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幅藏风云,翰墨见精神

时间:2022-09-12 12:10:02

王临方先生生长在诗礼之邦的齐鲁大地,自有山东人颀长的身材和儒雅的谈吐、温和的笑容以及大气非凡,敦厚中和的艺术气质;一壶老酒,一杯香茶,一支宣笔是他的最爱。

细观他的作品,既可以感觉到他笔墨的沉着、含蓄,又能领悟到他的豪放、飘逸,“收敛而不失于拘束;脱易而不失于规矩;温柔而不伤于软缓;躁勇而不过于剽迫;狐疑而不溺于滞涩;迟重而不使之愚钝;轻琐而不染于俗吏”。他的笔墨既有“浓、涨、淡”的对比节奏,又有一气呵成、错落有致的气势变化,还有巧妙灵动的艺术韵味,让人耳目一新,心畅神怡。每一幅作品无不透着一种自然之美,天然之气。纵观其作品,通幅的章法布局,时而开,时而合,时而疏,时而密;字的书写,时而重笔压去,时而轻笔疾书,重而大者骨肉丰匀,有一字千钧之感;轻而疾者筋骨若丝,有青藤绕树之妙。这一切,造成一种既能收得住,又能放得开的气势开润的艺术境界。正是这些因素与词的内容化为一体,给人一种强烈的美感享受,对人的精神上、审美趣味上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可以说,古往今来的一切优秀书法艺术作品,都具有这样的品格。

梅花香自苦寒来,伟大的艺术造诣来自于日积月累的练习与坚持不懈的追求。问起他的艺术渊源,他说:“许多人都知道烟台的苹果,莱阳的梨是全国知名品牌,但是,很少知道莱阳还是中国的书法之乡。且不说与陈鸿绶并称‘南陈北崔’的明代画家崔子忠,清代书画家张瑞徵、周兆龙、赵擢彤、李朴、宋汲也是非常了得,近现代书法名家孙墨佛,更是造诣精深,与苏局仙并称为‘南苏北孙’,为莱阳生辉。”王临方的祖上数代,就热衷书法艺术,家有藏帖甚丰,并与时称“南苏北孙”的近现代书法名家孙墨佛、其子孙天牧是亲戚。有这样的渊源家学和学书环境,王临方小时候就受其影响和鼓励,使他和书法有着天然不解之缘。

几十年如一日,他临池不辍,博读历代名帖,广研古今书理,行不离,坐不忘,如醉如痴。据其自云,少时曾先攻柳、颜楷书,后习“二王”与王铎的行草,兼学隶书魏碑。而对孙过庭的《书谱》尤为独钟。因王临方先生长期临池不辍,功底扎实,对书法的体会颇有独到的见解。他说:“不习小字,书法就不显笔锋;不字,书法就不显气势;楷书不过关,书法就会结构失调;行书不过关,书法就会缺乏灵动;功夫不到家,用笔、用墨、布局就会呆板,悟性再好,书法作品也经不起推敲。只有在楷书行书上打好基础,才能在行书草书上站稳脚根;只有在‘文本书法’上狠下工夫,才能在‘图式书法’上探索创新。学习书法绝对不能急于‘有我’,才能够为‘有我’奠定坚实的基础;不要急于求成,才是真正的‘求成’之路。书法不在‘书’而重在‘法’”。正是由于入门正,求道真,王临方先生对真草隶篆,无不稔熟,其行草尤见功夫,字体简洁干练,和谐流畅,如高空悬石,令人震撼。灵感所至,心笔相融。他说:书法是形体之功,具有百家之妙,功到自然成,灵犀相通。如能从有心到无心,有我到无我,人无心无我境界,则能随心所欲。因此,他主张存古学今,立异求新。

正是在立于传统又出于传统的基础上,他的书法才给人以萧散渐远的无限想象空间,其楷书、行书、草书均能从传统中化解出来,融入自己的理解、意志,建立自己的风格。就拿孙过庭的草书来说,其草书笔势起生涩,用笔破而愈完,于险绝中求平淡,而主临方的草书如拔芽连茹,得飘风骤雨之姿,如他所说是高空悬石,风格外肆中闳。他就是这样通过不断地钻研,反复地尝试,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他说:“感谢书法改变了自己的人生。”正因为他书法写得好,在七十年代初,就被招工进厂,从事宣传工作,后很快被调到厂长办公室。那时候,他写书法,练笔不辍,以书会友,成了他人生的一大幸事。此时,他对书法艺术已经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每到一地出差,他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碑林和名胜楼阁,观摩古人和今人的珍贵墨迹,一看就是一天,直到夜幕降临。正是由于他勤奋好学,追求扎实的功底,加之天资聪颖,使得他得以在自己擅长并热爱的书法领域驰骋奔腾。

如今,王临方先生在南方书界已是广得盛名,其书法作品深受海内外欢迎,其书法价格一再攀升。国际交流用他的作品;市里的慈善捐赠活动都必选他的作品;日本、台湾客户对他的作品更是钟爱有加,不惜重金收藏。他本人页被誉为“中国当代书画家百杰”。

“疏能走马,密不透风”。其书法一笔一点,透着刚正之势,也给人以清淡、文静之感,还有一种特别的,空灵,耐人寻味。观赏王临方先生的书法,无论是字的大小、结体、字画、字距,看不到他起笔落笔的痕迹,皆是一种奇特的艺术视觉享受。他的作品章法变化丰富,行笔能纵能敛,整体感强,结体欹正莫测,点画错综复杂,线条枯实互应,故其成就被人给予很高评价。

“艺术是个实在的东西,作字成文,文以载道,来不得半点虚假,它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正像是王临方先生本人,喜欢以茶静心,以酒扬性,以笔抒情;撵笔在手,凭心静气,或行、或草、或隶,或斗方、或扇面,或三尺四尺、或丈二巨制;凌空取势,高峰坠石,挥洒自如,神韵飞扬,黑白之间,风景无限。祝愿王临方先生在未来的岁月中,德馨艺高,墨香弥远,向更加崇高的书法境界迈进……

上一篇:医疗美容视界:美容以公立为“本”多元协作 下一篇:谢百三:外资有望活跃中国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