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森哲:融合比IT更为重要

时间:2022-09-11 07:50:15

尚博(Bob Suh),埃森哲公司首席技术战略官。在哈佛大学获得政治经济学硕士学位,2001年加盟埃森哲。他在信息技术运用于商业中的价值体现、发展趋势,以及企业软件部署等领域造诣很深。尚博曾被美国《咨询师》杂志评为年度全球25位杰出咨询师之一。

“IT技术的发展基本上是由美国的软件公司所主导。IBM主导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主机时代,Oracle和SAP主导了客户/服务器时代,而微软则主导了PC时代。但是,现在我们进入到一个不受任何公司主导的互联网时代,这就为所有的企业提供了机会。”

前来参加艾森哲举办的亚洲CIO会议的埃森哲公司首席技术战略官尚博在接受IT媒体专访时如是说。

关键在于IT与核心竞争力的融合

本报记者:曾经引发了“IT不再重要”世纪大辩论的尼古拉斯・卡尔,又在其所著《IT是否重要?芽》一书中表示,当一项技术从专有变成开放,而且,越来越多的企业有能力购买或者使用这项技术,那么,从战略上看,这项技术对企业获得竞争优势而言作用会越来越小。曾经的蒸汽机、电力、高速公路是这样,现在的IT也将会是这样。请问你是如何看待IT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

尚博:我和卡尔很熟悉,几年前我们在波士顿共过事。他这个人特别喜欢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当你想吸引别人注意力时,往往就会采用一种非常有争议的方式或者观点。

虽然每个公司都能接触到互联网,但最终获得成功的公司并不是很多。只有那些能够进行成功实施的企业,才能够在互联网上获得成功。实施是非常关键的。可以说,卡尔在理论上是对的。

再有,中国互联网企业在中国市场上之所以比跨国公司来得更加成功,是因为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他们非常了解中国消费者,能够针对中国消费者表现出来的兴趣和需求,做出快速的反应。所以说,技术可能已经不是那么的重要,而对消费者深入的了解,以及在了解的基础上做出快速的反应,才是致胜的关键。

本报记者:那么IT 技术与企业核心能力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尚博:宝洁公司是全球最成功的消费类产品企业,它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非常了解消费者是如何使用宝洁的产品,并且能够把对客户的了解转变为对产品乃至产品包装进行的更新。宝洁使用互联网来更快地了解消费者在使用它的产品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从而能够更快地做出调整和更新,进而使得宝洁的业务变得更加成功。所以,宝洁也就越来越多地应用互联网做这方面的工作。这说明IT技术可以使一个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变得更强、更好。

本报记者:宝洁的例子是否说明,IT技术并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份?

尚博:我觉得最好的公司应该能够做到把最好的IT技术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融合起来,而不是把二者独立。

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记者:用户对SOA有何期待?

尚博:我们和很多CIO都谈过。他们需要的是从SOA中获得独立性,而不是依赖于某个SOA厂商。他们希望,有一个系统可以贯穿于所有技术之间。用户希望通过我们来制定一个公开的标准,以适用于所有的供应商。作为独立的融合商,埃森哲要创建一个开放式的SOA环境。

记者:这意味着没有哪家技术公司可以主宰SOA?

尚博:是的。就像没有哪家技术企业能够主导互联网一样。从技术上来说,技术供应商总希望把技术搞得更加复杂,就好像方言一样,越不容易被融合越好;而客户希望只有一种语言――越方便越好。

记者:“软件就是服务”是未来发展趋势。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企业级的应用软件是不是也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尚博:互联网时代“软件就是服务”的趋势,大概在未来2~4年内变得更加稳定和可靠,而原有的盒装软件和软件升级服务的方式将会慢慢被取代。我认为,在未来3~5年的时间里,软件就是服务也将会成为企业信息化的主导潮流。但要强调的是,在未来3年时间里,我们认为,盒装软件的形式在中国市场还会存在。

本报记者:当计算资源与自来水和电一样成为社会公共基础设施时,企业信息化建设会有什么变化?

尚博:企业在IT方面的投资将会越来越少,我认为这将成为一个趋势。就好比用电和发电厂一样,企业都要用电,但企业未必为了用电而去建发电厂。但是早年,真有企业为了用电而建电厂。逐渐地,这种投入越来越少,大家开始向公共设施索取电力资源。同样的道理,以后企业对IT基础设施的投入会越来越少,但对于信息的获得和管理方面的需求会越来越多。

本报记者:在这一过程中,CIO的角色会发生什么样的转换?

尚博:CIO的责任将会更多地放在管理信息和管理信息获得途径等方面,同时,也会注重通过利用信息来提升业务流程的绩效。

从应用的角度关注技术发展

本报记者:面对种类繁多且层出不穷的IT技术,作为首席技术战略官,你最关注哪些技术,关注的时间段,会从技术角度还是用户角度看?

尚博:我的关注点实际上与企业的关注点是保持一致的。我们主要是从技术应用的角度来关注技术,我们非常关注企业、客户和股东如何从技术中获得好处。我认为这才是埃森哲和我应该关注技术的角度。我们目前关注的是3年时间段的技术,主要是想从比较务实的角度看技术的发展。我本人也要花不少时间来研究现有技术的动态,毕竟我们的客户使用的是现有的技术。

本报记者:你是从哪些途径获得这些技术信息的?

尚博:我们既要对全球500强企业进行技术调研,也会跟投资人、风险基金、硅谷的创投企业定期会面,去了解他们的情况。同时我们还启动一个试点项目,来建立埃森哲与中小型企业的关系,中小型技术型企业意味着更好的增长空间。尽管我们并不是技术公司的投资方,但从历史上看,我们与技术公司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比如说,Oracle、SAP等公司。

本报记者:CEO怎样评估IT 投资回报?

尚博:在与客户或员工进行沟通时,越是能做到通过计算机和网络而不需要任何人的介入,成本就会越低,这是我们看好的一个主要方向。比如说,买票或者预订旅游计划时,只要在网上就可以做了,而不用去旅行社跟那里的人进行面对面的交谈。一个公司要管理人力资源,他只要通过数据就可以了,而不需要一个一个去谈话。这样成本自然就会降低了。

本报记者:目前,大型企业IT方面的投入大约要占到企业收入的3%~4%。这是个非常大的成本开销。对于财力十分有限的中小企业来说,有没有“穷人的信息化”?

尚博:大公司的IT支出多,是因为他们要购买一些大型系统。中小型企业信息化的出路在于,他们应该更快地走向互联网,通过互联网,运用自助服务的方式。如果他们能做到这点,最后取得的结果可能会比预想的还要好。

首席技术战略官的职责

尚博负责4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全球范围内对技术发展的趋势进行分析,确保埃森哲始终处于技术发展潮流的核心位置;二是负责处理投资者关系,特别是当投资者希望了解行业内最新的技术趋势以及这些技术发展趋势,将会对埃森哲的业务发展和盈利产生何种影响时;三是负责制定埃森哲在技术方面的长远计划;四是负责埃森哲内部的全球CIO理事会并与这些CIO一道对全球技术发展趋势进行研究。

上一篇:互联网:你的版权纠纷了吗? 下一篇:战国纷争的IDC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