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亲人胜亲人

时间:2022-09-11 06:39:28

2016年12月12日,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亲切会见全国文明家庭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

他强调,我们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要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家庭文明建设,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施庭荣,因为一个动人故事,有了一个新家庭。又因为一个新家庭,有了一个感动一方的家庭故事。

有了一个新家庭

现定居于云南省昭通市威信h的施庭荣,原籍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他的家庭同其他普通人的家庭一样上有老下有小,但又不一样,因为他有着两位母亲、两位父亲。

1982年,刚20岁出头的小伙施庭荣,无意中看见《春城晚报》刊登的一篇讲述省“三八”红旗手、省劳动模范宋思莲的文章,文章中详细描述了威信县邮政局职工宋思莲既要照顾家中年迈的老人和先天残疾的孩子,又努力工作,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先进事迹。

在那个推崇榜样的年代,宋思莲的先进形象,深深触动了施庭荣的心。流着泪看完故事,他毅然提笔抒写了一封充满敬仰之情的书信,寄给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事主人――宋思莲,一位他未曾相识却已经很尊敬的母亲。从此,拉开了小伙的认母之路。

通过长期的书信交流,诚挚的语言使双方倍感亲切,彼此不经常互相问候就好像缺少什么似的。特别是施庭荣,渴望能见上宋思莲一面的想法越来越强烈。1984年初,施庭荣终于在妻子的陪同下,踏上了千里“寻亲”之路。在车上颠簸近5天后,施庭荣来到了居住在威信县扎西镇的宋思莲家中。看着这位45岁,已经被生活困苦折磨得满头白发的老人,再看那躺在床上瘫痪的“弟弟”,施庭荣在内心深处升起了一股该替老人做点什么的想法。

在亲眼看到老人艰难生活,但仍一心扑在工作事业上时,宋思莲这位母亲的形象,在施庭荣心中变得更加高大。在交谈的过程中,老人委婉透露出想认施庭荣当义子这一想法。施庭荣听在心上,但没有当场答应。10天后,回到家的施庭荣,把这件事告诉了自己的亲生母亲,在听了自己儿子的讲述后,母亲也沉默了,只是叮嘱儿子有空就常去看望多灾多难的“父母”和“弟弟”,并答应抽时间陪施庭荣同往。

1984年年底,施庭荣陪着自己的亲生母亲来到了宋思莲家中,一见面,两位母亲就拉起了家常,在一片温馨的气氛中,母亲突然对宋思莲说道:“大姐,你的孩子瘫痪了,不要难过,我有两个长大了的孩子,我送你一个,以后咱两家一家一个,这样百年后就都有人送终了。”刚说完,两位母亲都哭了……

从此以后,宋思莲家里多了一个孩子,一个一出生就有24岁的孩子,一个陪伴至今已30年多年的孩子。

几十年如一日

成了宋思莲的家庭成员后,施庭荣就承担起了照料“弟弟”和所有家务的责任。天还没有亮,施庭荣就打扫卫生,给“父母”烧好开水洗脸。“父母”上班后,就买菜、煮饭、给“弟弟”洗屎尿片等。有了施庭荣这不怕苦、不怕脏的“儿子”料理家务,宋思莲夫妇终于感受到了生活的一份轻松和快乐。但在一家人刚感受到快乐不久,瘫痪的“弟弟”就离开了人世。“你们放心,我就是你们的儿子,今后还弟弟治病的钱的事包在我身上”施庭荣安慰失子而悲伤的“父母”。

看着这真诚的“儿子”,宋思莲夫妇觉得自己有了依靠。夫妇俩的信任,使施庭荣感到身负重任。他决心要去找工作,以便更好地照顾父母。如今已54岁的施庭荣谈起当初,感慨万千:“作为一个异乡客,背井离乡来到威信生活已十分艰难,克服地方生活习惯差异、语言不通等都很困难,更不要说找一份适当的工作了。”

在“父母”的鼓励下,施庭荣到邮电局的电杆厂当临时工。3年的苦干和业绩,被领导看在眼里。后来,经过领导推荐,他到邮电局当农村邮递员。5年后,因工作认真,又被调到城里当快递员,如今则成为了后勤管理员。为了还债,还把妻子接过来,一起挣钱。

尽管工作很忙,但施庭荣夫妇再忙也会经常回家看望“父母”。而“父母”也没有忘记这对儿子儿媳妇。施庭荣说:“以前因为快递忙,经常没能按时回家吃饭,母亲就常常把做好的饭菜端到单位门口等着。每次出远门,母亲也会不断地叮嘱,路上要注意安全。父母亲照顾我们的两个孩子比照顾他们自己还周到。”这些年来,两位老人也给了施庭荣夫妇、孩子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关怀。

永远不分家

1994年以后,国家实施了房改政策,老人鼓励施庭荣集资建房。但施庭荣坚决不同意,并说:“我们单独住,谁照顾你两老。”而此时,施庭荣的义父突发重病。为治好义父的病,从单位领导到亲朋好友,施庭荣能借钱的地方都借了,后来在2011年施庭荣的义父去世了。当别人问施庭荣为什么这样执着时,施庭荣说:“我选择了两老,现在即使有再大的压力,也要尽全力治好义父的病,尽到当子女的责任。”

帮“父母”还了“弟弟”的欠账,如今,又还义父治病的欠账。但施庭荣夫妇和孩子都没有怨言。如今,虽然施庭荣夫妇和儿子还有义母仍住在狭窄的套房里,但是他们都觉得很幸福。他们的故事也在当地广为传递。

(摘自昭通新闻网)

上一篇:这些“防感冒妙招”真的可信吗 下一篇:谁把谁甩出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