对催青室局部温度有细微差别,积少成多,胚子间积温有开差的情况,在保证目的温、湿度等前提下,利用上、下层,四角与中心的温差进行调节,以达到不同批次、同一批次各盒蚕种之间积温一致,发育齐一。通过摇种、催青架或蚕种架之间的变动交换,可有效地减少胚子发育所处小环境的差异,达到发育上的整齐。

4 关键胚子,掌握准确到位

催青上的3个关键胚子:丙2、戊3、己4[3]。丙2是加温起点胚子,蚕种进入催青室后一般已达到,秋季尤其明显。着重掌握的是戊3、己4胚子。戊3是高温感光点;己4是黑暗保护点,可以初步确定发种时间。通过实践,参考资料,结合实际来明确胚子每天必须达到的发育进度。戊3是高温感光胚子,过迟升温影响化性,降低蚕茧产质量;过早升温则发育不齐。结合蚕卵解剖,严格掌握催青标准,按期到达戊3。当大部分胚子为戊3,少数为戊3+,不见戊2,即时转入高温感光,6:00左右绝大数进入戊3为佳。己4见点当天8:00春季达15%,秋季5%为宜。同时根据戊3高温感光发育进程相对较快,而己2后发育相对较慢的实际,从戊3~己2期适当增加解剖次数,及时掌握己1期,以确定高温感光的调控温度从25.0~26.5 ℃不等,确保己3期当天8:00出现10%~20%,春季宜多秋季宜少,这是由于外界温度高低不同而决定的。

5 区别对待,确定发种时间

胚子发育到己3时就可初步确定发种与收蚁时间了,这只是一个理论时间。一日孵化率的高低还与补催青工作到位与否有一定的关联[4]。根据不同共育室的补催青硬件设施的差别,区别对待,将春季蚕种发育适当偏快1/4个胚子(6 h)、秋季减慢约1/4个胚子(6 h)的进度,以控制发种运输过程外温影响与补催青温度调控不到位而造成的发育开差。同时,根据蚕种发育进度,来确定发种的先后顺序。做好蚕种运输途中的安全防范工作,确保万无一失。

生产上遇到突发事件时,如气温骤降、桑树霜冻等需延迟收蚁的,应以转青卵冷藏推迟收蚁时间为最佳。即蚕卵全部转青,略有苗蚁,此时蚁体完成,是适宜冷藏的时期,以温度3~5 ℃、干湿差1.5 ℃,保持黑暗,可冷藏3~5 d,不超过7 d。冷藏时需注意2点:黑暗处理和经过中间温度过渡。

6 提高认识,重视后续工作

补催青是蚕种由催青室领到蚕室后,在孵化前继续进行合理的温、湿度和黑暗保护的一项重要的后续工作[3]。保护不当会造成孵化不齐、蚁蚕虚弱、死卵增加、蚕茧产、质量降低。领种前一天将小蚕室升温到27 ℃以上,排除消毒药味。领种当天温度降到21 ℃,干湿差2 ℃。蚕种到室后,立即摊种均匀无重叠,上盖蚕网防滚动,进行黑暗保护,调节好温湿度,逐步升温至25.5~26.0 ℃,干湿差1.5~2.0 ℃,定时换气,适当补湿,保持黑暗。收蚁当天5:00感光,8:00收蚁,这样一日孵化率可达96%以上。

7 参考文献

[1] 李祖德,余华献,王永亮.浅谈蚕种催青技术[J].南方农业,2010(4):25-27.

[2] 何静,王芳,李建华.浅析蚕种催青技术[J].蚕桑茶叶通讯,2011(4):23-25.

[3] 陆秀萍,仲伟程.搞好蚕种补催青的技术要领[J].江苏蚕业,2005(3):28-29.

[4] 王亚琴,吴海荣,杨燕.抓住蚕种催青关键技术 提高蚕种一日孵化率[J].中国蚕业,2012(1):75-76,79.

上一篇:小鼠破骨细胞分离培养及鉴定 下一篇:惠州市惠城区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总量减排措施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