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生,被忽视的群体

时间:2022-09-11 09:23:40

中等生,被忽视的群体

【摘要】“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没有出类拔萃的天分,没有耀眼夺目的成绩,就连犯错误都缺乏勇气。他们不受关注,不受重视,生活在“阳光”撒播不到的角落,行走在教育遗忘的边缘。”这一段话就是东子老师笔下的中等生。本文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浅析中等生的成因,以及从家校联系、指定合理目标、帮助学生调整学习态度三方面浅谈让中等生变优的一些想法。

【关键词】中等生成因 家校联系 合理目标 学习态度

在平时的工作中,班级里总有那么一些学生,老师每次看到他们的名字,有印象,却想不起他的学习是怎么样的,课堂纪律怎么样,与同学的相处怎么样。他们就是班级里的中等生。每个班中,“优等生”大约占20%,“后进生”也差不多20%的样子,那么剩下的60%就是中等生。他们是学校中最为庞大的一个群体。

一、中等生对学习缺乏热心的原因分析

中等生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和较强的自尊心,但是学习成绩却总是不理想,始终都处于不上不下的中等状态。对自身的认识不足,缺乏足够的学习热情,缺少与人竞争的勇气。因此他们的成绩平平,既得不到老师的表扬,也挨不着老师的批评。老师在学校里忙绿的工作中,往往会无暇顾及这些默默无闻的孩子。在自己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有时和一些成绩一般,很安静的女生交谈时,会发现他们普遍比较羞涩,不敢把自己的想法和老师讲,认为自己的学习也只能是这个水平了,有的学生要考到九十几分才会高兴,他们对于自己达到八十几分就满意了。但也会有这么一小部分,其实也有自己的想法,只是有时老师对他们的关注不够,激不起他们积极表达的欲望,渐渐地失去自信,变成中等生。是什么原因会让他们对自己失去信心呢?从家庭和学校两点考虑。

1.家庭方面。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成长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平时的教学中,班里的中等生通常有这样的几种情况。一种是家长本身对孩子的学习不上心,只要孩子在学校不惹事就万事大吉了。家长的这种态度必然导致孩子不重视学习,同时也损伤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自尊心。还有的家长给了孩子充足的物质生活,物质需求可谓有求必应。只要孩子好好学习。可是他们忽视了孩子的精神需求,孩子精神上的孤独无法排遣,对学习上的疲累无法释放,逐渐对学习也就会失去动力。也有些家长很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可是一看到孩子的成绩不理想,不问缘由就是一顿劈头盖脸的责问,甚至动手。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应该怎样和孩子一起去处理学习上的问题,不去和孩子分析原因。

2.学校方面。良好的学习氛围是保证学生能愉快学习的基础条件。这是学校、班级的整体环境对学生的影响。

二、提升中等生的建议

1.加强家校联系。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有的学生在家里和在学校的表现不一样。那么加强家校联系,可以使家长和老师在教育上做出及时的调整。同时老师也要有一双敏感、善于发现的眼睛,学生在学校的不同表现恰恰也是反应了老师、家长对他的关注程度。在老师和家长之间搭起一座信任的桥梁,努力让孩子保持积极状态。

2.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状态。要让学生明白不是一定要门门考试都是一百分才算成功。关键是要让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老师,家长要设身处地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尊重孩子的意愿,而不是盲目的要求孩子按照既定轨迹成长。同时也要鼓励孩子将自己在学习上的困难主动与同学、老师、家长多沟通,沟通是理解的桥梁。

3.制定合理的目标。有的学生,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学习对于他们的意义,似乎就是家长、老师对他们的期望,自己的目标不明确,这和孩子这个阶段的年龄发展特征有关。因此有时就需要家长、老师对学生提出适当的要求,督促学生。有的学生不喜欢学习,对学习不上心。家长、老师常常是费尽心思,或者摆道理,举例子,让他们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可任凭软硬兼施,效果却常常并不明显。好多孩子要么厌学,要么磨蹭,学习效率低。在他们看来,学习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要他们学习,显然是要他们承受痛苦的折磨。那么就要先了解对学习不上心的原因,找到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让其对学习逐渐产生兴趣,向积极的方向引导。要让孩子有自己的学习目标,在遵从学生意愿的情况下,自主制定目标,开始的时候可能会有困难,孩子会表现出一定的倦怠,没有持续性。同样也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的努力,督促,从小目标开始,逐步的进步。目标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由孩子自己的实力来决定目标,随着孩子实力的变化而变化,无须过高,也不能过低。符合马斯洛的最近发展区,合理的安排时间。注意劳逸结合,不浪费时间并不是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打球、看电视、上网也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放在合适的时间,让学生做这些事情也是一种调节。

每个孩子都会爱学,每个孩子都可以成功,在家长、老师和自己的努力下,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长处,有自信的,充满快乐的学习。

参考文献:

[1]东子.家有中等生[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美]罗恩?克拉克.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M].中信出版社. 2012.

(作者单位:苏州市相城区渭塘实验小学)

上一篇:新时期高中英语教学不能忽视人文素质教育 下一篇:运用比赛改变学生对体育课教学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