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边的“野厕”体验

时间:2022-09-11 11:52:08

公路边的“野厕”体验

俗话说:“人有三急”。

这话题有欠文雅,然而不能也不应回避,因为它乃生活的一项内容,是每个身体正常的人每天必做的“公事”,就算外出旅游期间也不例外。

因此,发展旅游,除了安排好食、住、行和游玩等项目之外,还应当妥善解决如厕的问题。

这就必须重视厕所的建设。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厕所不必追求豪华,只要干净、方便就行。这样的要求并不高,遗憾的是还往往达不到。

对于“干净”,用不着作任何诠释。所谓“方便”,就是要让旅客比较容易解决急时之需,特别是人在途中之际。

目前,我国很多旅游车仍无有关的应急设备,很多公路的沿线也未配建厕所,因此定然有不少旅客被迫充当“忍者”,其中定然也有一些旅客因忍无可忍而狼狈万分。据近日报纸报道,京珠高速公路广州至韶关150公里的地段,竟然没有一个供人“方便”之处!公路的设计者定然是一些“超人”,要不,怎么竟会漏掉这种凡人必需的重要设施?

新修建的现代化公路尚如此,一般的公路可想而知。于是乎,私人营建、管理的“野厕”(这是笔者杜撰的词)便在某些“关键”的地方应运而生,而且成了一种特殊的“企业”。近日笔者到九寨沟和黄龙旅游,就有所感受。

汽车从成都出发,走的是东线,过了绵阳,进入江油、平武县境,穿行于高山之上、深谷之中。这条公路虽然弯曲狭窄而且经常塌方,但却是通向九寨、黄龙的必经之道。如今正是旅游旺季,各种型号的旅游车如过江之鲫,每天载着成千上万的中外旅客驰向那令人神往的风景胜地。可是在400多公里的漫漫长途中,竟没有一座较像样的公共卫生间,却有很多“野厕”散布于沿线的山旁、水滨,与令人赞叹的青山绿水极不协调。

这些“野厕”都极为简陋,有的竟是用竹子和尼龙布来围建的。它们大小不一,有时连接成排,有时则孑然孤立;共同特点是连冲水设备也没有,导致粪便堆积,恶臭扑鼻。厕主们极为主动,旅游车甫驶近,就跑出来拦截;对司机都极为关照,除了义务洗车、加水外,还赠以香烟、矿泉水等。旅客入厕一律收费5角,价钱比广州的星级公厕还高,然而人们也只好乖乖就范。

在草木青苍的杜鹃山下,一座“野厕”搭建在潺潺的溪流边,由于只此一家,人们必须排队进入,“生意”特佳。旅游车司机说:“别看这间厕所肮肮脏脏,它的老板每天可以赚得上千元。”这对于尚处于贫困状态的川北高原来说,简直是“大款”矣!大家听后不禁为之咋舌;咋舌之余,还不能不佩服这位衣冠不整、形貌猥琐的“老板”的经济眼光。

尽管“野厕”的经营者无不怀着赚钱的目的,但解决了旅客的燃眉之急,从这一角度来说,可谓“功德无量”。但由于都是因陋就简胡乱搭建,因此既丑化和污染了环境,还可能让旅客染上某种疾病,对国家声誉也毫无好处。

上一篇:三万里西行记――匪夷所思的路桥费 下一篇:礼貌霸权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