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习型的教研员

时间:2022-09-11 06:31:28

做学习型的教研员

一、学习内容――丰富而深刻

1.学科教研员应具有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

对学科教研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的要求应高于普通教师,教研员应当成为该学科教学的区域性带头人,不应该随着工作性质的变化而淡化专业知识的学习,相反更应不断夯实学科专业基础。教研员是区域性教研活动的主持人和引领者,应当对学科的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有更深刻的认识,对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其知识系统、能力要求有更清晰的理解,为此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潜心钻研教材,逐步成为广大基层教师认可的该学科区域性的权威。

学习型教研员不但要精通业务,更要高屋建瓴,这集中体现在学科素养上。以数学学科为例:中学数学的教学目标与任务规定不但要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从事现代化建设所必须的数学知识与数学能力,而且还要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素养。因此数学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数学素养。作为数学学科的教研员要把不断提高基层数学教师的数学素养,即对数学本质和精髓的理解当作重要的学研内容,而且还要不断学习思维科学特别是思维品质的理论,钻研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理论,学习数学史与数学美育的知识,不断深化理解并付诸教研实践。

2.学习型教研员必须加强对教育理论的学习,研究教学规律,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教研员作为区域性教学改革的带头人,要全面提高区域性学科教学质量,必须踏踏实实地学习教育理论,认认真真地研究教学规律。比如知识的认知规律与能力的形成规律,比如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比如基本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等。坚持教育科学引路,探索教学规律,才能使区域性的教学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得到科学的发展,并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使广大教师和教研员都获得专业水平的提高与发展。

当前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教育革命。教研员既是新课程的学习者,又是新课改的实践者,而且还是区域性新课改的组织者、新的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这些重要角色,决定了教研员必须以空前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与研究中。要学习新课程标准,研究先进的教育思想,树立新的教学教研观念,指导新课改的实验。随着课改的深入发展,实践中涌现出了许多问题与困惑,而难题的破解,既依赖于学习,又促进了教研员的学习。将普遍性的问题当做“课题”,以学习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为先导,集中广大教师的智慧,攻克一个又一个课题,“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总之,课改是当前教研员工作的中心,更是学习型教研员自身专业发展的最佳契机。

3.教研员应不断加强人文修养,增强人格魅力。

教研员是教研活动的组织者,他必须扎根于广大教师之中。依靠和调动骨干教师,集中众多教师乃至所有教师的智慧,形成合力,使区域性的教学研究成为有吸引力、有凝聚力的高效能的活动。

调研表明:基层广大教师喜欢有雄厚底蕴和渊博知识的翩翩学者型的教研员,欢迎善于协调合作与和谐交流的谦谦君子型的教研员。因此学习型的教研员应不断加强人文修养,提升合作、沟通的能力,而这些既要靠不断充电学习,又要靠长期实践锻炼。

做学习型的教研员,自觉提高人文素养,要学习的东西很多,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内容:学习和践行师德规范,向优秀教师学习,向同行学习,学习和了解当前教改教研的新信息、新动态,学习国学,提高文学素养。

二、学习精神――求真与创新

教研员是学科知识的研究者,是教育科学的实践者,是教学规律的探求者。学科知识、教育科学、教学规律都是“科学”。而知识的问题不容许有半点马虎,科学的问题不容许半点虚假。“求真”是教研员的灵魂,也是学习型教研员学习精神的主要特征。学习型教研员应做到以下几点:

1.真真切切的读书学习,那些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式的学习、断章摘句、以一些时髦的词句唬人的学习必须克服,使读书成为教研员提高自身素质的内源性需求。

2.教研员要将自己的双脚踏在实践的土壤上,结合学科教学实际,结合区域性教改教研实际学习,做到边学习、边实践、边反思,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3.“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通过学习、反思,要敢于怀疑已有的结论,敢于修正自己曾经提出的观点,敢于发表可能引起争论的观点,敢于坚持自己的独特见解和与众不同的风格。

4.坚决摒弃一切急功近利的做法,如果说“学习的最大敌人是自己满足”,那么我以为学习型教研员的最大敌人是急功近利。检验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是实践,所有的科研成果是学习的升华、实践的结晶。“广学习、多实践、慎发表”是求真的精神、科学的态度。

三、学习特点――合作与反思

教研员既要投身教学改革,又要开展教研活动;既要下校普遍进行听课调研,又要抓毕业年级的复习指导;既有“面”上的工作,又有“点”上的工作;既有日常的教研工作,又有长远的科研专题。教研员独特的工作方式,形成了学习型教研员鲜明的学习特点。

1.自 学

学习型教研员应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主要体现在发自内心,崇尚学习;紧跟时代,自觉学习;不断更新,善于学习;合理安排,高效学习。特别是能发扬“钉子”精神,钻进去,挤时间学。

2.实 践

学习型教研员善于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求知。教改、教研多彩的教学实践,为教研员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解决问题的过程又成为了自觉学习的过程。

3.合 作

教改试验、教研活动、教育科研都是开放性的、群体性的。学习型教研员善于团结同行、共同学习、共同工作、共同进步。经验证明,合作学习不但促进了教研员与骨干教师的和谐交流,而且还明显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促进了教研员个体的发展。特别应指出的是教研员要善于倾听,虚心倾听,从倾听中捕捉真知的火花。

4.反 思

教研员的反思空间比起基层教师更加宽泛,在反思中学习是教研员学习的主要特征。反思可以吸取教训,积累经验;反思可以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反思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反思可以由表及里,归纳升华。要使反思成为教研员专业生存的新状态。

5.坚 持

持之以恒,日有所得,与时俱进,终身学习。

6.总 结

注意积累,甄别梳理,勤于小结,善于总结。

作学习型教研员,是时代的要求,是工作的需要,更是教研员自身发展的需要。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研员与第一线的教师相比,与教育科研人员相比,在学习方面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只要崇尚学习,善于学习,勤于学习,终身学习,教研员队伍一定会产生更多的教育大家。

上一篇: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下一篇:我市《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状况